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

摘自《群书治要十讲》

“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上天是好生而恶杀的。所以顺着这种天道来行事,应该首先兴起教化之风。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

在《汉书》上,董仲舒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圣明的君主应该承顺天道来治理国家,所以他一定是更加重视道德的教化而对刑罚很省略。但现在却不是这样,现在是“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现在废除了先王的道德教育,仅仅用那些执法之吏来治理人民,人们只要犯法就被抓起来,严厉地惩罚,这样还想德风普遍地泽化天下,是很难达到的。

这里提出了天道。我们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上天是好生而恶杀的。所以顺着这种天道来行事,应该首先兴起教化之风。但是现在却废除了德教,那些能够抓黑社会的人、执法之吏被认为很有能耐,而一般的奉公守法的官吏却被认为没有政绩。这样做,还想德风普遍地在天下形成,这是不可能的事。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

《列子》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晋国有很多的盗贼,晋侯为这件事而苦恼。恰好他们国家有一个叫郤雍的人,他可以通过观察人的神情来辨别这个人是不是强盗。晋侯听了很高兴,就把他请来让他指认盗贼。郤雍指认了千百个盗贼,没有错过一次。晋侯就非常地喜悦,他说:“我得到了这样一个人,还用那些能够侦破案件的人干什么呢?用这个人就足够把这些盗贼治理好了。”赵文子听了之后就很担忧地说:“大王啊,你用这一个人来指证盗贼,不但不能够尽除盗贼,反而这个人下场也不会很好,他必死无疑!”晋侯没有当回事。过了不久,这些盗贼就在一起商量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走投无路,都是因为郤雍。”于是,他们聚集起来,偷盗了郤雍的财物,把郤雍杀死了。

晋侯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地惊惧,他赶紧把赵文子找来商量,说:“果不其然,郤雍被盗贼害死了。那我还有什么办法能捕获这些盗贼呢?”赵文子说:“周朝有一句谚语:‘能够看得清深渊里的鱼的人是不吉利的,能够洞察隐匿之情的人是有灾殃的。’你现在要想去除这些盗贼,不如举荐那些贤良之人来办理朝政,兴起教化之风。人们都有了廉耻之心,谁还要去做盗贼呢?”晋侯听了他的话,觉得很难得,于是真的就让隋会这个人来兴办教育,结果这群盗贼就纷纷地逃离晋国到秦国去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也是告诉我们,单单用执法之吏治民,国家是很难治理好的,根本的还是要培养起人的廉耻之心。“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所以古代的圣王都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事,在国都设立太学,在乡镇设立庠序(乡间的学校),都是宣扬伦理道德的教育。教化明确了,道德的风俗形成了,天下曾经出现了没有一个人的牢狱。像历史上的“成康盛世”,周成王的时候,四十年监狱里没有一个犯人,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治理效果。

“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