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二戰美國沒有參戰,放任德國和蘇聯兩強單挑,誰的贏面更大?

1941年德軍入侵蘇聯,氣勢洶洶,蘇聯軍隊開戰時節節敗退,成建制向德國人投降,有上百萬蘇聯紅軍在一個月內被德軍俘虜。然而隨著德軍的分兵進攻減緩了前進速度,以及蘇聯冬季的嚴寒、美英國家對蘇聯的援助等因素,蘇聯紅軍最終反敗為勝,成功頂住了德軍的入侵,並反攻至柏林,戰爭以蘇軍獲勝告終。在這裡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美國沒有參戰,時間再退回到1941年,德國和蘇聯進行一國對一國的單挑,蘇聯還能頂住德國人的攻勢嗎?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

假設二戰美國沒有參戰,放任德國和蘇聯兩強單挑,誰的贏面更大?

首先,德國發起進攻的時間偏晚,這在歷史上有明確的論證,從6月22日開始進攻蘇聯,以蘇聯國土的廣闊,縱深之大,不管怎麼打都難以在11月之前結束戰鬥,蘇軍雖然不適應德軍的閃電戰,面對德國空軍和機械化的地面部隊被打的十分狼狽,但是蘇聯兵員廣,不會因為被俘人數對而輕易投降,要把蘇聯人打服,不是半年功夫能夠辦得到的。由於開戰時間是客觀的,在這裡不做修改。歲月戰爭一定會打到冬季,不管美國參不參戰,給不給援助,蘇聯都不會在半年內向德國繳槍,這一點成果蘇軍是可以保證的。

假設二戰美國沒有參戰,放任德國和蘇聯兩強單挑,誰的贏面更大?

其次,蘇聯能抵抗到什麼程度呢?真實歷史上蘇軍能夠守住莫斯科,守住斯大林格勒,在假設中一定能守得住,而德國人在真實歷史上錯過了時機,很大原因是發動了基輔戰役,由於分兵向南,雖然最終攻下了戰略要地基輔,但是消耗了太多時間,這給了蘇聯人寶貴的喘息時機。一樣的,在真實歷史上的客觀事件這裡也不會做出更改。德軍攻下數百萬蘇聯國土後,將遭到強有力的阻滯。蘇軍不在乎兵員的傷亡,在真實的蘇德戰場上因為後退而被槍斃的蘇聯人有百萬之眾,這也是為什麼蘇德戰爭戰損比這麼高,蘇聯會死掉2700萬軍民的原因,戰爭再殘酷,也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傷亡,唯一的解釋是蘇聯人對生命的態度比失敗更殘酷,蘇軍真實的作戰效率並不高,早在1920年的波蘇戰爭和後來的蘇芬戰爭中都有體現,蘇聯軍隊的戰損比對弱國都不佔優勢,說不好聽的蘇聯人多是一大優勢,當然這是後來蘇聯能反攻德國的重要原因。

假設二戰美國沒有參戰,放任德國和蘇聯兩強單挑,誰的贏面更大?

第三,美國不參戰的前提,無疑就是日軍沒有對其採取軍事行動,蘇聯整個東部的部隊都有繼續防止日軍的北進計劃,以防關東軍從東部包抄蘇聯,與德軍形成東西夾擊蘇聯之勢。因此第二步中蘇聯雖然阻滯了德軍的進一步入侵,但是卻沒有反攻的力量,甚至沒有收復國土的把握。英美不進行援助,在德軍的狂轟濫炸之下也會大大制約蘇聯的工業生產,坦克和飛機的補給速度遠遠沒有真實歷史那麼快。同樣的,美國沒有參戰,就不會有諾曼底登陸了,德國只需提防海外的英國即可,不會佔據太多兵力和精力,畢竟西歐已經沒有威脅德國的存在,德軍可以專心致志的對付蘇聯。

假設二戰美國沒有參戰,放任德國和蘇聯兩強單挑,誰的贏面更大?

綜合來看,假如蘇德戰爭演變成一對一單挑模式,戰場形勢將向德軍一方傾斜,當然德軍佔領整個蘇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很有可能帶著對德軍有利的戰場形勢簽訂和約,參照一戰時的《佈列斯特和約》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