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书画 丹青墨韵走出产业之路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这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在走访通渭后的感慨,足见通渭人对书画的热爱。

书画艺术的繁荣,促进了书画产业的发展,一家接一家的书画、文房店铺成为通渭独特的文化和商业特色。目前,通渭全县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80万件,年书画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上,来自各地的书画家、淘金者云集于此,热闹非凡。昔日的书画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书画产业优势。

1家里没字画 不是通渭人

8月17日,家住通渭县鸡川镇的刘永强和妻子早早坐车赶到县城,来到第八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展会上,一家挨一家地认真看各个展位上的书法、字画。

“这个牡丹画得好,你看看”,刘永强给妻子指着展位上挂着的一幅扇面牡丹,红色的花朵层次分明、饱满醉人。妻子也点头,问了下价格,“一百块钱哩,再看看。”

陈敬梓一边低头画牡丹,一边说:“这价格不贵,就是为了让喜欢的人都能买得起嘛。”刘永强又左右看了看周围的展位,比较之下还是这个牡丹画得最好。他从裤子口袋里拿出一沓钱,1元、5元、10元、百元的都有,他抽出一张一百的,递给画家。

义岗镇的胡伟喜看着他们买画,打趣刘永强两口子:“你们放着地里的活儿不干,跑这里浪哩。”刘永强反驳:“你不是也浪哩嘛,赶紧买,明天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天了。”胡伟喜说:“今天先看着,明天再买,价格就更低了。”

陈敬梓看着他们的穿戴,都是当地的农民,很疑惑地问:“你们都是农民吧,买回去家里挂着吗?”刘永强憨憨一笑:“挂着么,我们农民也爱字画,就和上瘾一样,爱看爱买,你没听过嘛,‘家里没字画,不是通渭人’。”连续8年,刘永强每年都来书画节买字画,每次都搜罗到几幅拿回家挂着,挂满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房间。

陈敬梓是河南省美协会员,第一次来通渭参加书画展,“有个一起画画的朋友叫我来,说这里普通老百姓很喜欢字画,又能避暑。我一听天气不热就来了,果然群众基础特别好,没想到有很多农民来买画。”她面前的几幅斗方和扇面都已经预订出去了。

在展会的开幕式上,主持人向四面八方的人这样介绍通渭: “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在通渭当地,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家家挂字画,户户有收藏”是通渭人的生活常态。

“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通渭除了重视教育外,已经扩而大之到尊重文字,以至于对书法的收藏发展到了难以想象的疯狂地步。”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散文《通渭人家》中这样评价通渭书画热。“我到过一些家境富裕的农民家,芷房里、厦屋里每面墙上悬挂了装裱得极好的书法作品,也去过那些日子苦焦的人家,什么家当都没有,墙上仍挂着字。”

2书画新产业 创业又脱贫

刘永强继续转转看看,熙熙攘攘的书画展上,来了很多书画家,也来了更多买字买画的人。他花80元买了一幅字,又来到马路对面悦心书画村的张万昌书法工作室。张万昌也是鸡川镇人,已经开了两三年工作室,在当地小有名气。

在家乡的熏陶下,张万昌从小就爱写字,家里有一本祖辈留传下来的柳体字帖,他照着写,小学时,过年家里大门口的春联就是他写的。“我上世纪80年代上小学,每天都有一节大楷课,上中学时,已经可以用小楷写周记了”。

张万昌种地之余,经常在家练字、写字,渐渐有了名气,有人慕名而来求字。10多年后,他开始走上了专业书法家之路,两年前开了工作室。工作室里,挂着甘肃省新闻出版总局和读者出版集团颁发给他的“耕读人家”牌匾。

通渭人爱字成风,写字也成风,现在成为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人数,通渭是全省第一,而成为省书协会员的人数,在省内各县中通渭又是第一。通渭县现有书画创作人员1万多人,其中中美协会员7人、中书协会员42人,省美协会员82人、省书协会员98人。

书法有市场,书法家就多,书法家多,书法产业也易形成。2003年就已经开工作室的雷岩是通渭本地画家,省美协会员。他从小就跟着老师写字画画,画的小写意、山水花鸟作品也在当地有一定市场,“收入还算可以,好的时候一年十几万、二十万,一般的时候不到十万吧。”

除了书画家,还有许多爱好书画的年轻人,返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进行创业。31岁的王武通3年多前回到通渭,开起了“赞华艺术廊”。“我爷爷、父亲都爱字画,受他们的熏陶我也喜欢,但自己写得并不好”,在他的画廊里,挂着家传的4幅书法作品,虽然历经岁月,纸张已经发黄,但字迹清晰优美,“这是无价之宝,不卖只欣赏”。

以前,他一直在外地打工,4年前回到家乡,看到书画市场如火如荼,就放弃了打工,开了这家画廊,“一年差不多赚10来万,收入绝对比以前打工上班好多了。”他经常去外地收画、看画,跑了全国很多书画市场,看过之后就觉得:“以从业人员和市场规模来看,通渭的书画市场在全国不敢说第一,但说第二没问题。”

说起自己开画廊,王武通第一个感谢悦心书画村,“这里开店前两年不收房租,你只要来开,就给你一个铺面,等开起来稳定了,第三年之后才交房租。这样的优惠条件,给了我们年轻人很好的创业机会。”如果一开始就要高额的房租,他也出不起那么多钱。

兴建悦心书画村的人叫廉牛辉,他是通渭县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一位农民企业家,同样对书画文化十分热爱。书画村总投资3.6亿元,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集书画培训、展览、营销为一体,不仅推进了通渭书画产业升级,而且激发了书画好家的创业热潮。

书画村里,组建了全省首家画廊协会和画廊联盟,已有260家画廊和168名市级以上书协、美协创作人员加盟,30多名国内知名书画家也在这里建立名师工作室,书画交易辐射陕、甘、宁、青、新等多个省区。

与此同时,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在背后推动着书画产业的形成。通渭县总投资43.6亿元、占地3000亩的书画产业园里,目前已建成悦心国际书画村、书画文玩城等一批书画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和20个陇中风情书画采风基地,正在打造集书画会展、培训、创作、收藏、装裱、推介、拍卖、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3创建名品牌 长宜放眼量

书画艺术的繁荣,促进了书画产业的发展。画廊一家接着一家,经营的品种也开始按照专业分类布置,有的专门经营名人字画,有的专业装裱,有的经销玉石印章和笔墨纸砚,有的则拓宽领域,把书画艺术融入到锦帐制作工艺之中,生意也十分火爆。

通渭的画廊大部分还开展书画交流活动,王蒙、贾平凹、张贤亮、汪国真、刘艺、权希军、旭宇、吴善璋等300多位文学、书画艺术知名人士曾来通渭采风交流、讲学献艺。全县还经常组织以书画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和笔会交流等活动,张万昌也常常参加这样的活动,免费送春联、字画给村民们。

连续举办的八届通渭书画艺术节上,每年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拍卖行、书画经纪人等前来参加。王武通连续参加了四届书画艺术节,看着一年比一年规模大、影响力广,“这两天县城的宾馆都住满了”。他指着门口的四幅条屏说,这是刚刚卖出去的,一个外地顾客花两万元买了本地书法家的作品。

让四面八方的人走进来的同时,通渭也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政府埋单,让“通渭书画”这张品牌走向全国。近年来,通渭县先后在兰州、北京、天津、西安等地举办各类展览360余次,展出作品6万余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通渭农民书画展、农民书画晋京展、第三届甘肃农民书画展等。

通渭已经获得了“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2016年12月,又获批筹建“全国书画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目前,全县已注册成立文化产业、硬笔书法、收藏家、文房四宝、教育书画等13个行业协会。发展文化企业67家、画廊480多家、书画装裱店120多家。全县书画年交易量达60万件、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来到通渭后,感动于百姓对书画的热情,称赞通渭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书画市场,“艺术需要社会性,这是艺术市场形成的广泛的、扎实的基础。这里有厚实的传统、政府的支持、所有人的积极参与。”

同时,他毫不讳言地指出:“通渭书画市场需要品牌项目的引领,必须要建立高端的市场,提升品牌价值。简言之,就是要学术引领产业。”他坦言,目前国内的书画产业低端市场多,大部分是东市5元买进、西市6元卖出。真正要形成完善的书画市场,不能赚快钱,要慢慢培植,进行学术形象的运作,进行艺术作品管理,以艺术家为中心、打造高端高质量产品,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如果只卖画,是很难长久的。

张江舟建议:“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参与人数最多、交易量最大,通渭的书画市场不能拘泥于省内、国内,更要有国际化视野,把好的作品带出去推向国际市场。书画家提高学术质量,画廊经纪人和老板放眼全球,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全方位的推动。”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魏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