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承”,首先要充满敬畏,然后要充满智慧

在文化的传承中会出现鱼龙混杂、会出现乱象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的心不乱,我们自然会遇见正道、遇见良师、遇见坦途!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对于“传承”,首先要充满敬畏,然后要充满智慧

印安说:

文化从来都是在传承中发展,在批判中创新。但如果是全盘继承或是妄加批判,那就不是发展文化,而是阻碍和毁灭文化了。

印竹说:

传承是开启内在觉醒的需要,批判是追求真理的不辨不明;然如果以传承障蔽自性的光明,以批判掩护自己的无知,那才是对文化最深的伤害!

近段时间,常与一些学者、老师们讨论文化问题,但在这里,我和印安老师都会发现这些传承者、学者常常会走两个极端:

一种是不能接受传统文化的创新,认为传承就是要一丝不苟的、原模原样的照抄照搬古人的东西,否则就是对古人的不敬。这种机械的传承方式,常常让他们在传承过程中遇到很多困惑,于是他们又会感叹现代人太难以教化,却从没有想一想时代走到今天,必须要有现代人能听得懂的表达方式来传承古老的文化,否则出现障碍和阻力也是必然的。

但很多人却不习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的抱怨当今社会、人生的不堪。其实,从这个角度上说,也说明传承者并没有真正读懂古人。

一直记得《庄子》中所记述的一则孔子和老子对话的故事,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孔子一心恢复周礼,希望人人都能够成为尧舜,而老子告诉他你所宣扬的那些东西,这些人他们的骨头可能都找不到了,这些故纸堆所留下的他们生命的载体,到底应该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圣贤生命的光明、智慧的光明,是应该让我们通过圣贤留下的文字、文教去传递他们的光明心。如果离开与此,传承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所有文化的传承都是透过有形的载体去传承无形的能量。如果太过于执着有形有相的东西,反而会背离圣贤之道。当然,如果是强调照抄照搬的传承者,还并不为过,更糟糕的是对圣贤的妄加评判、对古人的全盘否定。其实这一类人,如果听一听他们评判、批判的是什么,便会知道他们有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的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过,但会批判的振振有词,然后以媚俗的方式,以断章取义、只言片语的所谓传承去大话古人,这也是一种不太可取的方式。

我们是需要用一些让现代人听得懂的方式去了解圣贤的智慧、圣贤生命的光明,但也不能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而妄议圣人,尤其在大家对传统文化还知之甚少、还缺少明辨力的时候,这样的传承方式是极具杀伤力甚至毁灭性的。作为传承者,我们必须深深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传承这件事,首先要充满敬畏,然后要充满智慧。当然,存在这些情况和问题也无需我们太过忧虑,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忧虑,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忧虑别人的对错上,不如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更加得有智慧。当我们的智慧开启时,我们自然就会以正面去影响别人,我们也自然会懂得要如何传承圣贤的智慧、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当我们还未能做到时,我们就要加紧时间修炼自己。

儒家讲修己安人,佛家讲自度度人,在文化的传承中会出现鱼龙混杂、会出现乱象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的心不乱,我们自然会遇见正道、遇见良师、遇见坦途!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讲 师 简 介

对于“传承”,首先要充满敬畏,然后要充满智慧

付健(印竹)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

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中国国学院执行院长,成人教育专家,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自2007年创办萃辰天心书院,先后在书院开讲《金刚经》《心经》《史记》《道德经》等经典课程,并倡导开设中国式礼拜——半日禅修,研发首创“明心见性香茶花”系列课程,并在CCTV接受著名主持人陆一鸣采访,畅谈国学,著有自身感悟散文集《跟随》一书。

国学不仅是知识更是能量,相信国学的力量!——付 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