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大学,大师之谓也。

然大师能聚于一方,立教兴学,更需良好制度作为基础。

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还是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提起清华大学的师资建设,往往是这些学术牛人和科研大咖最引人注目,但这个教师节9月10日清华将用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献礼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以制度重塑尊师重教之基。

又到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每到这个金秋时节,学校里都会举办各种活动表达校友、在校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也激励广大教职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传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教师精神和情怀品格。

在清华历史上,有很多优秀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而无数清华学子也从他们为师从教、立德树人中获益终生。为了感念恩师,清华校友常常不仅每年返校看望恩师,近年来更还开始通过用捐赠以恩师的名字命名的奖助学金、奖教金的方式,在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同时,使恩师之风骨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为了纪念土木系杰出教授卢谦先生,由卢先生的学生发起设立的“卢谦励学励教基金”;

为了纪念萧树铁先生对推动中国应用数学事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设立的“萧树铁应用数学基金”;

为纪念大学语文名师王步高,一位入学20年的清华校友匿名发起设立的“王步高教育基金”等等。

而今年的教师节就有经管学院校友李佳林,不仅在教师节当天为恩师献花祝福,更以老师的名字命名设立“李端敏奖学金”和“黎诣远奖学金”,感念李端敏和黎诣远两位恩师。“校友通过设立以老师名字命名奖学金这一特殊的方式,不仅寄托了清华人对老师的感激和缅怀之情,更是激励学弟学妹勤进学业,让清华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质能够薪火相传”,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在仪式上如是说。

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李佳林向李端敏、黎沙献花 常志东摄

与此同时,在工字厅,王淙、英诺天使基金、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支持计算机系设立冠名教授基金。无论社会发展怎样变化,教育的重要性始终不变。习总书记在上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计算机系冠名教授基金的设立不仅是在教师节为计算机系60周年献上的贺礼,更揭开了我校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的序幕。

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计算机系率先获得冠名教授基金捐赠 曹文鹏摄

清华大学以捐赠全职讲席教授的方式支持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始于2001年。清华大学90年校庆之际,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世界一流的师资。为了能吸引一批国际上知名的学术大师执教清华,清华大学决定设立讲席教授制度,成为学校顺利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的一种重要举措。

2001年2月14日,清华大学校务会议通过了《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试行条例》,拟通过设立讲席教授基金,招聘世界著名学者来校执教。海内外众多友好人士和企业慷慨捐赠,使我校许多院系通过设立讲席教授基金,为我校高水平师资的发展,特别是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也成为国内首个设立捐赠讲席教授基金的高校。

作为学术带头人,讲席教授应领导制定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对学科前沿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为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发展做出贡献;讲授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指导培养研究生,参与课程结构、内容和教材的建设;指导青年教师,与校内教师合作,开展相关学科的前沿或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聘期内在相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工业工程系讲席教授萨文迪博士

与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在讲席教授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讲席教授制度在清华也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已经聘请了31个讲席教授(组),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姚期智教授(高等研究中心)、普渡大学萨文迪(工业工程系)、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自动化系)、巴黎十一大讲席教授团组(数学系)等100余名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来清华工作。实践证明,当初创设讲席教授制度的设想是完全正确的,对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成长、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直接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Barral教授作报告

自 2001年设立讲席教授基金以来,学校获得了包括曹光彪、香港溢达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清华控股、同方公司、诚志股份、启迪股份、安彩集团、谭兆慈善基金、李泽楷、曹兴诚、余昆、樊丽真等个人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2016年,清华校友、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亚辉学长,向母校捐赠留本基金2000万元;4月28日,巴西华侨詹家骏在工字厅捐赠设立全职讲席教授基金。

立讲兴学,感悟大师——清华大学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爱国华侨詹家骏捐赠全职讲席教授基金

2018年,为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水平,清华大学决定全面推进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在校内外聘任全职讲席教授,并通过冠名讲席教授、冠名教授两种形式予以支持。

关于讲席教授

美国高校设立的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ship),通常是位于正教授(Full Professorship)之上的一个头衔,获此头衔的学者都是在各自领域特别杰出且成就非凡的教授。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德国,一个讲席就意味着一个研究领域,而讲席教授其实就是这个研究领域的整体负责人,其学术和科研实力及特色自不待言。在英国,一般而言,教授(Professor)就相当于美国的讲席教授,学位地位居于主要侧重于研究而非教学的“研究员”(Reader)之上,也是最高的学术头衔。英国历史上,曾经设有若干“敕命教授讲席”(Regius Professor),获得者往往是学术界的翘楚。而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讲席”(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更是世界驰名。该席位的授予对象均为数理领域最为杰出的研究者,同一时间只授予一人,其拥有者被尊称为“卢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从1663年接受国会议员亨利·卢卡斯的遗赠设立至今,350年来,担任过这个席位的科学家包括伊萨克·牛顿、保罗·狄拉克和斯蒂芬·霍金等。

与接受捐赠设立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相似,美国的讲席教授席位也与社会捐赠密切相关。在美国大学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以维持生存、参与竞争和促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讲席制度与社会捐赠和现代基金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的“捐赠讲席”模式,已然成为美国知名大学利用社会资源引进、留住一流学者以形成或巩固学术实力、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模式。

不同的大学在捐赠讲席的管理建构上不尽相同,充满了灵活性。原则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美国捐赠讲席的捐赠方,包括校友、公益基金会、企业家、企业、政府部门等。讲席教授对初始捐赠金额都有最低要求,这是综合考虑初始资金的投资规模效应与投资收益率所做出的必要规定。

为了募捐更容易成功,大学会赋予捐赠讲席者冠名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大学最终决定具体的冠名方案。一般而言,冠名可以是捐赠者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是其家庭成员、企业、基金会或想要纪念的其他人或组织机构的名字。

文字 | 教育基金会 彩雯

题图来源 | 寇纪美

跟我的距离近一点

考上的几率大一点

随时随地,

清小华将一如既往为大家提供最新鲜的招生资讯,

我在清华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