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控
廣東是沿海省份,自近代以來外國勢力進入廣東,廣東民眾既抵抗侵略,民族愛國心理強烈又能接觸到先進的思想觀念,以繁華富庶的廣州為中心,接受近代各種外來思想是領先於全國的,推翻滿清締造民主共和的孫中山和不少的民國元勳來自廣東。廣東是海外貿易的大省,不但有錢,而且也捨得花錢外購武器裝備,粵軍的武器裝備水平在全國的軍隊裡從來都是排名靠前的,對於先進的軍事思想也是易於接受學習的。粵軍的戰鬥力當然不會弱了
立志成蟲
這要從粵軍的歷史開始說起了,粵軍前身是廣東省省長朱慶瀾的省長衛隊。朱慶瀾被桂系趕下臺後 將自己的衛隊20營送給孫中山做護衛。孫中山即以這隻軍隊為基礎 在陳炯明帶領下攻打福建的北洋勢力,隊伍逐漸發展壯大。
1920年爆發了粵桂戰爭,在前後兩次粵桂戰爭中陳炯明率粵軍英勇奮戰,將桂軍打的落花流水,粵軍迅速壯大,成為雄踞一方的新興勢力。 後來陳炯明叛變,粵軍分裂,許崇智率領的軍隊繼續效忠孫中山,許崇智下臺後,這隻軍隊被蔣介石收編參加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的番號參加北伐,逐漸形成陳銘樞、張發奎、陳濟棠、李濟深幾大勢力。
陳銘樞、陳濟棠、張發奎先後因反蔣下臺,粵軍一部分被中央軍收編,一部分由余漢謀率領參加抗戰,在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中都有出色表現。 可以看到,粵軍是孫中山嫡系部隊,他們始終堅持三民主義,是一隻有信仰的軍隊,這就是他比其他軍閥部隊強的原因。
林屋公子
從粵軍的戰鬥力上來說,無論是北伐還是抗戰,粵軍的表現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是,卻絕對不是說的那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只能說比一般的地方軍閥強一些而已,至於題幹中將國民革命軍的北伐與歷史上的多次北伐進行比較,甚至是和太平天國起義做對比,最終得出結論,只有廣東人成功了,並且認定廣東人打仗最厲害,實際上是一種偷換概念。
國民政府北伐的勝利是國民革命軍全體北伐軍的勝利,而不是粵軍自己的勝利,北伐軍中除了有粵軍,還有黃埔軍、桂軍、湘軍等派系。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粵軍主力在北伐中的表現
關於之前一段歷史很混亂,尤其是孫中山落腳廣東後和陳炯明的搭配上,革命軍的力量逐漸增強,尤其是在兩次粵桂戰爭中,粵軍表現英勇,擊敗舊桂系,但是從規模和影響力上來說都不大,後來陳炯明和孫中山政見不和,陳炯明背叛革命,蔣介石以黑馬的身份崛起,在孫中山死後,粵系的實力全都表現在政治方面,比如胡漢民、廖仲愷、汪精衛都是廣東人,軍方的實力人物是許崇智。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差點就演變成廣東革命故事了,後來蔣介石異軍突起,獲得了廣州國民政府的絕對權力,許崇智被逼走後,蔣介石將北伐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粵軍主力被編在第四軍。
當時國民革命軍一共七個軍,隨後湖南唐生智加入,成為第八軍,形成十萬國民革命軍,浩浩蕩蕩進行北伐。
在北伐中表現最亮眼的兩支部隊就是兩廣的粵軍和新桂系,粵軍的第四軍被稱為鐵四軍,相繼形成陳銘樞、張發奎、陳濟棠、李濟深等勢力,而新桂系的第七軍則被稱為鋼七軍,形成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為首的勢力。
能打是一定的,北伐過程中國民革命軍都很能打,十萬北伐軍幹倒百萬北洋軍那不是鬧哈哈,然而粵系的影響力卻逐漸減弱,並不像桂系後來還能和老蔣掰掰手腕子。
北伐過後粵系軍閥的影響力逐漸減少?
我如果這麼說,肯定有人說我在扯淡,實際上北伐勝利了,粵系的影響力卻在減少,根本原因就是雖然國民革命軍獲得了勝利,但是在隨後針對國民政府權力的鬥爭中,粵系不斷被老蔣的黃埔軍挫敗,比如陳銘樞、陳濟棠、張發奎都先後因為反蔣失敗而下臺。
當然,這種失敗主要還是因為政治上汪精衛、胡漢民等“廣東幫”的失敗,而蔣介石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實際上老蔣打仗也一般),更主要的是政治上的勝利,在1927年第一次北伐結束後,老蔣被逼下臺,隨即就發現國民政府離了老蔣還真就不行,但是汪精衛和胡漢民離了誰都照常轉,因此,儘管汪精衛也多次下野,但是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這就是軍閥時期政治人物的無奈,你沒有軍權你就是不行。
在粵軍不斷被挫敗中,很多的粵軍被收編,成為中央軍的一部分,也就是粵軍的中央化逐漸淡化粵系的地方特色,而粵軍最後碩果僅存的餘漢謀也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反蔣鬥志了,後來還聽從老蔣的調遣出粵抗日,這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服從中央的表現,要知道張發奎他們反蔣那就是跟你幹到底。
史論縱橫
粵軍大概指從1917年建立援閩粵軍開始,到1925年的廣東軍事集團,這期間也曾有過援閩粵軍、各路討賊軍、建國粵軍等番號,因為都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可以統稱為“粵軍”。
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最早的粵軍是1917年孫中山護法時建立的,當時從桂系軍閥手中爭取到了原屬於廣東警衛軍的20營人馬,組建了一支由革命黨人掌握的武裝力量,稱為援閩粵軍。護法失敗後,為了擺脫桂系控制,來到福建休整,1920年回師廣東驅逐了桂系,因為陳炯明想搞聯省自治,所以1922年粵軍發生了兵變,最後被分裂。
粵軍還有海軍,1923年8月14日,孫中山、宋慶齡在永豐艦上與海軍官兵合影。
一部分粵軍退往福建,組成東路討賊軍繼續追隨孫中山,一部分留在廣東加入西路討賊軍,1923年驅逐了陳炯明勢力後,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黨,到1925年粵軍參加了廣州保衛戰、平定商團叛亂、援助廣西等幾次重大戰役,特別是支持建立黃埔軍校作出了很大貢獻。
抗戰時期,粵軍整編6個軍北上抗日。
粵軍因為是舊系軍隊轉變過來的,所以最初保留了一些不良的陋習,比如陳炯明叛變;但是粵軍的活動在革命事業上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支持孫中山,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粵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和平定鄧本殷都為統一廣東作出了貢獻。
圖文繪歷史
打小日本的19路軍就是粵軍。粵軍當年北伐時,嘴上一邊罵著:丟那媽。一邊把北洋軍打得丟盔棄甲。抗日戰爭時,也是一邊罵著丟那媽,一邊狠狠打擊小日本。因此,粵軍又被稱為“丟那媽”軍。
周星星同學75824064
粵軍,是廣東省一個地方軍事集團的統稱。早期的粵軍,是在孫中山親自領導下建立
的,並在支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發展過程中成長壯大。粵軍在國民黨早期軍事戰略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也造就了後來國共軍隊的重要軍事將領班底。
粵軍在戰場上的所向披靡有著他自己獨特的個性,尤其是軍內中高級將領的才能、魅力以及全軍政治思想教育都是整個近代地域軍閥之中的佼佼者。因此,探究粵軍的厲害之道,就必須深入剖析他的人員構成和軍隊思想教育等方面。
一、鮮明的地域特點,促成鄉黨之間相互提攜。這是近代軍閥崛起的基本要素,也是粵軍戰鬥力爆表的基本要素。粵軍,其廣義為廣東籍將領統率的本省軍隊,統轄所屬各級部隊的重要將校也由廣東籍人士擔當,更有甚之,一些粵軍骨幹部隊的初級軍官及其兵員補充,皆源自廣東本土人;其狹義區別於民國初期廣東軍閥掌握的粵系軍隊。如1920年“援閩粵軍”(孫中三命令陳炯明等人率領軍隊驅逐盤踞廣東的桂系軍閥)就有陳炯明、李濟深、鄧演達、薛嶽、張發奎、餘漢謀、陳銘樞、蔣光鼎、蔡廷楷、葉挺、陳濟棠、鄧龍光、錢大鈞、陳誠、羅卓英等,都曾先後在第1師中任過職(除李濟深廣西籍、戴戟安徽籍、錢大鈞江蘇籍、陳誠浙江籍外,其餘均為粵籍)。
二、優秀的軍校畢業生奠定粵軍強勁戰鬥力。粵軍之所以在二十世紀初至二十年代末橫掃兩廣、福建,甚至鐵軍“第四軍”北伐攻佔兩湖、河南等地,一方面是軍事將領的戰場指揮才能,另一方面是第四軍參戰士兵較高的軍事素養。尤其是粵軍與雲南講武堂、黃埔軍校、西江講武堂有著密切關聯。黃埔軍校建立之前,曾任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以及早期畢業學員,服務於粵軍的初創期間,無疑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影響。例如雲流橋、林振雄、趙錦雯、塗思宗、張浩、王應榆、鄧志才、陳得平、鄒敏夫、張榮光等,以及以葉劍英元帥為首,黃國樑、文朝籍、文鴻恩、洪世揚、劉紹武、陳隱冀、歐鴻等人為代表的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二期生,均在粵軍初期成長階段,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影響。黃埔軍校生隨後補充道粵軍之中,更是大大提高了軍隊的作戰素養;也為國共雙方造就了一大批高級將領。
三、注重政治思想教育。1920年10月底,將桂系軍閥逐出廣東。孫中山回粵重組軍政府,並將援閩粵軍及原在廣東的部隊進行整編,下轄兩軍,孫中山尤其注重鄧鏗為師長的粵軍第1師的整訓,致力提高官兵的思想覺悟和軍事技術知識,多方羅致軍官學校畢業的青年軍官。孫中山十分重視軍隊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目睹陳炯明叛變、許崇智部隊在廣東等地的“舊軍隊惡習”後,逐漸向新組建的粵軍灌輸國家觀念和黨派觀念;強調軍人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主張軍人為了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富強不惜犧牲。這些戰場中得出的理念後來成為黃埔軍校入校生必須接受的政治思想。這支接受現代軍隊政治思想洗禮的軍隊逐漸被當時中國其他軍閥稱之為“黨軍”。雖然“黨軍”字面含義內包含著對於南方粵軍的貶低之意,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其他軍閥對於黨軍化的粵軍創造的無可匹敵的戰鬥力“歎為觀止”。
當然,粵軍的厲害之道還與後來國共精誠合作密切相關。尤其是廣大民眾看到這支不同於其他舊時軍閥的“獨到之處”。後來粵軍不斷被江浙等籍貫的軍人融合,是國民黨組建的北伐軍重要力量,也在推翻阻礙國家統一的軍閥政治奠定了基礎。抗日戰爭爆發後,蔡廷楷、蔣光鼐等將軍就曾率領含有粵軍的十九路軍(十九路軍是由粵軍第一師改編而來)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捍衛了軍人為國家獨立、主權完整的尊嚴。
參考文獻:
1、佟義東:《粵軍虎將——鄧本殷》,《文史春秋》,2007年,第2期;
2、張光宇:《評述北伐中的第四軍》,《武漢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3、王懷洲:《黃埔軍校與粵軍》,《改革與開放》,2013年,1月刊
4、陳玉環:《雲南陸軍講武堂與粵軍》,《講武堂與近代中國》。
朱言論史問答團隊·趙士見撰稿
朱言論史
北伐戰爭中粵系軍隊確實比較勇敢,比如張發奎、葉挺所在的第四軍,被稱為“鐵軍”。但是把北伐成功的全部功勞都算在粵軍頭上,也不客觀,在北伐之前國民革命軍的所有8個軍中,也只有第四軍是純粹的粵系班底,其它都是南方各派勢力的軍隊。
(陳炯明)
其中最大的一個集團,還是湘軍,計有譚延闓的第二軍、程潛的第六軍、唐生智的第八軍,這三個軍的人馬,共計42 個步兵團40000多人馬,大約佔北伐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強,“無湘不成軍”所言非虛。只不過這三位湘軍大佬在湖南驅逐張敬堯之後,互相之間水火不容,是先後分頭依附的廣州革命政府,沒有形成一個整體。
另外兩個較有戰鬥力的軍,則是黃埔第一軍和桂系第七軍,其中何應欽率領的第一軍中,黃埔畢業生是來自全國各省各地區的有志青年,當然不能算粵軍;而李宗仁第八軍的8個旅更完全是廣西子弟兵,並且在北伐中戰功卓著,一點不輸於鐵軍,“鋼七軍”的名號就是這個時候喊出來的。
(許崇智)
第三軍朱培德部原是隨李烈鈞出滇參加“護國戰爭”的滇軍,第五軍李福林部則是福建軍隊,並且留駐廣東沒有參加北伐,後期被“南天王”陳濟棠收編。也就是說,1926年誓師出動參加北伐的7個軍中,粵軍只有一個第四軍,是骨幹,但不能定義為北伐主力。
粵軍得以在民國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還是與孫中山的革命歷程有關,孫中山本就是廣東人,當袁世凱在北方擁兵自重時,孫中山及其追隨者只能南下,在北洋軍勢力薄弱的西南地區另組政府。而孫中山彼時尚無基本部隊,軍事支柱就是西南軍閥的部隊,而其中最為倚重的,當屬粵軍陳炯明部。
(李濟深)
然而陳炯明一言不合就叛變炮打“大元帥府”這事,讓孫中山堅定了建立嫡系武裝的思路,黃埔軍校應運而生。儘管如此,孫中山還是比較信任廣東同鄉的,在他逝世後留下的軍政班底中,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許崇智“四巨頭”一水的廣東人,其中許崇智是陳炯明之後力挺孫中山的粵軍首領,暫時還輪不到浙江人蔣介石發號施令。
但蔣校長利用廖仲愷被刺事件,趕走粵軍老大許崇智、逼走元老胡漢民、氣走意志不堅的汪精衛,眼花繚亂中奪得國民黨實權,又在兩次東征中打垮陳炯明,從此時起,粵系軍政勢力開始走下坡路。
(陳濟棠)
北伐勝利後,粵系軍隊選擇了支持汪精衛,站到了蔣介石的對立面,因此在蔣汪鬥法最終蔣介石勝出後,粵軍自然不受待見,在蔣的分化、瓦解和軍事打擊下,由第四軍擴編的張發奎第二方面軍基本散架了,只有陳濟棠在廣東保存了一定粵軍實力。
以1936年“兩廣事變”中陳濟棠的重將餘漢謀倒戈為標誌,民國時期的粵軍已基本被蔣介石“中央化”,薛嶽、吳奇偉等粵軍名將也都成為中央軍的大員。
(張發奎)
度度狼gg
民國時期,粵軍在中國的各個派系軍隊之中,無論是軍官的指揮能力,還是士兵的作戰素養,都是出類拔萃的。這個可能與廣東在近代革命史上處於戰爭前緣,經歷過太平天國、鴉片戰爭、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積累了一定打仗經驗有關。在北伐戰爭中,在葉挺帶領和親自指揮下,國共統一戰線軍隊,尤其是粵軍輕而易舉的消滅了北洋軍閥,完成了祖國的統一。戰爭中,葉挺獨立團特別善戰,粵軍裝備精良並有很強的戰鬥力。這也與國民黨創始人和領導人孫中山曾親自締造有很大關係吧。
田蘭地博
國民黨的黨國軍隊,對內
殘殺民主北洋政府軍,及紅軍都能如狼似虎,喋血中華,內戰殘害血屠中華民族同胞,絕對牛叉,二年滅北洋民選政府軍,五次剿紅軍,再圍追堵截二萬五千裡也不累,,,,,統治4,5億人口,國土一千多萬平公里,幾百萬軍隊之國見鬼子就嚇癱,對付國土30多萬平方公里,幾千萬人口,一二百萬軍隊鬼子嚇破膽,只嫌腿少腿短逃的慢,江山淪陷舉國狼煙,割地送土取勝,也算中外軍事戰爭史上第一牛B軍!
粵軍的善戰完全承繼於廣東自古以來強悍的民風,廣東兵勇驍勇善戰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廣東境內綿延了幾百年的“土客仇殺”,也即起於明未止於晚清的,廣東本土人士與客藉人士規模龐大的械鬥衝突,它就如同一場漫長的戰爭,不僅令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人民因長年的戰爭死傷無數。據史料記載當年廣東“土客械鬥”嚴重的地區,村村都有自己的自衛武裝,都配有不輸於當時清軍的武器裝備,有些甚至裝備了大量洋槍洋炮,各鄉村的鄉勇團練隊伍訓練有素,他們大多都從兒童階段就開始教習戰鬥常識訓練戰爭技能,老百姓平時耕田種地經商營生,但械鬥一起則全民皆兵無論男女老幼均可上場拚殺,據記載在晚清珠江西岸某地區,一段延續了十幾年的“土客械鬥”中,光人員死亡就有過百萬之眾,死傷者中老弱婦孺概莫能外。正是在如此殘酷的械鬥環境中,廣東磨練出了一支連官軍都要退讓七分的鄉勇團練隊伍,這支隊伍不僅人員眾多武器裝備精良,而且戰鬥意志非常堅定並團結齊心,因為他們都是為自己的家園為自己的父老鄉親而戰,在械鬥中戰死的鄉勇其家屬自然得到全村的照顧,因此這些鄉勇們在戰場上都會好勇鬥狠不怕犧牲。在晚清時期廣東這些鄉勇團練隊伍的戰鬥力,比那些腐敗不堪的八旗官軍要強悍得多,因此以清未民初這些廣東鄉勇團練隊伍為班底組建的民國粵軍,戰鬥力自然就會十分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