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抢房子,日本在抢未来!

日本科学家又得诺奖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2000年以来,获得诺奖的日本人共有18位,包括一两位后来取得美国国籍的日本人,日本平均每年诞生一个诺奖得主,仅次于美国,成为诺奖领奖台上的最大“黑马”。

2001年3月,在第二基本计划(2001-2005年)里日本明确提出“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

地球人都知道,日本刚刚经历了“失去的20年”。但恰恰是在这20年里,日本获得了18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而这20年,我们都在抢房子。

从1901年至2018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历史中,日本是欧美之外获奖最多的国家,达27人,共包括物理学奖11人、化学奖7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文学奖3人、和平奖1人。进入21世纪后,日本人的获奖次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日本诺贝尔奖全名单

年份 奖项 获奖者

1949年 物理学奖 汤川秀树

1965年 物理学奖 朝永振一郎

1968年 文学奖 川端康成

1973年 物理学奖 江崎玲于奈

1974年 和平奖 佐藤荣作

1981年 化学奖 福井谦一

1987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利根川进

1994年 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

2000年 化学奖 白川英树

2001年 化学奖 野依良治

2002年 物理学奖 小柴昌俊

2002年 化学奖 田中耕一

2008年 物理学奖 南部阳一郎★ 益川敏英 小林诚

2008年 化学奖 下村修

2010年 化学奖 根岸英一 铃木章

2012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山中伸弥

2014年 物理学奖 赤崎勇 天野浩 中村修二★

2015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村智

2015年 物理学奖 梶田隆章

2016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隅良典

2017年 文学奖 石黑一雄

2018年 生物学或医学奖 本庶佑

日本“失去的20年”获得了这么多成就,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还要一直抢房子抢下去吗?

实际上日本也曾经抢过房子,曾经日本人也以为他们能买下全美国了。自1991年房地产泡沫被主动刺破后,1995年开始基本稳定了。21世纪,日本人似乎都清醒过来了,房子不过是住的地方,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强大起来,房子只是百姓生活的一方面。

这20年,日本看起来是彻底放弃地产了,看图。

我们在抢房子,日本在抢未来!

 今年1月22日,日本内阁审议通过了《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该计划提出,未来10年把日本建成“世界上最适宜创新的国家”。

为此,日本政府未来5年将确保研发投资规模,力求官民研发支出总额占GDP比例的4%以上,其中政府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按GDP名义增长率年均3.3%计算,日本政府5年研发投资总额约为26万亿日元,约合1.45万亿人民币)。

 再讲讲我们所欠缺的工匠精神。日本人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将这件事做到极致。有一项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我们有悠久历史的公司,长虹最近破产了,以前的永久牌自行车,一汽现在不是合资撑起估计都发不起工资了吧,中兴更惨了。说说就行了,差距真的有点大。

不要被GDP骗了!全球创新百强日本排名第一,中国内地无一入围

在汤森路透评选出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而中国内地无一入围。

在中国媒体上,我们见到的日本是“失去的20年”,经济衰退、创新能力丧失。

我们在抢房子,日本在抢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