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让两个儿子去抬炸弹

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做戏。

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再见大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让两个儿子去抬炸弹

他家学渊源,祖孙三代梨园,祖父梅巧玲是京剧泰斗,与12位京剧名伶并称“同光十三绝”,曾执掌徽曲四大班之一的四喜班,名震天下。伯父梅雨田、父亲梅竹芬都是京剧前辈,备受尊崇。他更是成就非凡、蜚声中外,一代宗师。他就是梅兰芳。

好玩的是,他小的时候,资质并不甚佳。他的启蒙老师朱老师,认为他天子太差、不屑调教,《三娘教子》一段戏没有教完,便挥袖而去。后来他辗转学艺,几经苦楚,付出汗水无数,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再见大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让两个儿子去抬炸弹

他艺术成就斐然,大江南北,街知巷闻。除却京剧名声,他的气节一直也为大家所推崇。在日军占领区,留须拒演,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之前,对日本并无偏见,甚至与日本一些艺术业者,多有往来,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时候,梅兰芳亲自组织义演,筹募资金,捐给日本红十字会赈灾,在次年日本帝国剧院会长大仓男爵为了庆祝剧院灾后重建成功同时也为了庆祝自己的88岁大寿邀请梅兰芳赴日演出,梅兰芳带领40余人,在帝国剧院与日本艺人同台演出,轰动一时。

再见大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让两个儿子去抬炸弹

蓄须拒演,大家谈起,都不禁赞一声,有种,但对梅兰芳而言却是攸关生死的选择,书中有这么一段记录,日本占领香港,岗哨遍布,所有行人经过时,都需向日本士兵行礼,梅的儿子梅葆珍不愿低头,就悄悄绕过岗亭,冯耿光劝说他们,:“我听说说影后蝴蝶前几天坐车路过油麻地渡海码头前面时没有下车向岗哨鞠躬行礼,结果,被拉下车罚了一个小时的站,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受辱,,你们两个小孩子,还是少出门为妙”。由此可知,当时的艺术家,在日本占领地,是没有什么特殊权利足以保身免祸的,梅兰芳拒演,凭的不是声名在外的,日本人肯定会有所顾忌的“不怕”,而是身为中国人,不愿向侵略者屈服的“不愿”。

日本轰炸香港,有一枚炮弹落在了女佣阿蓉的床上,没有爆炸,如何将炸弹清理出去,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当时梅家有佣人,有因房子被炸毁在梅家避难的冯耿光夫妇,有因战火无法回国的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徐光迟经理。梅兰芳没有多说,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梅葆琛、梅葆珍将炸弹抬出去,从山坡上滚下去。孩子没事,他冷汗流了一身。

再见大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让两个儿子去抬炸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