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爲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義大利如何發力?

放眼全球農業,意大利農業絕對算得上是獨樹一幟。集合了所有歐洲農業的優點,又獨具一格。

意大利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從面積上看,意大利著實是一個農業小國;但從影響和實力上看,意大利是數一數二的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意大利農業產值高達529.02億歐元,是歐盟內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農業生產國、歐洲頭號有機食品生產國。

中國農業領域正在掀起一場“鄉村振興”的深刻變革,而意大利農業成熟多元的“綠色農業旅遊”模式無疑能帶給我國農業從業者以更多的啟迪、思考和借鑑。創新的意大利農業的成功經驗我們該如何正確汲取?綠色的打造之道,我們能否成功複製?

“吃”在意大利

站在世界食品安全之巔

很多人都說意大利是歐洲國家中與中國最相似的國家:同樣有悠久的歷史,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蹟,厚重燦爛的文化,就連農業也和中國極其相仿。

小國大農業

01意大利位於歐洲南部,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的大島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組成。

和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相比,意大利是一個小國,然就農業而言,意大利卻是世界傳統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意大利農業產值高達529.02億歐元,是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農業生產國,歐洲頭號有機食品生產國;意大利的橄欖油、葡萄酒、番茄醬等產品享譽世界,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作為一個以丘陵為主的國家,平原面積約700萬公頃,全國耕地面積約910萬公頃,土地較分散,種植經營和中國的小農經營模式相似,以小型農場為主。全國農場平均規模為7公頃,30公頃以上的農場僅佔總數的2.74%,大農場較少。農業勞動力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5%,農業產值佔國民總產值的5%。

其比較典型的農業當數地中海農業,光照和熱量充足,灌溉條件好,土壤肥沃,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玉米、水稻,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欖,以及無花果是該地區廣為種植的經濟作物。

意大利是一個神秘而魅力的國度。走進意大利,走進農業,你才會才能感受到這樣一個歐洲靴子小國,農業的強大,無論是技術還是理念,數量和質量,都能考驗和震撼你想象力的邊界。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化學殘渣只有0.3的世界最安全食品之國

02“站在世界食品安全之巔”,用來形容意大利人對食品安全的零容忍再合適不過。

意大利是個具有悠久飲食文化傳統的國家,對食品安全向來十分重視,對綠色農業的尊崇也淋漓盡顯。意大利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種植有機食品的公司,來自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的檢驗數據顯示,意大利農產品的化學殘渣只有0.3%,比歐盟國家平均比例低5倍,比非歐盟國家的平均比例低26倍,同時嚴格禁止種植轉基因生物。而且,意大利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非常複雜、嚴格、有效,這也讓意大利成為歐洲甚至全世界食品安全最好的國家之一。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羅馬Nuovo Mercato Esquilino農貿市場

Nuovo Mercato Esquilino,一個位於世界歷史名城羅馬的百年農貿市場,在這裡,你能夠真切感受到並折服於意大利農業魅力!

這裡是整個意大利農業產業鏈的終極銷售環節,從這個農貿市場可以一窺意大利在農產品從採購、生產加工、運輸、貯藏和銷售等每一個細小環節的流程。同時,也能洞悉意大利在食品安全上領先的的管控模式。

Nuovo Mercato Esquilino農貿市場的負責人介紹,市場內所銷售的農產品有著成熟的流通渠道,同時都是經過農業各監管部門的嚴格的檢查檢測的。新鮮,清潔衛生,許多蔬果產品都標示保質期,且明碼標價,因為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將面臨嚴酷的懲罰。

意大利有許多農副產品世界聞名,意大利人把它們當做世代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百般呵護。例如意大利生火腿、奶酪、葡萄酒、橄欖油、咖啡等,意大利政府把它們看作是意大利農業的珍貴遺產,為防止這些傳統產品不被仿照假冒,保護好傳統的農產品,是意大利人和政府共同關心的問題。

嚴格規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03為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各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已逐步趨於統一管理,各國都十分強調“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食品安全監控。

一如意大利,對農產品實行全程監控,從農場生產、加工、流通到最終消費者等各個環節均由指定的食品監管部門,統一進行管理。從農產品各個供應鏈上看,意大利食品法律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僅是官方責任,也是供應鏈上各方的義務,都要嚴格按照規範的程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農貿市場的蔬果和肉製品都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新鮮、安全


而他們也確實都落到了實處,意大利的食品生產商大多都建立了內部監管系統,並與國家層面對接溝通,每兩天都會通報最新情況,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就會啟動緊急機制,迅速反應,防止風險蔓延。

這種食品監管可謂環環相扣,層層把控,事無鉅細,體系標準完善且嚴苛。

這裡是一個專注於紅蘿蔔,洋蔥,馬鈴薯和葉菜等時令蔬菜的分揀集成配送中心,在這裡你會再次被意大利配送鏈的現代化,完善的食品把控體系而折服。

在這個成立於1992年的分揀中心裡,配置著頂尖的分選線設備和倉儲間,分揀技術成熟,蔬菜以紅蘿蔔為主,可全年無休運轉15000公頃的蔬菜量,年分揀量高達10萬噸。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意大利頂尖的紅蘿蔔和葉菜分選中心


意大利人對於食品加工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該中心擁有自主實現蔬菜農殘的檢疫檢測體系。

從紅蘿蔔進入中心開始便有第一輪檢測,將不合格的紅蘿蔔剔除,入庫時除了記錄檢查紅蘿蔔的狀態,倉庫同樣會被詳細詳細檢測,清洗時對紅蘿蔔進行第二次檢測,防止儲存過程中變質,清洗分揀加工完成,還要進行第三次檢測,以防食物添加劑超標。在中心分揀車間內可以看到,紅蘿蔔整套完整的分揀要經歷6個操作步驟,全程水洗,不添加任何化學清洗劑。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同時,擺放在車間的成箱紅蘿蔔還都有著自己可追溯的“身份履歷”信息,並有完整的分銷渠道鏈條。

從產地到餐桌,意大利人依靠完美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站在世界食品安全之巔”實至名歸,制度之嚴謹,執行更長久。

據說意大利是歐洲移民的國家中比較受歡迎的一個,這其中“吃”的安全就是很加分的一個因素所在。所以,“吃”在意大利完全不用擔心農殘的問題,在這裡可以享受到世界級高品質的生活質量。


成熟標準+完整機制終結農產品滯銷

04相信大家都有同感,一樣的農產品只要是進口的,是有機的,是生產全過程可追溯的,就格外暢銷,定價也會更高。

也正是基於嚴格規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做背書支撐,意大利在農產品產銷方面幾乎不存在滯銷問題。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意大利水果產值佔整個歐盟水果產值的25%,蔬菜和花卉的比重也高達17.5%,是歐洲水果市場的重要的中轉樞紐之一,更是歐洲高端品牌果品的風向標。一直以來,意大利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被世界所認可,200多種農產品獲得歐盟最高認證,是歐盟國家中擁有該級別認證最多的國家。

從農貿市場到配送分揀中心的實地考察中,不難發現,在意大利的農產品鏈條上,生產,加工和銷售每一環節都已形成了大量成熟規範的標準體系和完整的機制。

在意大利的流通體系中,從上游到下游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加工銷售成為投入和創造產值最重要的環節,同時,三大環節又緊密相連,相互協作,讓意大利的農產品始終處於流通的旺季。

農業為本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看意大利如何發力?

另外,能終結農產品滯銷還得益於意大利有著密集龐大的農協組織,再加上政府“給力”。不斷出臺和制定相關的果蔬產銷標準,輔以嚴格的歐盟食品法規極大的保證了意大利果蔬產品的“健康”、“安全”以及“可追溯性”。

無標準,不方圓。從品質到渠道,從理念到行動,意大利在終結農產品滯銷上儼然就是“標準制定者”,這也是深陷滯銷怪圈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