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针对近期互联网金融平台系统性风险事件,为促进网贷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互金整治办发布合规P2P平台条件成熟可申请备案等诸多利好消息。这说明,网贷行业将不再野蛮生长而是理性回归,进入更健康的发展新阶段,将成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支撑点。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网贷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据相关人士介绍,经过过去两年针对P2P行业风险的整治工作,行业整体风险已经得到逐步释放。数据显示,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刚刚起步时,P2P机构有5000家左右。经过两年的摸底、排查、整治,今年6月前已经有接近3000多家不合规P2P机构退出,余下2000家左右。

对于现存P2P机构中待偿规模较大的,监管部门也已经初步掌握情况,合规情况可能有强有弱,但是风险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而且,目前出险平台涉及的更多是流动性问题,而非资产端本身出了大问题,所以,投资人无需过度恐慌。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P2的成绩有睹

P2P这么多年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P2P行业在金融领域所推动的普惠金融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网贷十年,一方面满足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也推动了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内需。

借贷:累计满足了约2500万借款人、7.2万亿元左右的资金需求。

企业融资:企业从P2P平台获得的短期贷款在过去几年呈现指数式增长,2014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6年更是翻倍达到8000亿元。

内需:2017年P2P平台的消费金融贷款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是2016年的四倍多,满足700多万人的消费需求。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监管一直在路上

从目前已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于P2P的态度已较为明朗,即对P2P行业实行“良性引导”,而非 “一刀切”。

8月4日,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办、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办提出“允许合规机构继续经营”、“条件成熟的机构可按要求申请备案”等九项明确要求;

8月8日,全国互联网金融整治办下发了《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要求各P2P平台尽快报送老赖信息;

8月12日,监管部门提出十项举措缓释网络借贷风险;

8月13日《网络信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108条细则发布,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正式拉开帷幕。

监管政策指明方向,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而近期防范化解风险的举措也表明监管部门对市场稳定的重视:

8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召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开会,要求协助化解P2P爆雷风险。

8月2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启动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的自律检查工作,防范风险传染和扩散已成当务之急。

8月25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下发“关于启动在京注册P2P网络借贷机构自查工作的通知”。

在外部监管完善的同时,P2P平台自身也应加强自律和内部监管。

坚持合规运营理念的小零钱APP一直走在诚信经营、拥抱合规的路上,无论市场和监管政策如何变化,我们都将按照最新的政策要求,积极做好平台备案的各项迎检准备工作。我们将始终坚持信息中介的定位,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做实、做强,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满足民间出借需求、促进金融信息流通等方面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