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天,也就是1949年的9月30日那天,天安門廣場前舉行了一場莊重而低調的典禮。雖然沒有人山人海的聲勢浩大,但參加典禮的每個人,都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是深受人們敬重與愛戴,二是都懷著沉痛而飽含思念的敬意前來參會。為什麼要參加這樣一場典禮呢?這是一場怎樣的典禮呢?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毛主席、宋慶齡、朱德等人參加了這次典禮,他們為什麼要在開國典禮的前一天來到天安門呢?這個典禮,其實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進行的的祭奠典禮,也是中國第一次舉行烈士紀念日。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參與首次政治協商會議的各位代表們一起來到了天安門廣場。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這場典禮沒有什麼多餘的準備與佈置,所有參加典禮的人都是站著的。周恩來總理先是宣佈了紀念碑的落成,又感謝並懷念了在戰爭與革命中,那些為了全中國人的和平與幸福不惜一切拋頭顱灑熱血奉獻的人民英雄,他們將會青史留名,永垂不朽!更是上溯到了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反抗外敵侵略,爭取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感謝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的愛國主義英雄,代表全中國人民對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如今,那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還縈繞在耳側,似乎就是現在,他們還在遙遙的天上鞭笞著我們不斷前進,不斷奮鬥。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曾參與紀念碑設計的老人解長賀曾說,當時建立好的紀念碑,只不過是一個半成品,很多細節還是要由後人去修改和完善。在工程開工以後,有許多人對紀念碑的設計提出了意見與建議。其中很多建議都集中在了碑頂部分的雕塑上。有的人說這裡應該造一些群體塑像,有人則覺得應該體現出來中華民族的特色。最後經過反覆的修改和商討,還是保留了尖寶頂的形象。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不過到了1955年的時候,關於碑頂的設計仍然爭論不休。後來有人提出,如果碑頂不能統一,那乾脆就別修了,讓後代們去完善吧。畢竟孫中山先生曾講,我們的革命尚未成功嘛!所以到現在,紀念碑仍然沒有碑頂。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9月30日,是紀念碑的奠基日,更是我國烈士紀念日,國慶前,先要祭奠位建國而付出鮮血與生命的各位英烈,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溫情與擔當。

他們應該是今天的中國頭條,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民族的脊樑

根據不完全地統計顯示,有超過兩千萬名英烈為了解放中國、國家富強而光榮犧牲。列入了《烈士英名錄》中,有名記載的烈士有193萬多人。今天,讓我們向他們深深鞠上一躬,感謝他們為我們現如今的生活英勇無畏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