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使臣被緬甸國王殺死,忽必烈派蒙古軍前去復仇,緬王:我投降

公元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馬拉史裡和奇得脫等人出訪緬甸的蒲甘王朝,希望緬甸國王那羅梯訶波帝能夠臣服元朝,並且要求緬王派王室子弟前往元大都朝貢,結果這批元朝使臣卻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元朝使臣被緬甸國王殺死,忽必烈派蒙古軍前去復仇,緬王:我投降

影視作品中的忽必烈

馬拉史裡一行人從雲南大理出發,不久之後便抵達了緬甸的國都,他們在當地官員的引薦下成功見到了緬王那羅梯訶波帝,可是在這中間出現了一段小插曲,當馬拉史裡等人向緬甸國王說明了來意之後,緬甸宮廷的大臣要求元朝使臣需要脫掉馬靴,不然就是對國王不尊敬。

當時那些元朝使臣認為緬甸只是一個小國家,而自己是元帝國派來招撫他們的,因此不肯脫掉馬靴,結果導致緬甸國王勃然大怒,下令將馬拉史裡等人處死。

後來忽必烈見使臣遲遲沒有歸來,緬甸方面也沒有什麼消息,心裡十分疑惑,雲南行省的大臣建議忽必烈出兵攻打緬甸,而忽必烈沒有批准,示意他們先靜觀其變。

元朝使臣被緬甸國王殺死,忽必烈派蒙古軍前去復仇,緬王:我投降

蒲甘王朝的國都

正當元朝政府對是否出兵而猶豫不決的時候,緬甸國王卻先發制人,派遣五萬士兵和八百頭大象侵擾雲南的邊境,並且告知當地官員元朝使臣已經被他們殺死,這個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忽必烈的耳朵裡,得知使臣被殺的他勃然大怒,命令蒙古大軍前去為死去的使臣復仇。

到了1277年的10月,雲南宣慰使都元帥納速剌丁率領大軍擊潰了來犯的緬軍,然後深入緬甸腹地,對緬甸的地形進行了細緻的勘察,並且招降了三百多個村寨。

後來納速剌丁因為天氣炎熱導致士兵水土不服而率軍回國,納速剌丁回國後立即向忽必烈報告了自己戰況,表示自己已經對緬甸的地形瞭如指掌,希望忽必烈能夠讓他再次出征,這一次忽必烈批准了此次軍事行動。

元朝使臣被緬甸國王殺死,忽必烈派蒙古軍前去復仇,緬王:我投降

到了1283年的春天,征討緬甸的蒙古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水陸兩軍勢如破竹,很快便攻陷了緬甸的重鎮江頭城和太公城,緬甸北部的十二個部落全部宣佈歸順元朝,就在這個時候,怒殺元朝使臣的緬甸國王在宮殿裡如坐針氈,面對元軍的咄咄攻勢,緬甸國王無奈的說了三個字:“我投降。”

緬甸國王派人向元軍求降之後,忽必烈允許他悔過自新,並且重申讓緬甸的王公貴族前往元大都朝貢,這場戰役結束之後,直到元朝末期,緬甸還保持著對元朝的朝貢和臣屬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