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功与过,平庸乎栋梁乎?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头脑不冷静、眼光不老到、用人不精确,以一己之力办啥啥不成,所以司马迁毫不客气给了他“未睹大体”“利令智昏”八个字的评价。

然而这个人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待人厚道,是一个老好人,忠君爱国,是非分明,知错能改,勇于担当,关键时刻能以大局为重,毁家纾难,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毕竟解了国之大患。所以盖棺论定,荀子称平原君为“社稷之臣也”。

那么,平原君凭什么能够当得起荀子如此之高的评价,他究竟都做过什么事呢?用一句话概括,平原君以“三无”遗祸赵国,凭“三有”为人称道。所谓“三无”是说他无主见、无能力、无见识,“三有”是说他有担当、有雅量、有节操。

平原君赵胜,功与过,平庸乎栋梁乎?


“三无”遗祸赵国

首先说他的“无主见”。有一件残忍的事很体现平原君的无主见。平原君有一个瘸腿的邻居,有一天打水时被平原君的一个爱姬耻笑,于是这邻居要求平原君杀了爱姬,平原君认为这要求太无厘头,拒绝了邻居的要求,结果门下的食客觉得他重色轻士,纷纷离开。平原君一看不妙,赶忙斩下那个爱姬的人头,亲自登门向邻居道歉。这件事反映出平原君没有原则,处事失当,无主见。

平原君赵胜,功与过,平庸乎栋梁乎?

次说他的“无能力”。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刚刚继位不久,燕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听取平原君的意见,拿赵国济东的三个大城市换取齐国的大将安平君田单率领赵军抵抗燕军。据《战国策》记载,田单到了赵国之后,赵奢还专门找他辩论军事问题,辩论结束后赵奢认为田单不仅能力已经落伍了,而且对赵国不可能忠心耿耿。结果,不出赵奢所料,田单因考虑齐国的利益,不想让赵国强大,只是旷日持久地消耗赵之兵力,虽然击退了燕兵,结果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再次说说他的“无见识”。平原君最受争议的是赞成赵孝成王贪图上党之利给赵国招来大祸。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告终,赵国丧失了四十五万大军,从此失去了与秦国相抗衡的实力,战国的均势彻底被打破。长平之战成为战国的一道分水岭。客观地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直接原因源于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为将,最终被战神白起痛下杀手。

【时代华商观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弱国要想自保,只能尽量不授人以柄。平原君看不到接收上党的连锁反应,所以苏辙在其所著《古史》中说:“长平之祸成于胜之言,此皆贵公子不知务之祸也。乃欲使之相危国,拒强秦,难矣哉!”这都是不懂政治韬略和人情世故的贵公子惹的祸。


 凭“三有”尚保无亏

原君尽管能力平平,缺乏远见卓识,但司马光说他“臣人之节始终无亏”,这一点比孟尝君和春申君可就好多了。事实上,平原君的优点远不止此。他的优点是通过“三有”体现出来的。

首先是“有担当”。这个有担当,就是担得起责任,扛得起道义。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打算挑选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平原君豪气冲天地说:“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这时有个叫毛遂的门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多亏了毛遂自荐,平原君才得以与楚国订立盟约,为赵国解邯郸之围奠定了基础。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视死如归、一往无前,就凭这一点,平原君的这种担当精神就值得肯定。

其次是“有雅量”。“有雅量”就是有容人之量,胸怀宽广。这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两件事上来看。一件事是义举赵奢。赵国一个收田租的小官赵奢到平原君赵胜家去收租税,他的家人不肯交。赵奢以法处置,杀了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恼怒,想杀死赵奢,赵奢便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果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则各国来犯,赵国便不存在了。您还到哪里找现在的富贵呢?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则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家江山稳固,而您作为王族贵戚,难道会被各国轻视吗?”平原君认为赵奢很有原则,便介绍给赵王。赵王派他管理国家赋税。后来平原君还进一步破格举荐赵奢率领赵军抗击秦军,成就了赵奢一代名将的功业。

最后说说平原君的“有节操”。对政治家而言,“有节操”至关重要。平原君在邯郸保卫战中的表现就很有节操。平原君与楚王约好出兵救赵后回到赵国,这时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来救援,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攻邯郸,邯郸告急,眼看就支撑不住了,平原君极为焦虑。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谈劝说平原君毁家纾难,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谈的意见,组织起三千人敢死队力退秦军三十里,为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赢得了时间。

【时代华商观点】:讲政治是领导者的第一要务。讲政治就是要恪守政治操守。正因为平原君“臣人之节始终无亏”,所以当时的大学者荀子才说:“平原君之於赵,可谓辅矣。”

什么是辅臣?能够解除国之大患,能够消除国之大害,能够使君王享受尊荣而国家安定的,就是辅臣。平原君如楚定盟,在危急时刻毁家纾难,力保邯郸不失,对赵国的政治外交均有重要影响,是当之无愧的辅臣。平原君才智有限,谋略差强人意,远未达到知人善任,为国举才的地步,不过心胸宽广,能从大局出发,有容人之量,而且能够闻过即改,这种好品质弥补了其才智有限的不足,保其终身富贵无忧。庸人为政而能有让人称道的地方,也算难能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