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實戰型三四線城市數字營銷策略分享!

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內,中國城市家庭中,中產及富裕階層的佔比將大幅提升;而其中,來自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將成為佔比增長最快的群體。

在如此發展大勢下,我們可以預見——當前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在最優市場已即將觸頂;而次優級市場,可能正逐漸成為品牌營銷新的潛力戰場!

那麼,對比營銷者熟悉的一二線城市,三四線甚至更低線城市,應該採取何種線上營銷策略呢?下面美數君就來結合自家投放經驗分析一下。

1.高峰時段選擇策略

企鵝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網民時間&金錢消費數據報告》顯示:區別於一二線城市用戶花更多時間在上下班路上,三四線城市用戶通勤時間短——逾八成用戶用時不超半小時;並且,相較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用戶中午和晚上休息時間更長。


「乾貨」實戰型三四線城市數字營銷策略分享!


於是,美數君建議:早晚通勤時間非三四線城市用戶的高峰活躍時段;12:00-14:00,17:00-22:00 中/晚用戶休息閒暇時段,才具備更高的流量優勢。因此,品牌若預算充足且想搶奪更多流量、高效曝光,就應該在此聚集最大流量的時段開展投放。

2.渠道選擇策略

企鵝智庫報告還顯示:刷手機在 70% 左右的三四五線網民的閒暇時間佔比裡都超過了一半。並且,雖然社交、看劇、遊戲等手機娛樂項目在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之間差異較小,但三四線城市用戶看網絡小說和短視頻的佔比,卻高於一二線城市。

於是,美數君建議:由於三四線城市對手機依賴度極高,且更偏向尋找新的樂趣和消遣,因此除了社交(如微信、微博、陌陌等)、視頻(愛奇藝、優酷等)、遊戲等常用熱門 APP,短視頻類 APP(如抖音、快手、西瓜等)或美顏相機等照相類 APP,都可作為品牌吸引用戶和提高用戶粘性的重要流量入口。此外,諸如今日頭條、趣頭條、拼多多、WiFi 萬能鑰匙等下沉及深耕外圍流量的 APP,更是聚焦了海量三四線城市價值用戶,亦可成為品牌投放廣告的渠道優選。

3.素材製作策略

對於廣告這樣具有簡單、重複、感官衝擊特點的傳播內容,不同社會層次和經濟地位的人會有不同的接受習慣。而針對三四線城市人群的廣告創意,美數君有以下幾點建議:

1)內容直白且貼近生活。即儘量不要在廣告中講情懷或想一些深奧到讓人費解的創意。那些更“接地氣”、更直白易懂、更朗朗上口,或更直擊需求的文案(如: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可能反而更容易給受眾留下印象,甚至產生興趣。

2)創意貼合場景。根據美數投放經驗,更貼近用戶生活、工作等場景的廣告創意,能幫助品牌與 TA 更細緻而高效的溝通,點擊效果也更高。因此,品牌可針對三四線城市用戶午/晚休等場景來進行創意製作,比如:“午飯後用用它,讓你下午不再瞌睡!”(通勤場景的創意更適用於一二線城市的廣告投放,而不適合上下班路上用時較短的三四線城市。)

3)創意細分人群展示。

由於地域與交際的侷限性,使得三四線城市人群的社交圈穩定和狹窄。於是,多數人更容易產生一種“隨大流”或“攀比”心理(大家都買,我也要買)。因此,創意細分人群展示,比如:你身邊的寶媽都在給孩子用這個、XX 地區上班族必備等廣告內容,可能更能吸引目標受眾目光和興趣。

4)創新廣告形式。趣頭條之所以能在三四線城市突圍成功,與其激勵機制(邀請好友給予現金獎勵)密不可分。因此,品牌在三四線城市的廣告投放,也可借鑑這種模式。比如採取互動廣告形式或激勵視頻廣告形式,在用戶觀看或分享廣告時,能給予其一些福利獎勵,從而提升曝光、點擊和轉化,實現營銷裂變。


「乾貨」實戰型三四線城市數字營銷策略分享!


5)用當地 KOL 做代言。相比一二線城市,品牌在三四線城市很大程度上依靠口碑傳播,即基於信任關係來驅動消費。因此,產品廣告紮根在當地意見領袖身上,可能很快就會被傳播開來。

4.線上線下聯動策略

之前,三四線城市在廣告傳播的媒體選擇中更多的是電視、戶外大牌等傳統渠道。而如今,隨著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加深,假如能利用諸如 LBS 地理圍欄技術,當消費者在品牌門店或品牌戶外廣告附近時,同時能在手機上收到該品牌推送的廣告,則往往會給客戶一種時空感,實現人、物、場景的完美融合;同時再加上地推人員的助攻,相信很容易打通用戶購買動機,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購買閉環、效果不言而喻。

曾經,品牌營銷的重心在一二線城市;而如今,伴隨著三四線城市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及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其逐漸成為品牌營銷新的潛力戰場。而在這個戰場上,品牌唯有深耕本土,因地制宜擁有一套新的營銷模式,才能突圍成功、深度掘金!

「乾貨」實戰型三四線城市數字營銷策略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