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美女觀

四大名著中的美女觀

每到暑假那些經典的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必然要搬上銀幕,其中重播次數最多的恐怕要是《西遊記》。同樣每次重播都能聽到很多關於電視劇中的各種評價,真是眾說紛紜,仁者見仁。其中就有很多有趣的說法,讓我思緒萬千,不得不說道說道一番。

前不久看到有人說水滸傳沒有什麼好女人,要麼是母大蟲、母夜叉,算不得美女,稍微有點姿色的如潘金蓮、閻婆惜之流,道德敗壞,更是遭人嗤之以鼻。對於這個說法,讓我很受啟發,想談談四大名著中的美女都是怎樣的,於是有了以下的文字。

首先,在水滸中寫的惟妙惟肖的都是下層民眾,作者是站在底層,開展社會觀察,從而來進行小說創作。如今天社會一般,與美女伴大款類似的現象,那時候也是應該很常見的。因此,自然和大多數民眾一樣,生活在民間的作者,不免有些心裡不平衡。故而,回過頭來看整部《水滸傳》關於女性的描寫,很難找到比較完美的佳人形象。

同時,對於普通小民而言,生活在底層,日夜為生計操勞,可以遇見和結識的女性,大都如母夜叉一般,凶神惡煞,無理取鬧者為多。真實的當今社會尚且如此,古代底層社會的現實也應該差不多。一般很少見到哪個老闆娘長得醜的,如某東老闆娘什麼妹妹的,總是一出場,就很拉仇恨!因此,即使《水滸傳》裡面的一百單八將還有幾個女性,卻形象不佳,結局也不完美,更別論其他的。如貌美的扈三娘,居然嫁給好色的矮腳虎王英,好不容易來個“大家閨秀”李師師,卻是名妓,後來還和人私奔了。

四大名著中的美女觀

其實,作者這樣編排的目的,一方面由於自身社會階層的侷限性;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要突出梁山好漢的“忠義”,總不至於讓這些好漢,天天躲在閨房裡,低三下四的哄著俊媳婦吧!試想,好漢們的妻子,溫柔賢惠,持家有道,他們中間相當一部分人還有什麼理由跑出來落草為寇。例如,宋江不殺閻婆惜,楊雄不殺潘巧雲,也就沒有後來的許多故事。所以,整部《水滸傳》對於美女的評價不高,帶有些“紅顏禍水”的色彩。

而《紅樓夢》裡面的女性形象與《水滸傳》裡面的卻恰恰相反。所謂的金陵十二釵,不僅是名門閨秀,貌美如花,而且多才、多藝且多情。另外,那些副釵,大都也是很不錯的,更是舉不勝舉。這是為何?我們也可以從創作者的生活視角來觀察、推論。這大概是因為作者,出生富貴人家,身邊結識的美女非富即貴,給作者留下極好的印象。同時,即使遇到級別低一層次的美女,對自己也是恭敬有加,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厭惡之情。這樣想來,《紅樓夢》裡面的美女,在作者筆下出現,大多也都很正面,屬於白富美、高大尚一類。當然,也有爭議的人物,如秦可卿之類,但畢竟屬於非主流,不佔多數。

再看看《三國演義》中的美女形象,大多就很另類了。這是因為,整部《三國演義》都在說政治軍事鬥爭,如貂蟬、靜姝之類的出場,本質上都是美女間諜;宓妃一類的也都是女性俘虜,沒有什麼人生自由可言。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這些美女都是在圍繞政治權力鬥爭轉。因此,在搞政治鬥爭的《三國演義》作者看來,靠近政治人物的美女,大多可能是另有隱情:要麼是奸細,要麼是投機,或者是俘虜,迫於無奈。

最後,要談談《西遊記》裡面的美女觀了。由於取經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自然作者是從創業、奮鬥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類人大多是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但是仍然有許多美中不足,需要經過再次奮鬥和努力,才能脫胎換骨,爬上更高的層次。如取經團隊裡的各色人物,曾經都留下許多汙點,如金蟬子(唐僧)觸犯佛祖,孫悟空大鬧天空,豬八戒調戲嫦娥,沙和尚打碎琉璃盞等。因此,這一個團隊想嚮往上發展,遇到的美女,即各路妖怪,也有女兒國的國王,這是例外。總之,這些美女到來的目的和影響,大都是來破壞、搗亂或是迷惑的取經人的事業。無形中通過這樣的故事描寫,《西遊記》的創作者主要就是提醒那些奮鬥者、創業者,在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要面對很多美女的介入、誘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一著不慎就可能犯下大錯誤。

總而言之,從四大名著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所處的地位,寫作的角度,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他們對於美女的看法,具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四大名著的美女觀,也可以作為一種途徑,有效評判作者所處的思考角度以及創作立場,這對於我們瞭解古典名著,學習文學經典,都具有非常多的益處。

四大名著中的美女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