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如果说长江是一条巨龙,那么位于长江入海口的舟山就是“龙睛”。

当海洋经济的大潮席卷奔腾,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脚步铿锵前行,东海之滨的舟山,正以“弄潮儿”的姿态勇立潮头,担当起实施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任。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从宁波舟山港的飞速发展,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加快推进;从保税燃料油加注的迅猛增长,到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万紫千红”……重大项目建设,成为了加快舟山发展、落实系列国家战略的主抓手,成为了补齐发展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江海联运“点睛”长江黄金水道

9月17日深夜,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轮满载2万吨铁矿砂从宁波舟山港出发。22日下午2时多,“江海直达1”号轮停泊在江苏张家港的码头边,开始卸载铁矿砂。

舟山的铁矿砂运进长江,原本要经历一次海船换江船的装卸货过程,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作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成果,“江海直达1”号轮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水运航线上有了真正“宜江适海”的江海直达运输新船型,标志着中国航运业江海联运新时代正式开启。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今年4月5日,“江海直达1”号轮开启首航。目前,该船主要营运宁波舟山港至张家港航线,为沙钢集团铁矿石运输配套服务,每月平均完成5个航次。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根据测算,该船的时间成本可节省20%左右,运输成本节省约13%。”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徐全昌说,而且最大程度减少了资源损耗以及对长江的污染。下一步,将研发建造可至武汉的1.35万吨级干散货船、738标箱集装箱船和1500车位商品车滚装船,组建一支干散货、集装箱江海联运船队。

对于“江海直达1”号轮的行踪,市港航管理局江海联运信息中心主任贺东凯一清二楚。通过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贺东凯可以实时监控船只的相关情况。如今,平台已具备了港航资源、船期跟踪、船员服务、船货交易等50余项信息服务,初步建成了江海联运大数据中心。据统计,有700余家沿江沿海企业应用该平台,累计交换江海联运数据超过80万条,用户数超过13万家。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国家赋予舟山的重要战略使命,承担着“点睛”长江黄金水道、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任。自获批以来,舟山制定了新区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实施“7234”工程,加速推进国家战略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效。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以七大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油品、铁矿石为重点,舟山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年处理能力3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基地建成运营,具4500万吨油品储存能力的黄泽作业区大型油品储运基地正加快建设,可靠泊全球最大矿砂船的鼠浪湖40万吨码头建成投运。今年1~8月,舟山港域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46亿吨,其中江海联运运量达1.35亿吨。

徐全昌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舟山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港作用明显增强,江海联运物流大通道加速形成,江海联运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快速提升,江海联运区域协作有效拓展。“点睛”长江黄金水道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自贸试验区建设风生水起

8月27日,在位于岙山的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两种不同税号的保税油在一个油罐内进行搅拌调和,最终混兑出4.5万吨保税燃油,这也是全国首票保税油混兑调和业务。

公司副总经理吴曦算了一笔账:原先保税燃油是从国外采购原料到新加坡,调和后再运至舟山入库。保税油混兑调和政策在浙江自贸试验区落地后,可直接将原料运至舟山混兑调和,这4.5万吨保税油每吨成本可下降1.5美元左右。

保税油供应,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力突破的一大重点。现在共有10家企业获得国家“牌照”,在舟山共同开拓市场。同时,中石化船用油全球总部等4家企业总部落户舟山。今年1~8月,实现保税油直供量224.24万吨,同比增长114.42%,基本形成了华东地区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浙江自贸试验区是唯一一个以油品全产业链建设为特色的自贸试验区,而制度创新正是核心和基石。保税油跨关区直供、一船多供,口岸港航通关服务“4+1”模式……到目前为止,浙江自贸试验区已探索形成59项制度创新成果和案例,其中6项由国务院向全国推广,占第四批复制推广任务的20%,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位居首位。

体制机制创新的红利,正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舟山全力攻坚突破。据统计,截至目前,累计新增注册企业7481家,注册资金3213.56亿元,其中油品企业1707家,企业平均注册资本位居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首位;新设外资企业231家,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

在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油商大会后,舟山正积极筹备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迅速攀升,以国际大型石油巨头为代表的油品企业快速集聚,沙特阿美、雪佛龙、壳牌、BP、嘉能可、摩科瑞等石油企业纷纷前来考察洽谈。舟山主动出击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编制完成了国内首张全球油品全产业链招商图,组建油品专项招商组,开展不同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喜讯在一条条传来。 8月18日,浙江自贸试验区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推进进口“非特”化妆品产业园区建设,共同打造化妆品国际贸易平台。近日,《浙江自贸区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准,将有计划、有步骤地突破油品贸易交易规模。未来,舟山将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品交易中心。

众多企业纷纷集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在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浙江自贸试验区蹄声渐疾。

重大项目成为新区建设“顶梁柱”

新区开发建设,重大项目是“顶梁柱”。这一理念,正转化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共识。

“10年前,舟山引航站每天引航10余艘外轮。现在,日均数量增加到了三四十艘。”从事引航工作12年的舟山引航站一级引航员夏良军,引航过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让他感触最深的是,近十年来,进出舟山的船舶趋向大型化,全市生产性码头大量增加,港口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宁波舟山港的发展为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舟山港域目前有生产泊位300余个,总设计年通过能力约4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3个。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宁波舟山港去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0.7万标准箱,蝉联全球第四;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其中,舟山港域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58亿吨。

目前,宁波舟山港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架起贸易通道,开辟集装箱航线超250条,其中远洋干线120余条。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表示,到2022年,宁波舟山港将力争实现年货物吞吐量12.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3000万标准箱。

一个个重大项目,撑起了新区发展的天空。在朱家尖,波音完工和交付中心框架基本成型;在金塘岛,澳牛进境加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鱼山岛,绿色石化基地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事关舟山发展和民生福祉的甬舟铁路,被列入全省大通道建设十大项目之一。同时,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观音文化园项目整体形象已经呈现。

勇立潮头竞风流——舟山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纪实

“项目中心制”和重点任务清单,成了舟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法宝”。“项目中心制”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每个项目都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设立一个指挥部,搭建一个支撑平台,制定一个政策体系。在市行政中心二楼大厅晒出的重点任务清单,将每一项具体任务细化到月,并用不同的符号显示当月完成情况,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机制创新激励下,今年1~8月,全市新建项目开工率超过87%,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1%,其中15个项目基本完工或提前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