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芯片这口蜜糖,终将成为韩国半导体的砒霜?

集微网消息(文/小北)近两年来,DRAM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创下近30年来最大涨幅,而在这场涨价潮中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三星电子、SK海力士分别为韩国第一与第二大市值企业,占据全球70%以上的内存芯片份额,截至今年5月,韩国半导体芯片出口额实现了连涨21个月,韩国出口额也实现连续四次超过500亿美元。数据显示,今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尽管韩国半导体成为存储器涨价潮中的最大的受益者,其半导体前景看似“光明”,但是专家对其过度依赖存储产业的担忧程度却在不断“升级”,认为该格局可能带来一场经济危机。有专家指出,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增长,国内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改善,但这也正是经济现状“好转”的错觉。

韩国经济研究院报告指出,综合2012~2017年5年间的营收情况,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的营收占到韩国439家上市总营收的17.7%,营业利益占比高达50.7%。如果不把三星、SK海力士计算在内,韩国的营收在过去的5年间是倒退的。

世界半导体市场以非存储型为主,据悉,存储型与非存储型半导体的比重接近3:7。然而,韩国半导体产业构成失衡,存储型占到半导体产业80%以上,且非存储型半导体国产化率低,80%要依靠进口。鉴于此,韩国半导体专家多次发出警告,韩国半导体产业不可过度偏重内存芯片。

如今,专家的警告再升级,表示韩国不可过度依赖半导体产业。韩国应该充分利用半导体带来的经济红利,强化半导体之外的产品竞争力,寻找新的增长极。

短期来看,近两年内韩国存储产业仍将保持增长状态,产业“拐点”不会来的太快。

数据显示,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半导体产业在韩国总出口额中的占比仍在不断提升,已从15.7%上升到21.8%,而半导体产业的出口增长主要受益于价格的上涨,并非出口数量的上涨。

DRAMeXchange公司于7月2日表示,尽管用于服务器与移动终端产品的DRAM需求仍在增加,但其价格上涨有望放缓。NAND闪存有望在第三季度实现供需平衡,价格停止上涨甚至出现下跌。若NAND价格下跌,会帮其拓展PC、服务器、移动终端等市场,这意味着市场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三星等厂商不会因为NAND价格下跌而出现盈利能力的下降,因为其10nm工艺的生产效率已得到提升。数据机构预测,三星电子今年的成长率(Bit Growth)将达20%。值得注意的是,三星10nm工艺已达到稳定的状态,随着微缩制程的不断推荐,依靠现有的生产线试下产能的大幅增长是不现实的。

以2013~2015年三星与SK海力士实现营收增长为例,在DRAM、NAND Flash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三星和SK海力的营收增长主要依靠产能的增加。据悉,两企业的营收从2013年459亿美元、2014年541亿美元一路上扬,到2015年更是突破了600亿美元。

长远来看,在没有新建产线、增加设备的情况下,不会有显著的产能提升,韩国存储业必然将退出韩国高出口增长行业的队列。

三星、SK海力士也意识到了存储“好景不长”的现实,正充分利用存储产业带来的产业红利,扩大其非存储业务。

三星大力发展其晶圆代工业务,目标是实现销售额翻倍,达到100亿美元。据悉,该部门正在与Arm合作开发MRAM,同时加强与Mentor 在7nm和8nm LPP代工解决方案方面的合作。此外,三星也在加强与高通在7nm晶圆代工领域的合作。

与此同时,三星也在不断探索半导体行业的新机遇,比如与移动终端开发商合作,自研GPU芯片,布局自动驾驶,与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商合作等。

同样,SK海力士通过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来扩展其非存储业务。

业内专家表示,存储行业的周期性是任何存储厂商都无法躲避的坎,因此三星、SK海力士都希望通过业务组合的多样化来增长其综合实力,并扩大出口额。

内存芯片这口蜜糖,终将成为韩国半导体的砒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