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他生于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你可能不曾熟悉他的面孔,但他的声音你只要听过就忘不了。他的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 、《水浒外传》 等评书。

他就是单田芳,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他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

这位前辈用嘴“说”了一生,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如今他走了,但他辨识度极高的声音仍然活在人们的脑海里。他的评书从反映商周时期的《封神榜》到清朝时期的《曾国藩》,再到改革题材的评书,可以说是中国评书的历史演义。他的这些评书,你知道的有多少?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他五十多年来共表演录制完成了111部评书作品。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所谓“评书”,“按,评者,论也,以古事而今说,再加以评论,谓之评书。”小的时候爱听说书,那时候毕竟没有现在的互联网、高科技,没有过多地娱乐活动,听书评成了孩子们安静的待在一块儿的共同爱好。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打开收音机,总会先跳出“刺啦刺啦”的声音,调试后噪音小了,单田芳略带沙哑的的声音便缓缓传来,一群孩子瞪大眼睛,盯着小小的收音机,听他讲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代人是听着他的评书走过一个个时代。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他的评书就像“毒品”,听了就会上瘾。他说的精彩,大伙儿也听得认真,听到精彩之处,心也会被揪了起来,仿佛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每每听到“且听下回分解”,就心痒难耐,期待着他下次精彩的说书。他说:“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字'熬'!”但他熬得精彩,熬得为观众喜爱。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如今他走了,我们也早已告别了听收音机的时代,在手机上、电脑上都可以找到他的书评,听着更方便了,听得也更清晰了,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噪音,也再有没有一群人围着一个收音机的场景了。我们告别了童年时代,他也与我们告别。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他的离世,带走了一个时代。“世间再无‘且听下回分解’”“一个时代结束”成为许多人悼念这位老艺术家时的感叹。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相比“评书表演艺术家”,我更乐于称他为“说书先生”。这样感觉更亲切、更有趣,也更接地气儿。早先年的说书先生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手执薄扇,一边说书,一边煞费表情,表演的很真实,偶尔还比手画脚,蹦蹦跳跳,着实有趣。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如今,时代在发展,说书人不再是在茶馆酒楼卖艺,而是搬到了荧屏。有人说“只要人类还说话,评书艺术就不会衰亡”,也有人说“说书先生”这一行当的消逝,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不管怎么样,“说书”是多少代人的历史,历史的印记是无法泯灭的,而它本身也是门儿艺术,是艺术就不会消亡。顺势发展,与时俱进也将成为这一行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单田芳辞世,说书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