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9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全国有序推开已在上海自贸区等地试点的“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以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会议还提出要再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三分之一以上并简化审批,提出从今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对第一批上百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照后减证”。

从“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的是什么?

“准入不准营” 隐形壁垒如何打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进行了深度解析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名词解释】

照:一般指营业执照,是市场主体资格的证明;

证:

市场主体在从事特定活动时,由行政机关依法审查准予后颁发的许可证书,是特定行业的从业资格。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扫除准入障碍

打通经营通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好比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合在一起,企业才能够真正进入,才能真正经营落地。所以这一次提“证照分离”,尤其是“照后减证”,就是要扫除障碍,真正打通让企业能够经营的通道。

“证照分离”“先照后证”

促进企业数量增加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企业数量大大增加,四年增加了大概6000多万市场主体,其中3100万是企业,手续简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简单的例子,

开餐饮店,以前首先要拿到卫生许可证、消防、排污证才能去办执照,现在可以先把营业执照办下来,再去办一些必要的许可证,有些行业甚至还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许可,而个体经营就更简单了,这就增加了人们办企业的积极性。

“准入不准营”难题怎么解?

「商事改革」“先证后照”到“照后减证”改变了什么?

与其用证照立门槛

不如为企业发展搭楼梯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对于未来可能成长成参天大树的很多小微企业来说,如果一开始发展的时候,碰到的都是很高的门槛,它就过不去,也获得不了成长的机会。与其设置这样的高门槛,不如搭楼梯,让它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通过应有的服务,当然还有监管,让好的企业能够成长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