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汽车的要做物流,做物流的要造车

近两日,比亚迪要进军物流行业的新闻甚嚣尘上。消息源于比亚迪在工商局注册信息时对公司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增加了普通货物仓储、物流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包装服务。

于是,很多人猜测比亚迪要跨界做物流了,并纷纷对比亚迪做物流要切入哪些细分领域、能否成功这事进行了分析。有人说比亚迪可能要做整车物流或城配物流;有人说比亚迪做物流是因为自身主营业务业绩下滑;也有人说是因为我国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改进,物流市场环境不断转好,物流发展迅速前景一片大好,所以比亚迪看着眼热要做点副业…

造汽车的要做物流,做物流的要造车

不过,相对于外界的热情猜测,比亚迪则显得低调冷静,只说是为了企业内部服务。具体是哪样,我们不得而知。

一、车企涉足物流,早有端倪

近年,物流行业和汽车行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而比亚迪其实也不是第一个涉及物流行业的汽车企业。其实,很早就有消息称,现在有些车企为了增加汽车销量,在促销优惠和附带赠送价值方面有了新创举,不仅有买车送保险、送配置送保修等政策,还出现了买车送稳定货源、保证月收入的情况。

抱着好奇探索的心态,我上网查了查,果然不负所望。很多车企在宣传中,都打出了买车送货源的政策,诱导文案更是直戳卡友内心,例如:

“卡友买车、拉货烦忧一站式解决,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车多货少?你是否羡慕那些有稳定货源的同行?现在买新车也不怕没货拉,不怕没钱赚”

“购车即可加盟车队,稳定货源,保底2万公里/月”、

“买车就送三年稳定货源”等等。

造汽车的要做物流,做物流的要造车


造汽车的要做物流,做物流的要造车


造汽车的要做物流,做物流的要造车


据悉,这类型的企业主要是加盟物流公司,或者和物流企业达成合作,然后实现双赢局面,而买车用户也可以选择挂靠。不得不说,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买车优惠出现了更高境界,而这种境界也吸引了很多买家,无形之中为当下不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的汽车销量数据贡献了力量。

但是,模式是否可信,用户买车过后企业是否能实现提供货源的承诺,还是有待考究。个人觉得风险应该很大,有部分卡友就表示上当受骗了,所以大家还是应该要警醒。

那些在“买车送货源”挂靠销售模式中获利的汽车销售公司尝到了甜头,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转型跨界做物流、或者进一步扩展物流业务的现象。

二、物流垂涎汽车市场已久

无独有偶,物流企业也对汽车市场及后市场“垂涎已久”。

很多物流企业纷纷开始积极探索、布局,希望能在汽车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今年8月1日,驹马联合普洛斯&隐山资本、京东物流、威马汽车举办发布仪式,正式宣布“造车计划”并表示,将共同出资组建智慧卡车公司,打造集“AI算力、智慧设备、智慧设施、金融赋能”为一体的创新物流卡车生态圈;京东物流发起汽车共生计划,吸引了奔驰、福特、北汽、上汽等40多家车企和相关企业;中通与长春一汽签署战略合作;苏宁与上汽大通汽车达成合作;满帮投资甲乙丙丁;阿里、腾讯更不用说,动作很多,不仅参与后市场,也投入造车争夺战中。

有人顺势而起,有人跟风而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管是不是大家所说的“不务正业”,物流企业进军汽车后市场似乎已不可阻挡,未来随着行业的成熟,也会有更多企业进入。而大家争先踏入,无非是有利可图,且收益颇可观。

造汽车的要做物流,做物流的要造车

这些企业踏入汽车后市场原因可汇总为:1)打通完善产业链,实现生态闭环;2)整合资源、扩大业务范围、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空间,提高客户服务质量;3)创造新价值、打造核心优势,谋求企业长远发展。

跨界早已不是新鲜事,关键是跨界功守道。所以无论是汽车企业跨界进入物流行业、能给物流行业带来什么变化和冲击,还是物流企业进军汽车行业、推动汽车行业升级发展,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面前,在科技盛行领导经济发展面前,在跨界成为竞争新常态面前,每个人都要有清醒的认知,产业边界永远不是那么清晰,当概念变了时,其定义也就变了,而我们也要随之变化。

不过,不管如何,诚信、确保自身生存都是先要条件!

本文仅表达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路歌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