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麼做好節稅籌劃,健康地「減肥」?實質性增加企業利潤

企業怎麼做好節稅籌劃,健康地“減肥”?實質性增加企業利潤

與時下大多數女性都熱衷嘗試各種“速效”減肥方法一樣,企業在控制成本、縮減開支時,也希望可以達到下面流行的減肥廣告語所描述的“快、準、狠”的目標。那些管理者所熟知的公司減肥方法,無一不是削足適履的速成法則:比如,在組織內部全面的縮減預算;減少組織層級、崗位職能精簡;還有就是“萬試萬靈”的裁員計劃:比如 前些年聯想集團就曾宣佈了一項為了縮減開支的裁員計劃,預計全球裁員1400人,由此每年將節約1億美元。比起節流,選擇開源為上上策。那麼企業健康減肥的稅務籌劃該怎麼進行呢?

1.選擇稅負彈性大的稅種。企業要選擇稅負彈性大的稅種作為稅收籌劃的重點,稅負彈性越大,稅收籌劃的潛力也越大。比如: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

企業怎麼做好節稅籌劃,健康地“減肥”?實質性增加企業利潤

2.符合稅收優惠政策。

有些稅收優惠條件,是企業一設立就可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在我們這裡設立新的公司機構,增值稅根據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30%-5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企業所得稅按照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的30%-50%予以財政扶持獎勵。個人所得稅通過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個稅稅負在2%左右,為企業節稅比例高達80%(徐132-7256-2139),企業減負長跑增強肺活力。

3.改變納稅人結構。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之前,首先要考慮能否避開成為某種納稅人。

比如在1994年開始實施的增值稅和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下,企業寧願選擇作為營業稅的納稅人而非增值稅的納稅人,寧願選擇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而非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因為營業稅的總體稅負比增值稅總體稅負輕,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總體稅負比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總體稅負輕。

4.影響應納稅額的基本因素。影響應納稅額的因素有兩個:納稅依據和稅率。進行稅務籌劃一般從這兩個因素入手。如企業所得稅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稅法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收入總額- 允許扣除項目金額,具體計算過程中又規定了複雜的納稅調增、納稅調減項目。因此,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有了一定的空間。

企業怎麼做好節稅籌劃,健康地“減肥”?實質性增加企業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