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名不符實?科學傳播要避免誤導

科研成果倘若盲目追求造新詞、博眼球,不僅會損害科研的嚴謹性,也會加劇公眾和科學之間的認知鴻溝。

“海水稻”名不符實?科學傳播要避免誤導

前段時間,關於“種植1億畝海水稻,每年能多養活8000萬人”的消息曾刷屏。但近日,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執筆的《鹽鹼地種稻有關問題的討論》一文,再次讓“海水稻”進入輿論視線。

凌啟鴻認為,海水灌溉種稻事實上不存在,“海水稻”是名不符實的偽命題。“海水稻”的名稱,過分誇大了耐鹽育種的作用,忽視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礎作用,會引起誤導。

我並非水稻種植方面的專業人士,不敢妄下結論。但作為科普作者一枚,我覺得有必要順著話題,探討一下科研成果該如何避免給公眾造成誤導。

回到“海水稻”本身,這個稱呼雖然形象,但卻給人以強烈的認知定勢,誤以為是“直接利用海水進行灌溉”。但其實,耐鹽鹼水稻最基本的條件仍然是引淡水灌溉洗鹽。

“海水稻”名不符實?科學傳播要避免誤導

曾經有經典研究顯示,媒體對科研成果的報道,會有效地增加科研成果被同行引用的次數。有專家學者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抽象,並稱之為“科學媒體化”,經過研究發現,這種現象近年來有所增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媒體會報道那些吸引眼球的科研成果,二是某些科研成果也會刻意地去迎合媒體的報道,比如這些科研成果會用很震撼的詞語,比如interesting,amazing,exciting等等。

舉個例子,超級細菌這個詞首先就是由媒體先採用,然後學術界也採用了這種說法,但有專家認為“超級細菌”並不是個正確的翻譯,並給科學傳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強調科學上的嚴謹,這方面最明顯的案例就是藥物研究,特別是針對所謂某些絕症的研究結果。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報道說,哪些團隊又在癌症等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甚至是治癒了某些疾病,而實際上如果認真查找原始出處的話,我們會發現,實際上這項研究目前可能正處於臨床實驗階段,而距離真正地投入使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這樣產生的結果就是,某些患者會因而有了不切實際的期望。這對科學研究來說無疑是不利的,還可能會助長某些人對科學研究的消極看法。

所以,科學的嚴謹,不僅體現在科研成果方面,也體現在科研成果的宣傳普及上,否則就會給公眾帶來誤解和困惑。盲目追求造新詞、博眼球,最終不僅會損害科學研究的嚴肅性,也會加劇公眾和科學研究之間的認知鴻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