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 日记第一天:特区深圳过关

赴港 日记第一天:特区深圳过关

赴港日记:深圳过关

申弓

估计在众多代表中,我选择的交通工具比较独特-----大巴。事先打问过,从钦州至深圳,乘坐大巴约9个小时,而且是夜间行车。也就是说,只要在车上睡上一宿,第二天清晨便可到达,且省去了两头的的士费及时间,比之乘火车乘飞机合算。

6月30晚9时登车。那车是卧铺车,分上下铺,每铺一人,三排二通道,全用不锈钢架。过道上透着彩灯的玻璃,踩在上面,多少有些耽心会踩塌它,可见一小伙从上铺往下跳,卟的落下,那玻璃丝毫无损,这才放了心。空调、彩电、音响一应俱全,上车时还发给每人一瓶水一袋面包。单人床上有薄被、枕头。行车后,除了给有关人士打过几个电话,报道已登车之外,别无他事。那电视是闭路,放的总是那些唱呀打呀的,没看头,便是早早躺下。外边黑糊糊的,也不知哪里和哪里,想睡个好觉天亮精精神神出现在特区。不想那看起来豪华的单人床睡下来却十分不舒服。主要是短,仰面直躺着,后边顶着头,前边顶着脚,膝头却还没能伸直。只好将身子半屈着,睡久了,要伸直,却碰着两头。这时想到申弓的笔名,原来在这里却只能弓不能伸。见前面司乘人员的床空着,上边多出了个枕头和被子,便悄悄伸手将那被子拉来,垫在背后,让上半身翘起来,这样便可以弥补那床的短处了,也舒服了。可正当入了睡,那女乘务员却过来将被子抽走了,说不能多占。便捱着,到了东边出现了曙色,特区便到了。

时间才是早上6点。

赴港 日记第一天:特区深圳过关


郑州的秦德龙,这时的火车还在韶关以北。赴深前我们曾经相约过。我说我6时抵深。秦说他9时才到广州,然后乘动车,10时半才能到达深圳,叫我如要当先进工作者就先过关,他自己摸过去。我答应等,让他一阵激动。可我得在深圳等上四个半钟啊。为了打发这四个多钟头,我查过深圳的文友,只有胡帝留有电话,跟他联系过,说也想见见我,叫我抵深后给他电话。可是天刚亮,估计也还未醒,不好打扰。另外联系过蒋开儒先生。这蒋先生的一支《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红遍中华大地,大前年曾有幸在我的山庄里见过,我们还合了影留念,借此路过时机拜访一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原说到深之后去见他,事前也答应了。可到了这一晚,却说文联上午开会,他不能缺席,下次来广西再专程来看我。

还好,百花园秦俑于昨晚已先期到达,住在新大洲酒店。便打了个的来将他吵醒,然后到餐厅享用他们的免费早餐。此时河北蔡楠已到,直接打的到达罗湖口岸。而江西的陈永林、雪弟他们已在惠州往深圳的路上,算算他们到深的时间正好跟秦德龙相同,便发送信息给秦德龙,说我跟秦俑先走了,让他跟陈、雪等相约。秦德龙说好,可南京的凌焕新教授也已抵深,叫我联系,并发来了凌教授的电话号码。我先是发了个短信联系,没有回复,便打了电话,接电话的却不是凌教授,而是一个一问三不知的陌生人,显然是秦德龙提供的号码有误。

便赶着办理过关手续。从酒店打的到罗湖,不是很远,才不到20元的车费。到了关口,在一个办理兑换港币及报关的公司门前,我多余地问了那个办事员,还需要什么手续。这女子挺热情,先是招呼我们坐下,然后给倒来一杯白水,拿起我的通行证说,得报团。我记得在公安局办证时说不用报的,便问,一定得报吗?回答是十分肯定:必须报!这时我拿过秦俑的通行证一看,果然有所不同,我的是团队旅行,秦俑的是个人旅行。说是过港只收50元,加上澳门就是100元。觉得也不算多,付得起,便将证件交给她。给莫过了一刻钟,交了100元。这女孩便领着我们穿门过巷楼上楼下的往里走,经过九曲十八弯才来到验证口,女孩将我的证件交给另一个男子,并由他将我们送到关口。分别时还觉得这些人十分的热情,要不是她的引领,还真不好找呢,着着那离去的女孩,不由说了句多谢的话。可这话到了过关时,却又被我收了回来:验证员盖过印后说了句,你的通行证不用报团的。我说是他们叫报的,而且说必须报,到底怎么区别?办事员说,你的是L类,不用报。可这时说什么都迟了,我不可能为了这100元再回头去找他们,就权当是为社会主义特区作点儿贡献吧。

赴港 日记第一天:特区深圳过关


办完了全部过关手续,还要上个扶梯,再从扶梯下火车月台。在将下月台的转角处,两个男子正在上演一场龙虎斗,双方撕打在一起,还有一个在隔在拉,却拉不住,也隔不开,一直打下去,而且拳拳脚脚都劲道十足,绝对不是表演,不一会,一个的上衣撕破了,一个的裤子撕烂了,露出了半个屁股。看来他们是同一个单位或者起码是同一条水路而来的。我跟秦俑拖着行李,无可奈何地走下月台,心里想,连个警察的影子也没有,要是出了人命怎么办?直到坐在奔赴香港的轻轨上,心里也还在想着这件事。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协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已出版小小说集《男人风景》《做一回上帝》等15部。曾获得广西文艺铜鼓奖、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国家大书。部分作品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钦州市文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