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据网贷天眼数据,7月份以来,已有200家P2P网贷平台相继爆雷,其中跑路及失联平台82家,提现困难87家,平台诈骗5家,实现良性退出的仅6家。由于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网贷平台资金流出增加,部分借款人趁机拒绝偿还借款,妄图逃债。

对此,8月2日国家发改委与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不管是企业“老赖”,还是个人“老赖”,将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通知要求加大失信成本,促使失信主体加快整改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修复自身信用,引导各类主体依法诚信经营,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加大失信成本,开展联合惩戒

失信人一旦发生失信行为,将要求其在规定整改期限内,履行义务整改。如果失信人在期限内未整改到位,相关部门将对黑名单失信主体和重点关注名单失信主体负责人进行一次约谈,并将约谈记录记入失信主体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在“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门户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各类主体失信信息。

除此之外各省级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制定区域性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国家和地方信息中心开发失信联合惩戒子系统,实现失信联合惩戒联合响应。失信信息也将与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充分共享,推动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惩戒措施落地。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而在对失信单位联合惩戒的同时,也将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联合惩戒。黑名单及重点关注名单中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和相关责任人也将被追溯问责,失信信息将纳入个人信用档案,并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鼓励失信主体恢复信用,全社会共同监管

相关部门将通过要求失信主体在申请退出黑名单或重点关注名单时主动提交信用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对黑名单、重点关注名单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取消联合惩戒等措施帮助失信主体恢复信用。

同时,建立健全行业信用监管制度,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制度,信用服务机构协同监管制度,鼓励创新信用监管等制度,引导全社会共同监管。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多层级信用信息促进信用社会的建立

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等主要第三方信用机构将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由人民银行,中国互协会以及以上八家市场征信机构组建的百行征信也已开展信用数据对接工作。

多层级的信用信息和多维度的信用信息服务将提升国内信用信息内容与质量,促进信用社会的建立,促进依法经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失信主体将面临哪些惩戒措施?

失信人被执行人除需偿还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失信人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都会受到信用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失信被执行人还将在乘坐飞机高铁、下榻星级酒店、购置新建租赁不动产、购买非经营车辆、高收费私人子女教育、旅游、购买高额保险等领域受到限制。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逐步完善的信用信息体系将让失信主体寸步难行,失信被执行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受到限制,这样的政策意在加强国民的履约意识,严惩失信行为,并提醒国民慎重签订合同。

行业信用记录丰富现有信用信息维度提升网贷安全性

《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发布后,网贷行业信用体系中存在无法获取借款人在其他平台借款信用信息等信用的漏洞将得以解决,各行业监管部门可以对接、收集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并公示失信人名单。网贷平台作为金融信息中介机构能够从各行业监管部门准确获取的借款人与行业相关的信用信息,扩大信用信息的范围。

监管升级,网贷失信面临末路,失信成本巨大!

结合各行业协会的惩戒措施,将能真正堵住失信者“跑路”之路、刹住一言不合就“跑路”的恶俗,网贷平台将更加准确的判断借款人风险级别,避免为不良借款人提供撮合服务,而不合规的网贷平台也将得以稳妥良性退出,避免风险的蔓延和放大,在保证平台安全运营的同时,强化网贷投资者的资金保护,进而赢取投资人的信心,引领平台乃至整个网贷行业向好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