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前面和大家分享了PLC基本操作指令、置位復位指令以及這些指令的應用。下面介紹定時器的應用。

定時器是PLC中重要的編程元件之一,是累計時間增量的內部器件。一般用符號T表示。定時器的工作過程與繼電器控制系統中的時間繼電器的原理基本相同,但它沒有瞬動觸點。使用時要先輸入時間設定值,當定時器的條件滿足是開始計時,當前值從0開始按一定的時間單位增加,達到定時器預設值時,定時器的觸點動作。

S7-200系列PLC為用戶提供了3種類型的定時器:通電延時型(TON),有記憶的通電延時型又叫又叫保持型(TONR),斷電延時型(TOF),共計256個定時器(T0-T55)。定時器的定時精度即分辨率(S)可分為3個等級:1ms、10ms和100ms,定時器的工作方式及類型見圖1。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一

定時器的編號從T0可排至T225,不同類型的定時器編號是不一樣的,比如TON或TOF型定時器,分辨率為10ms的話,其編號只能是T33-T36,T97-T100。

定時器的定時時間為T=0.1PT×S(秒)。式中:T為實際時間,PT為需要定時的設定值,S為分辨率。如TON指令使用T97(分辨率為s=10ms),設定值(PT)為100,則實際定時時間為T=0.1×100×10ms=100ms=1s。定時器指令格式見圖2所示。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二

圖中指令快IN代表輸入端,PT為定時時間設定值,TON或TOF等為定時器類型符號。

1)通電延時定時器TON

定時器元件快輸入端IN有輸入時(即IN前面接的觸點動作),定時器開始計時,當前值從0開始遞增,大於或等於預設值(PT)時,定時器輸出狀態置1(即輸出觸點有效),所帶觸點動作改變狀態,即常開閉合,常閉斷開;IN端輸入斷開時,定時器復位(當前值清零,輸出狀態為0)。也就是說,定時器有輸入時開始計時,達到預設值時其觸點動作,輸入斷開時,定時器清零其觸點恢復常態。觸點動作後的狀態不能保持。圖3為例圖。即網絡1中I0.2閉合,定時器它T33開始計時,在到達設定值0.3s(T=0.1PT×S=0.1×30×0.1=0.3s),則定時器輸出狀態為1,其網絡2中常開觸點T33閉合,輸出繼電器Q0.0狀態為1。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三

2)斷電延時型TOF

定時器元件塊輸入端IN有輸入時(即IN前面接的觸點動作),定時器輸出狀態為1,當前值復位為0。IN端輸入斷開時,開始計時,當前值從0遞增,當前值達到預設值時,定時器狀態復位置0,並停止計時,當前值保持(即輸出為一直0)。例圖見圖4。即網絡1中I0.0閉合,定時器它T37狀態為1,網絡2中T37常開觸點閉合,輸出繼電器Q0.0為1;IN端(I0.0)輸入斷開時,開始計時,當前值從0遞增,在到達設定值3s(T=0.1PT×S=0.1×30×1=3s),則定時器復位為0,其網絡2中常開觸點T33復位,輸出繼電器Q0.0狀態為0。也即延時分斷。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四

應用實例:用PLC控制異步電動機星三角降壓起動。傳統的星-三角降壓啟動控制的電氣原理圖見圖5所示。圖中左邊是主電路,右邊是控制電路。主電路主要是通過三個接觸器來實現星形和三角形聯結的轉換。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五

輸入元件分別為起動按鈕、停止按鈕和熱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輸出接三個接觸器。I/O端子分配:起動按鈕SB2接I0.0端口,停止按鈕SB1接I0.1端口,熱繼電器常開觸點FR接I0.2端口;接觸器KM接Q0.0輸出端口,星形連接的接觸器KM1接Q0.1輸出端口;三角形連接的接觸器KM2接Q0.2輸出端口。

在程序裡面,因為電動機起動過程有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的控制我們用定時器來實現,即啟動過程中電動機繞組接為星形連接,起動完成應立即轉換為正常工作的三角形連接,我們把起動過程的時間定為6秒。另外,在星三角轉換的過程中,根據現場經驗,兩者轉換之間要有很短的時間差,若是同步的話,會引起短路事故。故在程序裡設計了兩個定時器,就是用來實現兩者轉換的時差,這個時差定為1秒。其梯形圖見圖6所示。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六

梯形圖原理分析:星形啟動,在網絡1中,按下啟動按鈕SB2,則輸入繼電器I0.0狀態為1,其常開觸點閉合,使輸出繼電器Q0.0置位(即狀態為1始終有輸出),使接觸器KM接通主電路;同時在網絡2中Q0.0常開觸點閉合,接通定時器開始計時;在網絡3中,Q0.0常開觸點也閉合,是輸出繼電器Q0.1狀態為1,接通KM1,電動機繞組做星形連接,起動。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之間轉換:定時器設定的時間為6秒,這是電動機的起動時間,時間到達6秒後,定時器T37線圈得電其觸點動作,在網絡3中(即星形啟動支路)串聯有定時器T37的常閉觸點,此時即斷開,切斷了星形接法的電路(即解除星形接法,為轉換成三角形作準備)。時間多過去1秒即7秒後,定時器T38線圈得電其觸點動作,在網絡4中,其常開觸點閉合,使輸出繼電器Q0.2狀態為1,接通KM2,是電動機作三角形連接正常運轉。

在網絡5中,停止按鈕和熱繼電器常開觸點並聯接復位指令,只要按下停止按鈕,則使輸出繼電器Q0.0復位,狀態變為0,輸出繼電器Q0.0線圈失電,接觸器主觸點復位切斷主電路,在網絡2中,其常開觸點復位斷開定時電路;在網絡3中,Q0.0常開觸點復位,切斷星形電路;在網絡4中,因定時器T38線圈失電,則其常開觸點復位,切斷三角形連接電路,整個電路都被切斷,電動機停轉。

若發生過載,則熱繼電器常開觸點閉合,使輸入繼電器I0.2狀態為1,其常開觸點閉合,因這個常開觸點與停止按鈕I0.1並聯,後面作用的效果與停止按鈕按下一樣,大家可以自行分析。

這裡介紹的是其中一種設計方法,前面我們說過的,每一種控制要求,設計出的梯形圖程序不是唯一的,下面還有一種星三角轉換梯形圖(見圖7),大家可以分析比較,找出設計梯形圖的規律,多積累一些經驗。

PLC怎樣編程?PLC定時器應用實例

圖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