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科技小镇开园,打造世界物联网产业基地

潼湖科技小镇开园,打造世界物联网产业基地

本报讯(记者 姚赞原)9月28日,广东首个以科技冠名的小镇——潼湖科技小镇第一期正式开园,吸引了英唐智控、华力特电气、客如云、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等27家物联网科技企业和创新载体进驻,共同打造物联网生态圈和智慧科技小镇。

“这一刻,潼湖科技小镇成为了真正的产城运营服务商。”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小镇开园意味着碧桂园向着产城融合战略又迈了一大步。

潼湖科技小镇定位于世界物联网产业基地,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落子,目标直指“广东硅谷”,在改革大潮中诞生和崛起的碧桂园集团,将以潼湖科技小镇标注中国创新的新高度。

打造惠州市首家政企共建公共服务平台

在潼湖科技小镇产业发展中心一楼,是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的工作地点,也是惠州市首家政企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的设立,让企业和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实时、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府业务办理服务,为科技小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服务保障。同时园区内黑科技技术频现,如无人驾驶仅是潼湖科技小镇智慧化立体交通体系的其中一环,未来,由无人机、无死角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智能眼镜设备组成的安全系统,无人驾驶、无人值守停车、反向寻车组成的全域交通,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光伏跑道、自动滴灌智慧等生态节能环保系统等,将让小镇科技感十足。

科技小镇的“最强大脑”

“目前潼湖科技小镇已经建设形成了1大脑、2中心、4平台、8系统、N应用。”碧桂园产城发展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潼湖科技小镇的1个大脑,即为小镇大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系统, 2个中心包括运营指挥中心及大屏可视化、云计算与数据挖掘中心,共搭建了物联网平台、统一支付金融平台、互联网运营平台、产业运营综合平台等4个平台, 8个系统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楼宇、基础设施、智慧能源与市政、智慧酒店、系统集成及可视化等建设内容),N个应用场景如停车、反向寻车均为开放接入,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各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建立联动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定位于“智慧大脑”的潼湖科技小镇运营指挥中心可视化系统一期拟接入50多个系统,2万余点位,全面覆盖小镇所有经营系统和设备系统,并且可以借助170平米的弧面高清LED大屏呈现震撼的可视效果。

据了解,该“智慧大脑”将小镇运行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对产业招商、产业运营、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境、智能楼宇、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管理决策支持。

同时,可视化中心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车辆、车位、设备等的精准管理,实现对小镇运营统一监控和管理,为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转和管理保驾护航。

打造世界物联网产业基地

潼湖科技小镇是碧桂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转型之作,主打世界物联网产业基地,现已签约思科、(李开复)创新工场、浪潮集团等约8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研机构。

谈及建设科技小镇的初衷,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表示,深圳的成功是因为科技,但是深圳成本太贵,希望在深圳的周边建一座科技之城。

按照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最先进的理念规划建设,潼湖科技小镇在第一期运营开放后,未来几年的时间里会逐步依据规划实现整体的开发与建设,紧紧围绕物联网产业,打造世界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为什么选择落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呢?据了解,潼湖科技小镇肩负重大使命,致力推动生态区成为“广东硅谷”。2017年,广东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广东惠州潼湖生态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潼湖生态智慧区明确定位为国家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打造“绿色潼湖、广东硅谷”。根据规划,潼湖生态智慧区不仅将导入美国硅谷、德国工业4.0相关产业链,打造对接港澳信息技术产业研发与孵化基地,还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并引领周边地区的机器人、3D打印、智能汽车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开园当天,潼湖科技小镇已引进27家企业和机构入驻,通过持续的运营,预计在两年内,将导入5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70家企业;在五年后,将导入40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400家企业;在八年后,将导入150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1600家企业;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具备国际影响力,成为全球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的创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