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二期)

健康生活伴隨我們一生,掌握健康生活的技能與技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歡迎您繼續關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二期)。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期)

基本知識和理念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期)

4. 無償獻血,助人利己。

獻血救人,是人類文明的表現。無償獻血利國、利己、利家人。

適量獻血是安全、無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採集的血液量一般為200~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國家提倡十八週歲至五十五週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對獻血者,發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製作的無償獻血證書,有關單位可以給予適當補貼。”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一定要到國家批准採血的血站獻血。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期)

5. 每個人都應當關愛、

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艾滋病、乙肝等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病人、精神障礙患者、殘疾人都應得到人們的理解、關愛和幫助,這不僅是預防、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人類文明的表現,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生活、工作、學習中,要接納艾滋病、乙肝等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病人,不要讓他們感受到任何歧視。要鼓勵他們和疾病作鬥爭,積極參與疾病的防治工作。對精神障礙患者,要幫助他們迴歸家庭、社區和社會;病人的家庭成員要積極幫助他們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擔負起照料和監護責任。對殘疾人和康復後的精神障礙患者,單位和學校應該理解、關心和接納他們,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工作和學習條件。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期)

6.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瞭解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對檢查中發現的健康問題和疾病,應及時就醫。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