從「做你自己」到「更多可能」,當代年輕人都想要哪些小型人生自由?

从“做你自己”到“更多可能”,当代年轻人都想要哪些小型人生自由?

一個宏大的命題:自由是什麼?

你可能已經聽過無數遍哲學意義上的自由宣言,“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由只是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自由是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任意行事的權利”,也日常幻想過作為個人可以擁有的樸素自由,“等有錢就辭掉工作”“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受打擾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論你是否對自由有明確的定義,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自由不再是一個雲端的概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說就是生活本身。從“今天早上打算吃包子還是花捲”,到“彌留之際是否能夠選擇安樂死”,它幾乎無處不在。

一些對自由比較常見的誤解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或者“大家/別人都這樣所以我也該有,都沒有所以我也不必有”。前者類似於“我有權在社交網絡罵任何人,你拉黑我是限制了我的言論自由權”。但其實借用微博博主@老劉在得克薩斯 的話,“言論自由是一個人跟政府之間的事,而不是他跟另一個普通人之間的事”,它是由權力方保障的,而不是另一個平級個體。就好像你在自己家來去自如,卻不能隨便進別人的家門一樣。後者則像是“飯局裡別人都喝酒你不喝就不對”,但其實即使人人都乾杯你也有權滴酒不沾。這兩個例子雖然還不夠恰當,但至少可以說明自由受法律道德社會秩序的種種限制,而且不能因為多數人同意就可以讓少數人無條件服從。

英國哲學家以賽亞·伯林曾經提出過「積極自由(positive liberty)」和「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一對概念,用來衡量“是否有內在障礙”和“是否有外在人為障礙”的兩個標準。我們之前提到過許多人不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有人是因為“不為啥,就是不想”,也有人是因為“雖然想但是怕網上的環境摩擦係數太高”,那麼前者的自願不表達就比較接近積極自由,而後者的被迫沉默則更像消極自由。

之所以要提到這個概念,是因為現實生活中,這兩種狀態其實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我想吃甜豆花”,既有可能是因為你喜歡甜的,同時也可能(或多或少)是因為你買不到鹹的,或者人人都告訴你“甜的才是正宗”(當然了,這同樣是一個簡化後的例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自由是獲取全部信息之後的自願選擇”。這樣說當然沒錯:如果你只知道甜豆花卻從沒聽說過有鹹的,那你自願選擇甜口雖然也是自由,但打了點折扣。問題是你知道的頂多也就是家門口和公司附近那幾家早餐店的口味,不太可能跑遍全國一家家吃過去,所以你的選擇很可能只是局部最優解,更遑論其他更復雜的事。從這個角度說,自由同時還受到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堪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並且即使你知道啥叫“更好”,也無法代替他人做出越俎代庖的選擇,因為這是 ta 的自由。

至於“自由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幸福”,為了簡化討論,我們姑且理解成前者是後者的重要來源;而“自由的邊界有沒有最佳落腳點”,你可以移步看看「什麼是體面」。

有了這些框架,就可以開始講所謂的“小型人生自由”了。大致上它是一種“能在某個當代生活場景”實現的 tiny 級別的自由,同時它還基本能滿足:

  • 不論現狀如何,理論上「應該」享有,比如剛才說的“勸酒不喝”;
  • 有選擇餘地,而且知道它們都是啥,比如“畢業考研 or 留家裡當公務員 or 去大城市打拼”;
  • 「清楚自己有的選」下的自發自願,比如性行為中的“yes means yes”原則;
  • 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並且保持基本的體面,比如“辯論時啥都可以說但別罵人”;
  • 以及,它可能還同時包含「從外界獲得/免於……的自由」以及「給自己……的自由」的雙重含義,比如“跟別人(比如異性)自由結識同時免於被性騷擾的恐懼”。

在此基礎上,“跟別人在微博上爆粗”雖然自由卻不太體面,可以排除;“戀愛自由”略寬泛,需要拆分成多個細節;“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也沒問題,但必須加上前提“你不工作也能過活”,或者“你上班的公司同意這樣”。

財務自由

从“做你自己”到“更多可能”,当代年轻人都想要哪些小型人生自由?

一方面,任何世俗意義上的自由都很難脫離金錢獨立存在,另一方面,錢又被異化成了一種“用你能買得起什麼來衡量你配享有多大自由”的工具。在這個連花錢都要提倡“做自己”的今天,年輕人想要的財務自由與其說是“有錢”,倒不如說是「不因為沒錢就失去尊嚴,同時獲得跟努力基本匹配的可保障的收入」,進而在下面這些細枝末節處給自己以滿足:

1. 便利店:走進全家/711,可以閉著眼睛隨便拿零食去結帳。

2. 超市:可以跟爸媽(或者自己)說,以後去超市買東西,貨架上隨便拿一個不用比價,我買單。

3. 菜市場:不管是羽衣甘藍、秋葵,還是香菜,哪天想吃了就能買一把回來。

4. 水果店:車釐子、牛油果、火龍果,愛吃多少就買多少。

5. 視頻網站:會員包年,不用忍無處不在 的 90 秒廣告。

6. 買書 app:想看的書第一時間去下單,而不是習慣性找電子版或者等大促。

7. 外賣 app:可以不考慮起送金額和配送費選吃的,滿減紅包,想不起來就不用。

8. 專車 app:“是否接受溢價?”“是。”“拼車嗎?”“不用。”

9. 電影票 app:隨便點開最近的一家就下單,不用專挑 2D 屏幕。

10. App Store:付費榜想下就下,無需限免,也不用花一個小時找破解版。

11. 購物 app:不管使用九塊九拼單還是奢侈品海淘,都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12. 免稅店:旅一次遊、逛一次免稅不至於傾家蕩產。

13. 京滬租房:雖然買不起房,但至少能找個條件好一點的小區。

信息戒斷自由

CNN 在 2015 年的一篇報道里曾經引用過一項調查數據:一個人每天消耗的信息量高達 74 G,相當於九張 DVD。一種說法認為,當代人每天接觸到的信息,幾乎抵得上千年前的古人一生的量。每天從睜開眼睛開始,我們看新聞、聊天、談工作、刷社交媒體、追劇、聽歌、逛某寶、讀文章、點廣告……在這樣高密度的信息轟炸之下,誰都想停下來喘口氣,獲得「信息戒斷」的片刻安寧:

14. 不用看朋友圈和周圍人的動態,並且也不用擔心在聚會的時候發現“我咋又 catch 不上大家的近況”;

15. 不被每個平臺內容都一樣的熱點新聞刷屏,任何時候能看到“不一樣”的內容;

16. 社交媒體、彈幕 app 裡能屏蔽熱門網絡詞語,不被滿屏 666 /一模一樣語氣像機器人的流行語嚇到;

17. 擺脫彈窗、不請自動的視頻廣告以及“看劇到一半突然進廣告”,保護剛醞釀好的心情;

18. 關掉熱情過頭並且事後諸葛亮的“猜你喜歡”,只看自己主動選擇的內容;

19. 擁有一個沒有加任何同事、同學甚至是伴侶為好友的社交賬號;

20. 社交網絡時間線裡沒有跳出過多的廣告、根本沒 follow 過的營銷號、“你的朋友都在看”、“XX 萬網友都在關注”;

21. 看新聞、文章的時候,沒有文不對題的標題黨和博人眼球的假消息。

辦公室自由

从“做你自己”到“更多可能”,当代年轻人都想要哪些小型人生自由?

由於通訊工具的發展,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界限進一步模糊。除非你精力充沛時間充裕能發展業餘愛好,否則大多數情況下,從進入社會開始直到退休,你的人生其實都是以辦公室為中心向外徐徐輻射。也正因為如此,哪怕只是多那麼一點點“關機權”,對我們來說都顯得無比珍貴:

22. 上班的時候不用一直盯著即時通訊工具,也不用聽到有人說“這活兒微信溝通過了啊你沒看到?”;

23. 工作郵件只需要發給真正的相關人等,用不著在抄送欄裡塞幾十個名字、郵件正文花式 cue 遍所有 team leader 才能處理一個小 bug;

24. 面試的時候不用面對稀奇古怪的腦筋急轉彎問題,入職之後不需要把微信頭像和暱稱都改成所謂的“公司統一格式”;

25. 老闆在工作群裡自說自話,不需要所有人五分鐘之內齊刷刷回答“好的”“收到”否則就要受到點名批評的待遇;

26. 週末可以關機睡到自然醒,而不是一睜開眼就摁亮手機屏幕看有沒有公務;

27. 不用次次參加本質上是加班的團建,也不用退掉已經買好的機票只為了遷就部門旅遊;

28. 出去旅遊的時候,不用 24 小時隨時候命以致於把休假生生變成了換一個地方工作;

29. 可以點對點交流就不要拉上一堆人開大會說廢話,畢竟會前還得做超長的 PPT,中途的頭腦風暴其實就是冷場現想。

平等聊天自由

Quartz 今年的一篇文章說,微信發語音是職場身份的一種象徵,因為向某個人發語音而不是文字,相當於向對方宣告“我比你更忙也更重要”。發語音的人節省了時間,卻讓接收者付出不方便的代價:所以「發語音」「不回消息」「在嗎」,幾乎可以並稱當代年輕人最反感的三大聊天舉止,與之相對的,我們想要的“平等”聊天狀態更接近於:

30. 我秒回你的信息,希望你也能儘快回覆我,而不是聊天聊到一半突然消失;

31. 我找你談正事的時候你能認真聽講,而不是一言不合就開始甩表情包;

32. 想要打視頻/發語音過來之前,能先發個信息問問“現在方不方便”;

33. 說完“哈嘍,在嗎?”之後,能主動告訴我“找你是為了 xxx 這個事兒”;

34. 如果你發語音給我,我也用語音回覆你,你不會在心裡嘀咕“這是不是故意的”;

35. 如果我跟你講話時從不敷衍地說“哦”,希望你的回覆也不要每次都惜字如金。

親密關係自由

从“做你自己”到“更多可能”,当代年轻人都想要哪些小型人生自由?

親密關係中最需要、然而也最缺失自由的領域是什麼?可能就是“如何說不”。到目前為止,女性在這個問題上面臨的不自由更多一些,但這並不代表男性就不會面臨 say no 困擾。無論什麼性別或者性取向,理想的約會文化和親密關係流程應該包含如下共識:

36. 遇到喜歡的對象,不因為“誰先表白就輸了”“女追男隔層紗”之類的古早教條而主動棄權;

37. 面對大庭廣眾擺蠟燭式表白,沒有包袱地拒絕而不是“我給 ta 點面子答應吧”;

38. 拒絕對方追求之後,不用擔心 ta 反覆騷擾或惡意報復;

39. 就算在是調情階段,依然可以表示“不,我還不想發生性行為”;

40. 同意發生性行為了,中途可以說“我想再考慮一下”,或者告訴對方“這個環節我不喜歡,我希望換個方式”;

41. 即便之後同意了甚至在一起了,最開始違背意願的那一次性行為也不等於默認“不計較”;

42. 以上所有的拒絕行為發生之後,不用擔心被對方嘲笑為“玩不起”;

43. 對伴侶的暴力行為零容忍而不是“忍忍就過去了”;

44. 即使是伴侶,也可以在某些問題上保留跟對方不同的意見,反之亦然;

45. 哪怕已經在一起很久,只要發現不合適,任何一方依然可以提出分手;

46. 即使有了孩子,還是可以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切為了下一代”。

外貌自由

我所曾經吐槽過兩個非常 tricky 的概念,一個叫“男子氣概”,另一個叫做“獨立女性”。前者的矛盾之處在於一方面宣揚美之多樣化,另一方面又將“男人像女人”當成貶義詞。而後者則把女性的自立自愛跟外貌管理掛鉤,彷彿沒有大紅唇、小西裝、通天長腿和總攻氣質加持,就成不了獨立女性的滿分模範。在新時代,擺脫了這種外貌教條意味著:

47. 如果願意,可以大大方方說出自己的年齡;

48. 有人當面調侃自己的外表,既可以一笑了之,也可以直接回答“你知道自己很 offending 嗎?”;

49. 不需要附上一打大頭照西裝照生活照,也能獲得一個崗位面試的機會;

50. 拒絕選擇在招聘啟事上面寫“我司美女如雲,HR 小姐姐顏值超高”的公司;

51. 沒化妝也不會被說成“你這是不注意形象,不尊重他人”;

52. 沒有馬甲線、A4腰、天鵝臂……沒關係,我還是覺得自己美。如果我覺得這樣不健康/不美,要不要健身/整形,也是我自己的事;

53. 不喜歡主流審美也不會被其他人當成“你眼光真奇葩”或者“你是不是嫉妒”;

54. 不理會“女生素顏短髮就是假小子,男生化妝穿粉色就是娘炮”的過時規矩;

55. 不需要因為“明星和廣告都在宣揚”就強迫自己也認可所謂的“辣媽”“氣場”“高級臉”“裸妝感”;

56. 可以拒絕加入“妝前x分,妝後x分”之類的量化外形制度。

成長自由

从“做你自己”到“更多可能”,当代年轻人都想要哪些小型人生自由?

一個無奈的現實是,接受中國式教育長大的我們,即使成年後知道了子女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所謂的“生命的延續”,但真正教育起孩子來,還是自覺不自覺地重走自己爹媽當年的老路。但其實只要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是怎麼長大的,就大概知道自己的下一代最想要的是:

57. 有自己的個人空間,而不是“媽你怎麼不敲門就進房間了”“你們怎麼又偷看我日記”;

58. 做了錯事能得到有理有據的教育,而不是上來就一通好打;

59. 做作業/看書/跟同學聊天的時候,沒有人在旁邊全程盯著自己;

60. 課外時間能玩遊戲、看閒書、出去玩;

61. 可以問爸媽/老師生理衛生知識,並且得到認真解答,而不是“小孩子家的問這幹嘛”;

62.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談戀愛;

63. 成年以後能自由選擇談不談對象/談哪個/談幾個/結不結婚,而不是被一路逼著相親/結婚/生孩子/生二胎;

64. 如果選擇和伴侶同居,不會得到爸媽“不結婚就住一起你讓爹媽面子哪裡擱”的評價;

65. 不管是去別的城市工作還是在家附近上班,都能得到理解支持,而不是“跑那麼遠幹嘛,在家不是挺好?”,反之亦然。

擺脫焦慮自由

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在《單行道》裡說:“當今世界之所以充滿了各種生活理論和世界觀,而且這些論說之所以在這個國度所向披靡,那是因為它們最終幾乎總是用來支持某個完全沒有意義的私人境遇。”國產成功學、販賣焦慮、peer pressure、消費升級……之所以顯得「不討人喜歡」,正是因為它們的本意是讓人擺脫不自由,最終卻又創造了一種「不按照這種活法來就是不對」的新型不自由。在“現如今你的叛逆精神都用在哪兒了”這個調查裡,我們總結了大家最想獲得的幾種不聽/不信/不被定義的自由:

66. 不因為看到“北上廣月薪百萬日子怎麼過”“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而焦慮;

67. 也不因為聽到“做人要有大格局”“每個月幾千塊拿什麼在大城市待下去”就自卑;

68. 不因為喜歡/效仿中產階級式的生活習慣而被鄙視為“裝腔作勢”;

69. 也不因為接受不了中產階級式的生活習慣而被當成“俗氣老土”;

70. “下班喜歡打遊戲/葛優躺/宅家裡不出去 social”是我的愛好,不叫“沒上進心”“不懂人情世故”;

71. 正常活到三十歲不會毫無道理地忽然被貼上“老了”“禿了”“油膩”的標籤;

72. 別人都在用某個app、都在看某個綜藝、都喜歡某個明星,我也一樣可以不用、不看、不感興趣;

73. 對購物節/女生節/女王節/爆款/網紅店/"一生必備XXX"之類儀式感大於本質的概念,恕不買賬;

74. 對待反智/惡俗/洗腦的廣告的方式除了忽略不看,還可以用腳投票。

以上就是我們總結的一部分當代小型人生自由,它們有些來源於“單純只是想做自己”的渴望,也有一些是“對更多更廣闊的可能性”的探尋。你可能會覺得“這些早就在我的 wish list 裡面”,也可能會撇撇嘴想“一條都沒中,我要的不是這些”。Anyway,不論你理想中的自由是改變自己的性別/國籍/生活狀態,抑或只是下班之後坐在路邊攤吃著烤串吹著晚風,沒有人能保證它全部都能實現,我們能做的,只是祝你在追尋它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插圖來自:鄭舒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