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花样百出信息时代莫贪便宜

网络的广泛应用,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少危险,一不留神,就可能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中。

市民遭受网络诈骗危害,年龄不尽相同,二十多岁至五六十岁的人都有涉及,而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图小便宜才会上当受骗。

1.中奖诱惑

iPhone没拿到,还被骗走600元。

今年2月份,还未开学,家住三坪村的小朱,在家玩起了网络游戏《跑跑卡丁车》。

没多久,屏幕右下角就不断弹出一个加好友的对话框,小朱点击“确定”后出现一条“幸运”提示:“恭喜您被系统抽中为跑跑无限惊喜活动幸运玩家,您将获得我公司送出的惊喜奖金3200元以及苹果公司赞助的最新iphone手机一部。”

小朱信以为真,也非常兴奋,就打开了所谓的“官方网站”,网站上清楚地写着“需要预先支付600元手续费”。为了能尽快得到奖金和奖品,小朱毫不犹豫地给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汇去了600元钱。

按照网页上的要求,小朱拨打区号为0898的客服电话确认时,一南方口音的男子接电话称需再汇500元的个人所得税,此时小朱才恍然醒悟,发现自己可能被骗了,便迅速报了警。

网络诈骗花样百出信息时代莫贪便宜

2. 微商骗局

“美人心计”不可信

去年6月,家住廊桥水岸小区的蔡先生称,不久前他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位“小妹”,得知对方为减轻家庭负担在从事微商

卖茶叶工作。在被对方的“孝心”感动后,蔡先生主动伸出援手购买茶叶。

通过几日的聊天,两人关系越来越好。之后,“小妹”还以来武隆看蔡先生为由,向他索要机票钱,蔡先生遂给她转了1000多元的机票钱。

结果,收到转账的“小妹”却立刻将蔡先生拉黑,这时蔡先生才意识到被骗。


网络诈骗花样百出信息时代莫贪便宜


3. 网购陷阱

没钱也会被骗

喜欢网上购物的肖女士是一名建材公司的销售员,住在世纪五龙城。今年8月份,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购物网站售后客服,同时表明因肖女士所购衣服存在质量问题要给她退款。

由于“客服”所说信息极为准确,肖女士信以为真。当肖女士提出未发现170元退款后,对方以肖女士信用不足为借口,要求其在“来分期”应用中操作。

肖女士按照对方提示,在该软件上绑定了个人信息,不久后,她便发现“来分期”软件界面上有了3400元。

随后,肖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将3400中的170元转入自己卡中,将剩余钱当做对方公司“营业额”打给了“客服”。

不久,肖女士发现“来分期”界面提醒她还贷款。此时,肖女士才发现,原来那3400元钱并不是“客服”的“营业额”,而是自己在软件上被对方哄骗贷的款项,自己又糊涂地打给了对方。

网络诈骗花样百出信息时代莫贪便宜

为了防止受骗,市民朋友还应从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线入手。其实,许多骗局都是一层窗户纸,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的漏洞,要理性思考,不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一旦发现受骗,要及时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