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常被拿来形容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只要我喜欢你,你长啥样都美!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作为美女参考标准的西施,虽然闻名于春秋时代,却千古流传,成为一代又一代男人心目中的大众情人。包括我们北宋大文豪——苏轼先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想起这个标致美人,时不时以西施之美去衡量世间之美呢!今天要聊的这首古诗就是来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诗中,究竟是什么情愫触动苏学士惦念起美女西施呢?这和西湖的美名又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全诗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饮”,可不是饮茶饮水,而是饮酒!苏轼饮酒之地不一般,他是泛着一叶小舟,在美丽的西湖上边喝酒边欣赏美景呢!而“初晴后雨”,则点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先是风和日丽的晴天,然后突然又下起雨来。好比电影中的爱情桥段,男女主人公出场之前,总要先渲染一下氛围,制造浪漫的效果。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话说这天,苏轼乘着一叶小舟,泊在美丽的西湖上,一边饱览湖光山色,一边悠闲地喝着小酒。你看,天气如此明媚,清风和畅,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风轻轻的拂动之下,水光闪烁,令人陶醉。饮酒微醺的苏轼,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景色中:真是诗如画,画如诗呢!

“潋滟”,这里指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指正显得美好。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山色空濛雨亦奇”

苏轼正感叹着阳光下的西湖之美呢,谁料想,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细细的雨丝点点落入湖中,湿了游人的衣裳。湖上的游船见此状,纷纷调转船头回岸避雨。但苏轼兴致正好,他定定地站在船头,任凭雨丝落在发梢,湿了衣襟。苏轼远远望去,在细雨中,那青翠的远山笼罩在迷离的烟雾中,时隐时现。苏轼不禁感叹:如此空灵奇妙的雨景,不也很美吗?

“空濛”,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

“奇”,指奇妙。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欲把西湖比西子”

偌大的一个西湖,唯有苏轼泊在湖心,驻足远眺。蒙眬的雨雾世界,总忍不住令人心底柔软,这不禁勾起了苏轼的情愫。此刻,若有一个可人的女子,与我共赏西湖美景,那才是人生惬意之事啊!不由间,苏轼就想起了春秋越国美女西施,他的嘴角扬过一丝微笑:哦,“西施”、“西湖”……

“西子”,指西施,她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这两个词语突然在苏轼脑海闪过,他灵光一闪,有了感悟:西湖之景如此美好,不就像美女西施吗?不管西施是淡妆还是浓妆,不管西湖是晴天还是雨天,她们俩都是一样美好,一样地赋有独特风韵啊!

想到这里,苏轼张开双臂,继续接受着细雨的洗礼。虽然此刻独自欣赏西湖雨景,但是在苏轼的心目中,却有一个美人西施相伴呢!

“总相宜”,意思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情人眼里出西施!苏轼心目中的西施长啥样,你猜?

这是一首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写下的西湖名篇,前两句描摹出了西湖的美景,后两句却笔锋一转,借用西施之美来形容西湖之美,神来之笔,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看到西湖,就会联想到美丽的西施。因此,西湖也有了“西子湖”的美丽别称,这可真是神来之笔啊!


(家有牛娃,一起轻松学古诗!欢迎订阅“牛娃学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