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我》手机微信(五)

【宪法述评】让尊重宪法成为全社会信仰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但不容否认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保证宪法实施方面,我们的不足也很明显。宪法“高高在上”,成为纯粹的政治宣言;一些地方政府屡屡出台立法性红头文件,“违宪”现象频发;人民群众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的大背景下,设立国家宪法日更像是一项人心工程。通过一种常在性的典礼和仪式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让尊重宪法成为社会信仰,这对于我们不断提高宪法的影响力和实施水平,意义重大。(来源:北京日报)

【法条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详解]本条是关于公共财产受法律保护的规定。公共财产的范围具体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有的财产;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和由国家机关划拨为政党和社会团体的财产;公用设施;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等。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法律常识】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

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主要有:

(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公民有遵纪守法的义务。《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公民有保卫国家的义务。《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5)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6)公民有抚养、赡养及计划生育义务。《宪法》第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此外,公民还有宪法和法律规定应尽的其他义务。

【涨知识】为啥国家宪法日定在12月4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不仅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在施行的就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是合适的,更具有现实意义。

【法眼辣评】歧视就业案

[案情介绍]四川某大学的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向某公司求职。这家公司却拿出一个自己的规定:身高165cm以下的不予录用,以此为由将这个大学生拒之门外。遭遇“闭门羹”的大学生认为这家公司侵犯了他平等就业的权利,遂起诉这家公司身高歧视有违平等权,而且胜诉。

[案例评析]《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确立平等权的四大原则为:(1)政治权利的平等;(2)禁止民族歧视和压迫;(3)禁止宗教歧视;(4)男女权利平等。本案中,公司在招聘职工的时候,不合理的设置身高门槛,侵犯了应聘人员平等就业的权利,属于不平等对待应聘人员的行为,因此公司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该案例还启示我们要学会用宪法和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法律名言】

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菲力普斯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伯克

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达雷尔

【笑破肚皮】

甲:“你是出了名的法官,为什么不学点法律常识?”

乙:“我害怕!”

甲:“怕什么?”

乙:“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