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八、十九章)

第十八章:道非有仁

  •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译文

与正确的治理大道相背驰,就会产生施行仁政的诉求。智慧一使用,就会出现严重的伪善。六亲不能和睦相处了,才会有人强调父慈子孝在内的伦理秩序。国家已经昏乱不堪了,才想起来提倡任用忠臣。

  • 提要

所谓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由于大“道”的荒废而出现的。由于人们不遵循大“道”,陷入无休止的欲望争斗。为了解决这些争斗,人们才不得不提倡一些避免争斗的行为。但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回归于“道”。

  • 事例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八、十九章)

爱新觉罗·福临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王朝第三位皇帝,年纪轻轻就在治国安邦、诗文书法等方面取得不错建树。他曾对《道德经》作过十分到位的注解,不到20岁的年龄就完成了《御注道德经》一书。他在序中大赞老子的以道治国。“老子之书,原非虚无寂灭之说,权谋术数之谈,是注也,于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国之道,或亦不相径庭也。”于是他运用老子的智慧作思想指导,并在母后与重臣的帮助之下,积极发展农业,减免苛捐杂税,整顿吏治,提倡节约,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各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奠定了清初的一统繁荣的大局。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八、十九章)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译文

领导者不以圣人和智者自居,就能对平民增加百倍的利益;放弃以仁义为名的治理方式,民众就会回到父慈子孝的淳朴社会风气中;掌权者放弃愚民的权谋术和以权谋私,作奸犯科的事情就不会再有了。这三个方面作为文辞来说,还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民有所归属就要做到:表面单纯,内在质朴,减少私心,减少欲望,抛弃世俗之学,就不会再有忧患了。

  • 提要

本章可看作是对上一章的解释说明。上章说到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因为领导者太提倡公平、仁义、智慧……而产生的,现在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这些舍弃掉就行了。

这些方案的确有些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社会中很难作为指令颁布实施。但老子所强调的——领导者自己应当首先做到表面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心、淡泊欲望——这些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 事例

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不几天就攻占了一座叫做野王的韩国城池。并断绝了野王与临近的另一座城市(上党)的联系。上党城也是危难在即,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认为上党也难以抵抗,与其让秦国攻占上党,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这样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手共同抵抗秦国。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八、十九章)

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孝成王觉得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上党的大片土地,不过这么大的好事还是要留个心眼的。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大臣们对于要不要意见不一,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看透了玄机,他劝赵王不要接受,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会引火烧身,而且韩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目的就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而平原君赵胜却认为即使发兵百万,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却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党的土地,绝不能坐失良机。

最后,赵王听取了平原君的建议,派平原君到上党去接受土地,并封冯亭为华阳君。可是没过多久,赵国就大祸临头。秦国看到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转而来攻打赵国,于是秦赵两国开战。后来赵国中了秦军的离间计,派出了顶替廉颇为将的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迎战,结果打了败仗,数十万赵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了起来。所幸最后楚国出兵,一时帮助赵国脱离了灭国之难。

古往今来,这种因决策人做不到超然于物外,抵抗不了各种诱惑,不懂舍弃非分之想而罹难的事例太多了,只因为:后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所以,深入地读史学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道德经》原文+译文+提要+事例(第十八、十九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