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进行2000亿元逆回购,7天累计放水近8000亿元为了啥?

重磅!央行进行2000亿元逆回购,7天累计放水近8000亿元为了啥?

看这篇文章之前,计支宝首先给工友们普及两个概念:

1.逆回购和正回购


逆回购是金融出资方将资金融给资金融入方,收取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并在未来收回本息,并解除有价证券抵押的交易行为。其中购买有价证券的行为,是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行为。逆回购就是通过出借资金,获得有价证券质押。简而言之,是央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放钱到市场上流通。央行逆回购,说人话,意思就是央行花钱买银行的债券。

与逆回购相对应的操作是正回购。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种资金调控行为,央行将持有的有价证券抵押给交易商,从而获得融入资金并承诺在到期后回购支付一定的利息,是央行回笼资金、锁定资金的一种市场操作手段。简而言之,是央行执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将市面上的“闲钱”收回来。

央行正回购,说人话,意思就是央行卖债券给银行。

2.MLF中期借贷便利


MLF全称叫中期借贷便利,是2014年9月由央行创设的货币操作工作,这几年用得非常频繁,MLF和逆回购本质是央行给央行银行们“贷款”,然后商业银行们用国债、金融债等抵押,最后银行拿到了央行的钱,MLF期限一般是一年或者半年,而逆回购期限一般是7天和14天,所以当央行开展MLF或逆回购操作的时候,就是意味着央行向市场投放货币。

重要事件回顾

9月19日,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显示,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2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持稳在2.55%、2.70%。今日有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结束此前五个工作日连续净投放。

此前,央行已连续5日通过逆回购或MLF操作实施流动性净投放。据统计,9月12日至18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分别实现净投放600亿元、1200亿元、1500亿元、2650亿元和2000亿元,累计净投放7950亿元。

近一两年,央行素有在月中实施流动性“填谷”、在月初和月末实施“削峰”的惯例。因此,当9月12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市场即判断本月的“投放季”已拉开帷幕。但这一次的月中“投放季”在一定程度超出预期。本周以来,资金面较上周后半周有所收紧,也反映出多种因素对短期流动性确实造成一定的影响。

央行向市场投放资金意欲何为?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一、地方债发行放量。本周已公告发行的地方债达到3789亿元,创单周发行历史新高。9月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集中发行期,本次操作意在补充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导致的流动性缺口,避免流动性环境遭受较大的冲击。

二、受银行考核影响。9月作为季度末,受各种流动性指标考核影响,本身季节性波动就较大。银行的“闲钱”又多了,短期放贷政策可能会稍微宽松,短期银行利率可能上调。

三、补充双节流动性缺口。中秋节假期和国庆假期来临,公众现金需求增大,最近三年9月底M0均环比增长2000亿元左右,央行投放流动性补充流动性缺口。

四、受国际货币影响。下周四凌晨,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加息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不排除央行公开市场跟随,制造加息影响。

五、促进投资的需求。最新的经济数据走得并不好,9月份固定投资只有5.3%,创下一年以来新低;而国企+地方政府投资更是降到了1.1%的低位。

六、需要注意的是,央行通过MLF向市场投放的货币只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通过银行渠道还可以派生出数倍的M2(存款+现金),基础货币和M2的关系是这样的:

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7月货币乘数是5.70,2650亿的基础货币意味着可以衍生出15105亿M2,而根据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9225亿元,也就意味着可以衍生出28万亿的M2,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是177.62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的钱有15%是MLF创造的。

免责声明:以上仅为计支宝整理收集,不对任何操作负相关责任,请投资者周全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