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也出百万医疗险了,还能月月返还?

上周,小米刚刚上线了一款百万医疗险,遥想此前腾讯、支付宝都曾踏足百万医疗的领域。

为何一时间众多保险公司都扎堆于此?新上市的小米医疗险如何?今天就和大家深入聊聊。

—1—

为何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发力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这么火爆,是不是很赚钱?

这可能是很多朋友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但答案并不是,我们从百万医疗的不保证续保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像百万医疗这样保额高达百万,保费低至百元的报销型产品,如果产品销量不佳,或者后期理赔过多,产品不赚钱,停售是很寻常的事。

那保险公司为何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呢?原因不外乎有受众。

拿我们投保人来说,虽然都懂得配置重疾险的必要性,但毕竟一辈子得重病的几率有限。因此占据我们医疗花销大头的,还是平日去看的门诊啊、住院方面的支出。

百万医疗险,刚好切中了普遍消费者的需求。

自众安尊享e生一炮而红后,后续不断有保险公司也跟着设计这样的产品,目的也是为自己打金字招牌。因为产品设计越实用,消费者越叫座,某种程度也能带动公司旗下的其他产品的爆光和销量。

相反,如果真的营收不佳,那就停售好了。

—2—

“网红们”有哪些优势

百万医疗险从兴起至今,短短2年的时间,市面上的产品已经是琳琅满目。叮当挑选了4款网红百万医疗险,我们来感受一下。

小米也出百万医疗险了,还能月月返还?

(4款产品对比分析)

续保期间

乐享一生和好医保分别将续保期间提升到了5年和6年,据说之后华夏还会推出一款10年期的产品。

增加连续投保年限的显著优势,除了比一年期产品多了几分安全感以外,更主要的是可以共用1万元免赔额。

原本1年期产品,需要1年内至少消费医保报销后1万以上才能享受报销,而长期型产品,则是累计1万免赔额,不必局限于1年内达到。

保障内容

保障方面,产品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目的是为投保人提供更实用的保障。比如陆续新增了智能核保,让很多因小毛病可能完全无法投保的人,有机会采取除外责任或是加费的方式,得到保障。

另外,也不断扩大了报销范围,比如治疗癌症最高精尖的质子重离子技术以及常用的靶向治疗方案等等,都逐步纳入了报销范围,给予了越来越高比例的报销。

—3—

小米医疗险如何

产品基本形态

而小米刚刚上线的这款医疗险,倒也是一款一年期产品,可投保年龄为0-65岁。

小米也出百万医疗险了,还能月月返还?

保障责任包含300万的一般医疗保险金,10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翻倍以及100万的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

大体和尊享e生比较相似,保费有一定优势,不过不支持智能核保。

按月返还

如果单从保障内容上说,小米这款并没有特别的优势。但它和其他产品不同的是,多了一份《互助公约》,翻译过来是一款能够按月返钱的医疗险。

小米也出百万医疗险了,还能月月返还?

(节选部分,具体详见《互助公约》条款)

投保后,保险公司会为投保人设立一个权益账户。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在扣除20%运营成本及12远/月绿通费用后,剩余的部分可以全部计入权益账户。

当被保人发生理赔时,自然会从投保人的权益账户中扣掉相应的部分;如果当月没发生理赔,意味着当月最高可返还80%保费。

返还的钱,能拿到吗?

听起来像不像天上掉馅饼?越是明摆着有大便宜可占的条款,越要留个心眼。

对于每期返还的保费,条款的解释是会默认抵扣下期保费;如果不想抵扣,也可以提现,不过目前该功能还没上线,具体流程还不得而知。

抵扣保费的返还金额究竟能有多少,目前还是未知,毕竟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亏本买卖是不会做的,如果真的不盈利,后期也会采取涨价等方式平衡。

—4—

百万医疗险选购原则

分析过了小米这款百万医疗险,我们也顺便总结一下,在如今产品同质化严重,保障内容也已经近乎完美的大环境中,究竟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呢?

并非保证续保

在年中出台的19号文件中,又再次强调了百万医疗险这类产品不是保证续保的。

尽管有些长期医疗险在条款中写到“保证续保的期间内,产品不受被保人健康状况和历史理赔情况以及产品停售这些原因终止。”

但19号文件也明确指出“业务展期等方式变相销售已停售保险产品。”因此停售就意味着不再续保,和你在不在保证续保期间无关。

保障范围差异

百万医疗险主要是住院医疗责任,有的产品会包含住院前后的门诊保障。对于一些特殊门诊,比如癌症放化疗、靶向疗法等,有些产品按比例赔付,有的产品则不保。

免赔额设定

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有1万的免赔额,如果罹患癌症或者是针对特定重疾是没有免赔额的。但罹患癌症后,仍有1万免赔额的产品也仍然存在,因此需要格外留意。

其他保障

像绿色医疗通道,医药费用垫付,专家会诊这些在医疗资源紧缺城市特别重要的服务,有些产品涵盖,有些产品则一概没有,如果你对此比较在意也要尤其注意。

—5—

叮当碎碎念

其实关于医疗险的核心部分,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最后,叮当再来啰嗦几句。

作为金融工具的保险来说,无论哪个险种,都由精算师团队精心设计,产品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只要清楚买保险,买的是保障,而不是为了薅羊毛,一般来说不会买出太大问题。

另外,考虑到如今很多保险公司针对百万医疗有盲目跟风上架的可能,因此,不能仅看产品的宣传页面,自己也要掌握一定的挑选能力,这篇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保险知识欢迎咨询小叮当~官微:叮当保服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