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前幾日,小白推送了《全村人的希望:大漠戈壁》

,瞬間在朋友圈刷了屏,雖然暫時還未開通文章留言功能,但也有小夥伴留言,慕名想進群抱大漠大腿的。

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同時也有不服氣的網友,認為小白是做營銷的,收了大漠多少錢?對不起,咱真不缺這個錢。

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說到營銷軟文,今天小白就來給大家科普一波,真正的營銷軟文套路是怎樣的?因為,在這亂象叢生的幣圈裡,唯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韭菜們,才是這個圈子裡的活力源泉。

在幣圈,開門迎客全靠吹,想要宣傳到位、吸引足夠的粉絲,自然離不開軟文,營銷軟文的主要作用有:

1、營銷造勢:99.99%的韭菜基本都不會看白皮書,韭菜想知道的只有投資三問:“哪個幣?漲幾倍?幾時漲?”(小韭菜們,你們說是不是)。因此,通過營銷造勢迎合回應韭菜的投資三問是軟文的首要作用。

2、通俗化:並非所有韭菜都想聽技術分析,即便想聽也未必能聽得懂,因此將技術語言修飾成容易接受的通俗語言,降低韭菜的認知門檻,是軟文的第二作用。

3、信服力:要確保看客不反感文章的內容,軟文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小韭菜可以從一篇富有知識啟蒙性的軟文中受益匪淺。藉由信服力來鞏固韭菜的用戶粘性,這便是軟文的第三作用。

既然軟文的作用如此強大,那麼小白就給大家帶來《小韭菜防割指南》(也叫《小韭菜收割攻略》

乍一看,這不是相反的嗎?其實內容是一樣的,角度取決於讀者是韭菜還是莊家了。

接下來是本篇精華內容,大家要注意啦!(敲黑板)

1、白皮書內容的Ctrl C+V

別說剛進門的小韭菜,就算是割不動的老韭菜,也未必看得懂那些晦澀的代碼。雖然說項目方想讓韭菜瞭解的內容,都明明白白地寫在上面了,可是動輒上萬字的白皮書,是很難讓人有閱讀欲的。

所以,這裡的“Ctrl C+V”就很重要了,用上自己的“瓶子”,打造成自己的“見解”,“Ctrl C+V”一波白皮書裡面的“酒”,這樣逼格就有了。

2、腳踩傳統互聯網

不管做什麼領域,凡是和區塊鏈搭邊的,就直接自稱“區塊鏈+大數據”或者“區塊鏈+物聯網”。

一定要鼓吹這個項目的優勢,優於傳統互聯網行業的,如果非要踩舊捧新的話,那麼肯定要踩BATJ這些大玩家,因為一來他們不會care被無名小卒罵,二來BATJ人人皆知,踩他們,逼格就上去了。

(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

3、寫好願景 畫好大餅

灌輸“投資價值”是很有必要的,想要吸引韭菜,就要讓他們瞭解,這個項目具有美好的未來,因此,打造項目的“未來願景”,也就是畫好這個大餅,是整個項目未來價值的關鍵所在了。

4、“背書”不可或缺

在軟文中,一定要給韭菜充值信仰,吹噓哪些大佬對這個項目有多少利好的評價,大佬們砸了多少錢,這個背書一定要做好。

5、“以一頂百”的社區人數

作為項目方,就算只有一兩個群,可是一上來就命名為“96群”、“138群”,確實很容易給韭菜們留下遐想,自己去算“群編號x500”的數學題。

而在軟文中,就可以大肆鼓吹項目方擁有幾十萬的社群,這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心理暗示手段。

幣圈“割韭菜”的軟文應該怎麼寫?這5個知識點,相信你會很受用

看到這些常用的手段,小韭菜們是不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呢?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幣圈,很多時候是不適用的,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自己冷靜分析的,既然進了這個圈,那就要時刻保持警醒,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雖然好吃,但也燙嘴。

作為一個有底線的自媒體,小白從不會為誰去“洗白”,更不會特意去吹捧誰

,寫在文章裡面的,都是先經過自己心裡那關的,所以,當《全村人的希望:大漠戈壁》出來之後,也有不少朋友找小白幫忙寫,小白也都婉拒了。不過,小白只是希望,每次推送的內容大家都能喜歡,也歡迎大家在後臺留言,多提意見,大家共同進步。

希望你也是幣圈裡的一股清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