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爲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想,很多人在心底都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

為了金錢、為了地位、為了名聲,或是為了家庭、為了親人、為了孩子。

每個人都會為各種各樣的目的而活,但如果這一切都不存在呢?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餘華的這本《活著》或許能給我們答案,當故事的主人公福貴失去以上所說一切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活著。而這是很多人都辦不到的事情。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福貴出生在一個富貴人家,就像他爹給他取得名字一樣,希望他一生都有福又貴,可終究是負了這個名字的意義。

少年的福貴,不知生活艱苦,大肆揮霍家裡的財產,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上學的時候不好好讀書,整天調戲女同學,先生說:朽木不可雕也。放學後,把家丁視為牲畜,騎在身下,感覺自己好不威武。再長大一點,變本加厲,出入風花雪月場所,他嫖,嫖完之後騎著妓女,到丈人面前脫帽致敬。他賭,賭得家財將盡,也不可自拔。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只學會享樂的福貴,不僅情商低下,智商也不在線,有心之人想要得到福貴全部家產,設計賭局,將福貴套在裡面。

他將最後一點家產敗得一絲不剩,終於家丁散盡,衣食無著,老爹氣死,母親病重。

最後只有瘦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女依舊在他身邊,而此時的福貴陡然醒悟,想要開始全新的生活。

然後生活是艱難的,不學無術,毫無江湖經驗的他求得一個安穩的生活該有多難。

貧窮足以改變一個人,福貴身上的紈絝之氣也不復存在,他變成了一個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的喪家之犬。

福貴終於戒了賭,租了五畝田,開始安安穩穩地生活。

但好景不長,在幫老母親抓藥的時候,稀裡糊塗地被國民黨軍官抓去當炮兵。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他所在的軍隊被包圍住,看著身邊的戰友成百上千地死去,曾經鮮活的人兒變成一具具屍體,福貴並沒有感覺。因為比起生死,肚子的飢餓更加難以忍受。

福貴想要活下去,他的戰友都想要活下去。當身處絕境,似乎一無所有的時候,求生的慾望卻顯得如此強烈。因為在家鄉還有母親、妻子和孩子們。

當福貴終於歷經千辛回到家鄉時,已經物是人非。

母親病重,沒錢醫治,早已過世,女兒發高燒,妻子沒有錢也沒及時送她去醫院,導致最後成了啞巴,當年將他害得傾家蕩產的龍二也被槍斃了。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福貴的命運也並沒有因為他的逆來順受而變得好過一點,他的老年經歷了人間最痛苦的離別。

先是妻子患了軟骨病,家裡的重活全都落在福貴和女兒的身上。

然後,因為兒子的血型與縣長夫人相同,被醫生抽乾血而亡。

很快,女兒嫁了人生孩子,卻因產後大出血死去。

福貴的妻子因受不了精神打擊,也跟著去了。

福貴視為生命的三個人都相繼死去,更加諷刺的是在同一家醫院,同一間太平間看到已故的親人。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一連串的苦難,就像是一塊塊巨石,壓在福貴身上。讓他的人生沒有了希望。

福貴應該會時常想起,女兒懷孕時,他和妻子、女兒、女婿坐在炕沿,邊笑邊哭時說的話:

“我也想不到,先前最怕的就是我和家珍死了鳳霞怎麼辦,你娶了鳳霞,我們心就定了,有了孩子更好了,鳳霞以後死了也有人收作。”

他幻想著一家人帶孫子的場景,期盼在未來開啟全新的生活。

卻沒成想,孫子剛剛出世,女兒和妻子便一起走了。都是他親手送走的。

如今,只剩他一個孤獨的老人,扁頭的女婿和嗷嗷待哺的孫子。

可命運好像開玩笑一樣,孫子四歲那年,女婿在工地上幹活,被兩排水泥板夾死了。

還是在那個醫院,還是在那個太平間,他又送走了自己的女婿。


福貴的身邊只剩下鳳霞的兒子,苦根,這孩子生來便命苦。

沒了娘,死了爹,苦根是福貴唯一的親人,福貴也是苦根唯一的親人。

對這個徐家唯一的血脈,福貴為他注入了全部的心血。

家裡窮得吃不上飯,但福貴還是帶苦根吃了一次麵條。

田裡的菜到城裡賣不了多少錢,但每次進城福貴都要給苦根買糖。

家裡吃不起飯,平常最好的加餐便是豆子。

一日,苦根生病,福貴給他煮豆子吃,結果吃的太多,苦根撐死了。

截止到這裡,福貴送走了他的小兒子,他的女兒,他的妻子,他的女婿,他的孫子。同一個太平間。

福貴活著的意義在哪了?這大千世界,卻也容不下福貴的一個親人,哪怕一個也好。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小說《活著》中有一句話特別悲傷:“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佛說:人生是苦。

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個世界是怎麼了?我們如此艱難地求生,卻屢屢被世界背叛。

看看福貴,和生命中許許多多像福貴一樣的人們。他們或許生活困苦,或許屢遭不順,或許家人盡逝,但依舊在堅強地生活。

他們不曾想見,也無力享受活著的境界,因為僅僅是活著本身,便已經拼盡全力。

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活著,僅僅是為了活著本身。

就像餘華自己說的:

同一個太平間,他送走了5個至親,人為什麼活著?值得你深思!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很多人說,更加喜歡《平凡的世界》因為他帶給人希望,不太喜歡《活著》,是因為書中看到的都是絕望。人啊,這一生,有很多東西都是必須經歷的,那是命。不管是《平凡的世界》還是《活著》都值得一讀,這都是對人生的解釋和思考,愛讀書的你,如果沒有多餘時間慢慢細讀這兩本書,可以在“流書”平臺,看大家的書摘,也就是文中最精華的部分,這樣不僅能在短時間瞭解到整本書的大致內容,也能看到別人閱讀時的感受,還能和別人互相交流人生經驗,可謂是一舉三得,總之,這個軟件,你值得一試!

流書:捕獲閱讀靈感,分享創作優質書摘,讓你學習更加有趣,更加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