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示新品種新模式

近年來,鮮食玉米以其適口性好、風味獨特、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成分而備受消費者青睞,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今年,北京市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實施了“優質鮮食玉米品種篩選及綠色高效技術集成”項目,近日,第一批鮮食玉米進入成熟收穫期,該站舉辦現場觀摩交流會,展示新品種、新技術,為育種單位和種植大戶搭建合作交流平臺。

據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育種專家史亞興介紹,本次觀摩的4個甜、糯玉米新品種“京科甜608”“雙甜318”“京科糯928”“蜜花甜糯3號”均為北京市近幾年新育成的優質品種,具有產量高、品質優、商品性好,適應性強、抗性好等特點。其中,“京科甜608”是由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選育的早熟品種,生長期短、上市早,籽粒甜嫩多汁,果香濃郁,可作為水果型玉米生食;“雙甜318”通過了天津市和北京市審定,不僅產量表現好,且營養豐富,商品性好,口感細膩甘甜,品質極佳。“京科糯928”和“蜜花甜糯3號”同為甜加糯類型,籽粒皮薄,甜糯籽粒比例為1∶3,蒸煮後晶瑩透亮,糯中帶甜,既有甜玉米的清新甜脆,又有糯玉米的香粘軟滑,口感風味俱佳,為鮮食、加工玉米的良好選擇。

記者從北京種子管理站獲悉,北京本地鮮食玉米的播種時間通常為4月-6月,上市時間集中在7月中下旬到9月。為了本地鮮食玉米在市場搶早和延後,延長供應時間,幫助農民創造更高效益,該站開展了鮮食玉米綠色高效種植模式研究試驗,該模式採用“早播/晚播+早熟鮮食玉米+覆蓋可降解膜+有機肥+病蟲害生物防治+秸稈處理”的種植方式,早播於3月中旬播種,覆蓋可降解膜,全程不施用化肥、化學農藥,採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生物防治技術,鮮食玉米果穗採收後,其秸稈直接用於青貯飼料,對環境無汙染,對人畜安全,最終達到綠色高效生產。

據瞭解,目前上市的鮮食玉米均價為3-3.5元每穗,要比集中上市時價格高1元左右,如果按照一畝2000穗計算,每畝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同時鮮食玉米秸稈含糖量高、營養豐富,用於青貯飼料,每畝可增收100元,進一步提高了全株利用率和生產附加值。晚播種植模式將於7月下旬播種,預計上市時間為10月上中旬,屆時本地鮮食玉米供應量大幅驟減,價格優勢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