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中華啤酒和小龍蝦更配哦!

啤酒是大家最熟悉的飲品了,不僅有麥芽香甜味道,還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美國的營養專家發現,經常性、中度啤酒攝入量——即每天1-2杯(350毫升)啤酒,對於男性和女性都有益。隨著溫度的升高,氣候漸暖,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拼酒量、小龍蝦、擼烤串的旺季。夏天來臨,市面上紛紛出現了麻辣小龍蝦、蒜蓉小龍蝦、以及油燜大蝦,然而吃小龍蝦必配中華啤酒。

炎炎夏日,中華啤酒和小龍蝦更配哦!

中華啤酒和小龍蝦更配。

幾塊錢的啤酒和幾十塊的啤酒有什麼區別?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人最直接的反應是差了幾十塊錢,當然不可否認價格差異是最簡單直接的,但大多數人都知道一分價格一分貨的道理,大多數人都知道,啤酒是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為主要原料,不發芽穀物(如大米、玉米等)為輔料,經糖化發酵釀製成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低度飲料酒。啤酒根據原料和發酵工藝,通常可以分為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這就出現了分歧,精釀啤酒要求水準高,自然釀造成本就會很高。後者批量生產,口感很寡淡,自然成本就會很低了。常見的百威、喜力、青島和雪花等都是工業啤酒。

炎炎夏日,中華啤酒和小龍蝦更配哦!

對比圖來一波~

1.幾十塊錢的啤酒:只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進行釀造,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劑。與工業啤酒相比,麥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添加更多,所釀造出來的麥芽汁濃度更高。通常,精釀啤酒釀造時不需要太多考慮成本,多數會選擇上等的原料釀造而成。因此口感方面很突出,當然價格自然會貴一些。

2.幾塊錢的啤酒:同樣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釀造而成,但為了追求成本,更多用大米、玉米和澱粉等原料取代麥芽。這樣釀出的啤酒麥芽汁濃度非常低,口感偏淡。

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的發酵工藝也有所區別,通常精釀啤酒採用的是艾爾工藝(Ale,上發酵工藝),工業啤酒採用的是拉格工藝(Lager,下發酵工藝),二者最主要區別是發酵過程中酵母所在的位置和發酵溫度不同。

1.幾十塊錢的啤酒:多為艾爾工藝,酵母在發酵罐頂端工作,浮在酒液的上方,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 10-20℃。發酵罐通常較小,發酵結束後不進行過濾和殺菌處理。

2.幾塊錢的啤酒:多為拉格工藝,酵母在發酵罐底部工作,沉在酒液的下方,發酵溫度一般控制在 10℃ 以下。發酵罐較大,發酵結束後通常採用過濾和巴氏殺菌,增加啤酒的貨架期(保質時間)。

炎炎夏日,中華啤酒和小龍蝦更配哦!

美女都愛喝中華啤酒。

國家對於小型酒廠的政策還停留在國有的工業酒廠。由於所有的食品進入超市都需要生產許可證,小型酒廠的規模很難滿足標準,只有通過尋求大型酒廠來代釀而工業啤酒的釀造方式屬於下發酵,溫度偏低,所需要的器械必然與精釀酒廠的需求有所出入,其中品控的保證就使得商品上市難上加難。

我國規定上市的鮮啤酒,即有活酵母殘留的啤酒,標有的保質期不能超過一個月。大多數的精釀啤酒由於不使用巴氏消毒和過濾,保證了新鮮度和口感,如此短的保質期便意味著無法大量生產囤貨。

炎炎夏日,中華啤酒和小龍蝦更配哦!

品中華,喝中華啤酒。

目前的國家政策沒有向本國生產的啤酒傾斜,反而縱容了進口啤酒,阻礙了國內精釀啤酒的發展。

相反在美國,在釀酒協會的推動下,2011年聯邦政府批准了產量在600萬桶以內的小型酒廠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美國國會近年來在審核一項名為精釀飲料現代化和稅收改革的法案,一旦通過,年產6萬到200萬桶的小型酒廠的消費稅將減到3.5美元一桶。美國的政策保護了小型酒廠,也促成了九十年代精釀啤酒的崛起。

國內對於精釀啤酒的認知還處於一個非常模糊的階段。精釀啤酒在很多人眼裡,只是一個體現身份和品味的產品,而忽視了產品背後的文化和故事,精釀背後的故事還有待大眾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