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轉型之殤:瘋狂擴張與「賣子」續命,復產的新飛能涅槃重生?

作者丨市界 楊凱

在扣非淨利潤連續8年虧損後,康佳決意轉型。

為撕掉"彩電巨頭"的標籤,向科技創新驅動的投控平臺型公司轉型,康佳煞費苦心提出“一個核心定位,兩條發展主線、三項發展策略、四大業務群組”戰略轉型思路,併為此大膽提出了一個堪稱瘋狂的“600億計劃”:在2020年實現營收600億元,培育3個營收過百億的新產業。

康佳轉型之殤:瘋狂擴張與“賣子”續命,復產的新飛能涅槃重生?

康佳近乎瘋狂的“買買買” 模式也迅速開啟: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康佳通過併購或設立的方式成立7家子公司,2016年為5家,2017年為10家,涵蓋了供應鏈、創投、環保、電子等諸多領域。

據2018年半年披露,康佳在繼續推進此前的康佳滁州科創中心一期、宜賓康佳智能終端產業園等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又開拓了康佳“一帶一路”總部基地、康佳滁州科創中心二期等眾多項目,另有多個項目正在洽談;環保業務方面,康佳也先後收購了毅康科技有限公司、九江金鳳凰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2018年上半年,康佳的轉型擴張之路有增無減。其上半年收購的新飛被寄予厚望,被外界認為是康佳復興的重要一環。在最新公佈的半年報中,新飛作為康佳白電領域的排頭兵被反覆提及,康佳甚至提出了“康佳+新飛”的雙品牌策略。

然而,在這場專屬於康佳的狂歡中,市界(ID:newsseeker)注意到康佳瘋狂擴張、轉型所埋下的種種隱患。

對於有著濃厚國資背景的康佳而言,企業轉型的第一步就是混改,混改的方式包括採取公司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員工持股、資產與運營重新分配以及調動資產重新組合等眾多方式。混改或許是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的絕佳“燃料”,但混改帶來的重大資產與人員變動還是給步履不停的康佳留下了隱患。對於有些“操之過急”的康佳而言,混改有些混亂的意味。

從康佳此前公佈的轉型計劃來看,環保、半導體、供應鏈、新材料、白電都是其重點佈局領域,未來還將適時進入大健康、新能源汽車、5G等眾多領域。目前而言,僅僅是其已經簽約的5大科技產業園區預計投資規模便高達430億元。從最新發布的半年報看,目前為止,康佳核心業務包括電子業務、供應鏈業務和環保業務三大塊,距離康佳的理想狀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資金勢必是個大問題。

3年新設22家公司的快速擴張,康佳的資金壓力極大。從2011年開始,康佳的扣非淨利潤就持續虧損,2011年到2017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1億、-0.59億、-0.69億、-4.57億、-11.29億、-2.83億、-0.97億。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康佳扣非淨利潤已經累計虧損達24.37億元。

為緩解資金壓力,康佳只能在“買買買”的同時“賣賣賣”近年來,康佳相繼註銷了康佳(海南)開發中心、常熟康佳電子有限公司、KONKA AMERICAINC,並轉讓了深圳康佳信息網絡有限公司51%的股權。

2017年年報顯示,康佳營收312.28億元,同比增加53.84%;淨利潤為50.57億元,同比增長5185.74%。乍看之下,康佳2017年的這份成績單堪稱奇蹟。然而,這份過份“美麗”的成績單的背後,扣非淨利潤是-9728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是-43.14億元。2017年,康佳在淨利潤高達50.57億元的情況下扣非淨利潤卻處於虧損狀態,康佳的這份成績單“水分”很大。據財報披露,2017年,康佳先後轉讓了深圳市康僑佳城置業投資有限公司70%股權和崑山康佳電子有限公司51%股權。其中,僅轉讓康僑佳城股權一項,康佳便獲取非經常性損益51.54 億元。

2018年,康佳又“故技重施”。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76.25億元,同比增加54.5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2億元,同比增加1007.16%。對此,公告給出的解釋是,在改革、轉型、升級三大發展策略的推動下,公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事實上,康佳上半年的扣非淨利潤為-3.01億元,也就是說上半年康佳的非經常性損益高達6.43億元。據半年報披露,上半年,康佳因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出售安徽開開視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部分股權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剩餘股權產生利得為4.46億元。

然而,“賣子求生”終究不長久,康佳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5月22日,深康佳A發佈公告,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0億元公司債券,計劃用於償還有息債務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目前,康佳能否成功募資尚未可知。但就康佳宏大的轉型計劃而言,50億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即使募資成功,以康佳目前的實際盈利狀況,償還也是個大問題。

從康佳上半年的營收來看,康佳一直試圖淡化的彩電業務仍是營收的主力軍,營收49.63億元,雖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18%,但仍佔總營收的28.16%,毛利率為12.30%;而康佳過去幾年重點佈局的供應鏈業務營收已經超過100億元,成為第一大業務,同比漲幅高達132.37%,但從其0.83%的毛利率看,營收基本無望;剛剛起勢的環保業務雖然毛利率高達32.63%,但營收僅為7795萬,幾乎不值一提。

值得一提的是,快速轉型和擴張還造就了康佳的高負債率。2010年至2015年,康佳資產負債率基本維持在75%左右;2016年一度高達80.75%;2017年,兜售子公司後,康佳的負債率回落至65.20%。未來,無“子”可賣的康佳,負債率可能進一步上升。另外,康佳在擴張過程中頻繁為旗下子公司提供債務擔保,隱而不發的或有負債及其財務影響對於康佳而言同樣可能是一枚定時炸彈。

8月28日,此前被康佳收購的新飛宣佈正式復產。而復產又意味著一筆巨大的資金投入,新飛復產對於康佳來說或許是個巨大的機遇,但同時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康佳的“萬里長征”才剛剛賣出第一步,資金便已捉襟見肘,接下來的轉型資金又將從何而來呢?

或許,正如康佳集團的總裁周彬在採訪中所言,此次重整新飛,“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因為一旦失敗,等待康佳的可能是無盡的深淵。“接盤俠”不好當,希望康佳不會引火燒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