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流程管理细节不到位,那就是扯淡

企业流程管理细节不到位,那就是扯淡

有一个朋友,从一家10人左右的小公司跳槽到一家六百人左右的大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困惑不已,道:“尽管自己的岗位职责写的很明白,但还是很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干什么。”

说明一下,此朋友是一位非常上进、负责、事业心很强的好同志,有这样的困惑,让我也感到很困惑。于是,我问其具体原因。他说:“到岗之后,遇到有些问题,请示领导后,领导回复慢,时常被拖延,甚至有些问题不知道请示谁,有些工作无从下手。”

他给我讲了一个例子,他其中一项职责是编辑发布公司相关活动的新闻稿件,通过公司网站、微信等渠道推送,可是,公司什么时候举办什么活动,没有人通知他,什么样的活动需要推广采编,也没有一个标准,他只能通过打听同事,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使得工作毫无计划。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这是你这位朋友的问题,不懂就不会问吗?工作没有一点主动性。不,他当然去问领导了,领导有时会说,你去找某某;有时会说,你应该这样做,而且他觉得也不应该事事问领导,因为这样会显得自己很不专业。为此,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工作都是在没有规划中做着规划,最终的结果就是工作没有目标性,效率低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而类似的问题在小公司是绝对不会碰到的。10人左右的小公司,每个人的工作是什么,今天干什么,都会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老板会交代的一清二楚。而随着公司的壮大,部门的增多,工作的细化,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工作流程,而,当下很多大中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工作流程问题。

为此,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公司经常会有一些混时间的人。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时候应该进行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员工思想教育,倡导员工发挥积极主动、自主自发精神,“没活自己找活干”。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都有类似这样的企业文化活动,目的就是解决此类问题。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那些“混时间”的员工依然会混时间,那些让员工工作无方向的问题依然会存在,也许,通过培训倡导这些问题会暂时看不见,但他们并不是消失解决了,而是被隐藏了起来,随后依然会出现。

就拿以上哪位朋友来说,他才刚刚入职没几天,对公司都不熟悉,你让他怎么自己去找活干?即使对于老员工,总是让他去没活找活,从心理上讲,他可能会觉得:“老板是不是认为我很闲!”于是,他可能会把半天能够做完的工作分摊到一天去做;他还可能会觉得:“领导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从而产生工作逆反心理。

所以,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流程管理,且是细节化的流程管理。大流程要环环相扣,大流程下面的小流程也要做到环环相扣,且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精益求精,详细。

比如我这位朋友遇到的问题,公司准备举行活动,专人在一定时间内提前通知相关负责人,随后相关负责人结合岗位职责就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比如对于那些在公司混时间的人,流程细化到具体某一工作阶段,且流程不能只体现在纸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出监管执行的作用。结合企业文化培训,“混时间”现象就会大大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