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票」的由來——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


“鈔票”的由來——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


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是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發行的兩種不兌換紙幣。清初,清政府對發行紙幣尚持慎重態度,起初只在順治八年到十八年的十年間(公元1651—1661年)發行過鈔貫,每年造鈔貫十二萬八千一百餘貫。此後一百多年一直沒有發行過紙幣。

鴉片戰爭前後,清政府的財政危機四伏,太平天國起義軍又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導致財政的極度拮据。於是,作為應付戰時財政的紙幣政策與鑄大錢一道出籠了。政府規定,官票銀一兩抵錢二千,寶鈔二千文抵銀一兩,與大錢、制錢相輔使用。

戶部官票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五月印發,又叫銀票、銀鈔,簡稱“官票”。 戶部官票以銀兩為單位,面值有一兩、三兩、五兩、十兩、五十兩五種。由白色苔箋紙(京票)、高麗紙(外省)製造,靛藍色印刷。外為龍水紋花邊,花邊內上部正中為漢滿兩種文字標明幣名“戶部官票”,幣名下正中是“準二兩平足色銀某兩”字樣,面額以墨色木戳加蓋。右為字號:“字第 號”,字按《千字文》排列,號用墨色填寫。左為日期:“咸豐 年 月 日”,具體日期用墨色加蓋或填寫。下部文字為“戶部奏行官票,凡原將官票兌換銀錢者與銀一律,並準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項,偽造者依律治罪不貸”。面額上加蓋漢滿文“戶部官票永遠通行”官印,稱為“圖記”。印造時加寬一寸,用為票根,左邊與號簿騎縫蓋用“戶部官票所關防”印,號簿編記號數,留存官票所,官票連用右邊票根交付銀庫或外省藩部,右邊騎縫蓋用戶部堂印,亦編記號數,發行時由銀庫或藩庫截下票根,以便核對。票面左下角由官票所添用花押,背面加蓋或手書流通記錄。

戶部在發行戶部官票之初,規定京城各官署俸餉經費按奏定成數領到的銀票,到官銀錢號兌換照付銀,或按當日市價換給錢文、錢票;民間應交納捐稅者,若到官銀錢號購買銀票上交,不但可省白銀的傾銷費用,也無平色增減,一時使得商民爭購。發行數月之後,因官銀錢號對銀票持有者倡言戶部無本,不肯收換,實際銀票無從兌現。伺後,戶部一度以每月俸餉經費按扣存銀票成數之銀,發給官銀錢號折成錢數,用以收換銀票。當時戶部只許官銀錢號以銀票兌換現錢和錢票,不準取銀,對民營錢鋪仍強迫銀錢並兌。但事實上,不但民鋪拒絕收買兌換,而且官銀錢號也多堅不承領,僅照數兌換,付盡而止。至遲在1854年底戶部奏請不準以銀票兌換寶鈔後,銀票除了作為捐項交納之外,已不能兌換現錢或錢票。1857年3月以後,戶部仿照寶鈔“掣字”即抽籤辦法,恢復票鈔互換,規定銀票“掣字”中者可以兌換寶鈔行用。隨著票鈔日益貶值,1860年初銀票遂被迫停造。


“鈔票”的由來——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


大清寶鈔 簡稱寶鈔,於1853年12月發行,以制錢為單位,又叫錢票。鈔面分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一萬)文、五十千(五萬)文、一百千(十萬)文。大清寶鈔用山西白色雙抄毛頭紙靛藍色印刷,橫批為雲紋橫書“大清寶鈔”,鈔名下為龍水花欄,花欄中左為“天下通行”、“均平出入”。花欄內正中書寫面額“準足制錢文”,面額右側為“字第 號”,左側為“咸豐 年制”。花欄內下部文字為“此鈔即代制錢行用,並準按成交納地丁錢糧一切課捐項,京外各庫一概收解,每錢鈔貳仟文抵換官票銀壹兩”。寶鈔面額連同鈔版一同刻制,面額上加蓋“大清寶鈔之印”,印製鈔時不留票根,僅在票右邊與號簿騎縫加蓋圓印一顆,印文為“寶鈔流通”,並用棕毛刷墨汁為色,以憑檢驗。周邊花紋因面額不同有星辰、山嶽、鳥獸、草木圖案區別。各鈔局編號以《千字文》開頭作順序,第一批4種面額以天、地、宇、宙為字,各字第一號上繳朝廷留底,發往外省紙幣在左邊騎縫加蓋地方關防印章。票號數目由承辦司官員填寫,用漢字直寫寶鈔稱呼為“長號鈔”,以舊式號碼橫寫的稱呼為“短號鈔”。填寫者在票左年號下加蓋長方形押角墨記。票面文字有“節以利度”、“源遠流長”等。為了使寶鈔在全國得以推廣,政府命令各地設立官銀錢號,將戶部寶鈔在本地編號,在騎縫線上加蓋編號司官私戳,用於地方查證驗收。以後因寶鈔濫發無度,地方來不及編號,便在票面上加蓋“未編號”字樣。

寶鈔最初只能在官俸兵餉經費中強制搭放,不能在市上流通。1854年底,戶部為了促使寶鈔流通和維持寶鈔市價,乃准許五宇(即宇升、宇恆、宇謙、宇泰、宇豐)官號代為收兌寶鈔。從此,許持鈔人赴官號支取錢票現錢。但實際也沒有設置充足的現金準備,而主要依靠五宇官號發行的“京錢票”,等於以票兌鈔。此後戶部一方面擴大發行,陸續添制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票面大鈔,併發往外省藩庫蓋印後解回戶部,用以搭放俸餉,併發賣給官紳商民,令其持赴外省兌換。另一方面,又限制收兌,採取“掣字”辦法。初為隔一天掣字一次,掣中者兌換,每次以十萬串為率。以後漸延至二十日一次、隔月一次,本月收鈔,下月發錢。至於五宇官號“京錢票”更是任意發行,毫無限制。到1858年秋,京錢票信用漸漸難以維持,戶部才開始清查五宇官號。為了疏通寶鈔“壅滯”,戶部乃改變方式,脅迫京城民營錢鋪代兌寶鈔。辦法是由戶部代刻該民鋪店戳,加蓋在寶鈔上面,使持鈔人可以知道取錢之處。但此舉還是行不通,人們到民營錢鋪取錢者寥寥無幾,戶部這一企圖依然落空,只好宣佈將民營錢鋪停止收兌寶鈔。

官票、寶鈔發行後,在京城很快就難以通行。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寶鈔1000文兌換制錢400—500文。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官票一兩可換制錢800—900文,而此時銀價每兩可以換到制錢2700—3000文,官票幣值已大幅度下跌。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官票每兩僅值京錢400—500文,合制錢200—300文,而銀價此時每兩值京錢1.2萬文,20兩銀票才抵白銀一兩。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民間寶鈔貶值驚人,每貫僅值當十大錢百餘文,後來每貫只值制錢10文,人們拒絕使用寶鈔。在發行紙幣當初,清政府在各省設立官銀錢號用來推行鈔票流通,在官票發行一年多以後,經戶部一再催促下,只有福建、山西、陝西三省照辦,天津則由商人承包執行,其他省份一概沒有實施。待到咸豐十一年清政府清理鈔票時,官票早已絕跡,寶鈔跌到每貫僅值制錢26文,最多時值52文,幾乎成為廢紙。到了同治初年(1862年),清政府徵收各種省課稅款項時只收實銀,不收票鈔,政府財政的各項開支也不搭用票鈔,民間更是唾棄如惡,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在流通了10 年後終於壽終正寢,從此也結束了中國古代政權強制推行紙幣的歷史。(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