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做智慧城市新運營商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用徐志摩的這句詩來形容當下智慧城市市場中的IT企業實不為過,題為“暫別智慧城市”。

其實,國內智慧城市市場一直比較熱。

據統計,全國絕大多數地級以上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縣級市的比例也達到了一半。而智慧城市的總體投資規模也非常大,規劃投資額超過3萬億元。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IT企業對於智慧城市的熱情卻已經消退。5年前,幾乎所有IT廠商、集成商都宣稱自己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如今,它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已經淡出了智慧城市市場,或者只是低調參與

出現這樣的落差,在根本上是智慧城市的商業模式出了問題,無法滿足市場需求。IT企業普遍重視技術創新,這是好事,但對於智慧城市而言,技術早已不是制約因素,制約因素是體制機制上缺乏創新。

可以這樣說,IT企業只有在機制創新上取得突破,找到創新的商業模式,才能夠在智慧城市市場上佔得先機。當然,這也需要城市管理者的意識創新相配合。

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做智慧城市新运营商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智慧城市運營商的新定位

在近日的Inspur World 2018大會上,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坦承上述問題的存在。他認為,智慧城市繁榮背後隱藏著“疲沓、抱怨和焦慮”。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問題最突出的表象是“獲得感不強、財政投入不夠、持續性不足”。由此導致參與智慧城市市場的IT企業普遍存在著焦慮心態。特別是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大都還是傳統的項目模式,跟過去30多年的行業信息化建設採用了差不多的商業模式,建設仍然是煙囪式系統,無法發揮智慧城市應有的作用。

看到了存在的問題之後,浪潮決心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探索一套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運營模式。我們將其稱為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

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就是要實現“政府監督、企業主導、生態參與”的機制創新,成立一個市場化的運營主體。這個運營主體要發揮市場化運營主體的本地化優勢,帶動生態產業落地,聯合本地公司提升專業服務供給能力;同時,要依託雲+數的核心技術能力,提供高質量、智慧化的融合運營服務,滿足民眾、企業、政府的多層次需求,並以使用者付費的模式獲取收益實現價值反饋,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拉動城市數字經濟發展。

在這個模式中,浪潮要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智慧城市新運營商,是城市資源賦智整合者、運營服務生態建立者和市場化運營主導者。陳東風說,智慧城市運營商,就是以雲+數為基礎,通過市場化運營體制機制創新,聚合價值生態,賦智整合城市資源,面向公眾、企業、政府,提供綜合化、集約化、智能化的服務,促進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做智慧城市新运营商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

濟南智慧城市的成功實踐

寫到這裡,大家或許仍對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缺乏直觀的認識。我們不妨以濟南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案例,來做一個具象的介紹。

濟南是浪潮的大本營,得益於當地政府的信任,浪潮能夠採用最創新的方式來建設濟南智慧城市。濟南在國內率先採用以購代建的方式,依託於浪潮集團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在傳統的合作模式中,地方政府與企業之間是甲方乙方的關係;而在濟南,雙方則成為合作關係

浪潮集團和濟南市政府成立了一家叫做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作為濟南智慧城市的運營主體。在合資公司中,浪潮作為核心企業控股,其他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構成。

浪潮集團副總裁、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振華介紹說,通過這個合資公司,浪潮獲得了政府在數據使用上的授權,成為智慧城市運營商

。僅在城市運管中心中,就有1061個數據集面向社會開放共享,而這成為浪潮“運營”智慧城市的基礎。

目前,濟南智慧城市正在建設運營“一平七通”,即一個雲+數匯聚平臺,七大典型應用,包括市民出行一路通、居民健康一卡通、公共安全一網通、群眾辦事一站通、和諧社區一格通、愛城市網一點通、金融服務一貸通,初步形成集“惠民、興業、優政”服務為一體的政府大腦、感知大腦、交通大腦。

通過短短一年的摸索,濟南智慧城市的成功實踐,也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前不久剛剛在深圳智博會上獲得2018智慧城市最佳實踐案例獎,被認為是智慧城市的“濟南模式”。如今,浪潮集團希望把這一成功模式複製推廣到國內更多的城市中去,成為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

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做智慧城市新运营商

浪潮集團副總裁姜振華

平臺+生態基礎上的新運營商

值得注意的是,浪潮智慧城市新運營商的定位,並不是負責該業務的浪潮軟件部門的獨創。在Inspur World 2018上,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明確提出了整個浪潮的全新定位:成為“平臺+生態”新型互聯網公司

其中的平臺,指的就是“雲和數”(雲計算和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的基礎完全一致;而生態更是浪潮集團及其智慧城市業務的核心,關於浪潮智慧城市的生態建設,後面會詳細來講。

孫丕恕表示,定位中的“新型互聯網公司”,新在“新鏈接、新生態、新運營商”

浪潮所說的新鏈接,是指在傳統互聯網企業to C和to B的基礎上,解決to G(面向政府)的問題,實現三維對象的全覆蓋。

新生態,則是強調要把“雲和數”提供給合作伙伴使用,為合作伙伴提供能量輸出和賦能,形成數據共享、共用的新生態

。這與傳統互聯網企業通過自己的強應用來吸附用戶數據為己所用,有很大的不同。按照產業佈局,浪潮將建設雲中心、雲服務、政府數據運營、愛城市網、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和雲ERP六大生態。

孫丕恕所說的新運營商,則包括雲服務、大數據和智慧城市三大運營商,可以說整個浪潮都在朝著新運營商的方向發展,而智慧城市相對來說走在了前列。

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做智慧城市新运营商

浪潮智慧城市運營服務生態

浪潮模式的智慧城市生態

最後,我們重點介紹一下浪潮模式下的智慧城市生態系統。

浪潮將其智慧城市運營服務生態叫做ICSS。I代表智力生態,由各類諮詢、規劃機構組成,為城市客戶、生態夥伴提供諮詢、規劃、商業策劃等智力支持;代表資本生態,由各類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方等組成,為城市運營商、供給生態、服務生態提供資本服務支撐;兩個S分別代表供給和服務。供給生態是運營能力保障,聚合六類廠商,實現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服務生態是運營價值創造者,通過運營服務平臺iSCMall,面向公眾、企業、政府提供運營業務支撐。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智力生態體現了浪潮對於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重視,讓智慧城市站得更高,避免傳統模式下的問題;而資本生態解決了智慧城市建設中最急缺的資金問題。供給生態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而服務生態則是智慧城市的價值所在。

在浪潮智慧城市的服務生態中,匯聚了很多行業ISV和方案商。而浪潮軟件自身也是一家行業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真能與其它方案商平等合作嗎?

姜振華說,浪潮自己覆蓋的行業領域很有限,而且在智慧城市業務中,強調的是扮演運營商的角色,將完全採用生態合作的新模式來運作。據他介紹,目前浪潮智慧城市的大部分合作夥伴都來自行業應用,大家都希望能夠一起將智慧城市市場做得更大。

在這個新模式中,能夠與浪潮一起提供運營服務的新型行業方案商似乎更受青睞。陽光海天停車產業集團和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的新型方案商。

陽光海天提供的是智慧城市中的停車服務。除了停車服務本身,陽光海天把靜態交通停車的實時流量、飽和度、停車價格趨勢和指數提供給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優化整個城市的停車管理。

浙江方大智控提供的是智慧燈杆的運營服務。其採用的是物聯網+LED的道路照明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將每一個路燈結合在一起,並可以將傳感器裝載在燈杆中,提供科學調查、資源管理、財產管理、發展規劃、繪圖和路線規劃等服務。

發展行業領域合作伙伴

在Inspur World 2018上,浪潮特地發佈了智慧城市生態發展計劃,為30+城市、100億+投資規模,來招募相應領域的合作伙伴。

浪潮可以說是帶著項目來招募的,其聚焦的幾個行業領域,都已經有明確的多個智慧城市項目在等著落地,包括城市應急管理、城市資源社會化雲運營、遠程醫療、智慧旅遊、智慧園區、智慧水務、智慧交通等領域

據介紹,浪潮計劃在2018年發展超過100家合作伙伴,其中將著重培育10~20家同舟共濟型核心合作伙伴,併為它們提供生態資源、市場機會和品牌宣傳方面的支持,從而共同運營好智慧城市業務。

智慧城市的浪潮模式:做智慧城市新运营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