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孩求職時被拐賣,網際網路招聘上的求職者們請警惕這些求職陷阱

陷阱1 以虛假信息賺取登記費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陷阱,一些非法中介組織通過在媒體刊登虛假廣告,或在街頭巷尾張貼條件誘人的用人信息,或是在互聯網上發佈各種高薪,高福利的職位吸引眾多求職者前來,進而名正言順地收取求職登記費。而他們提供的多是子虛烏有的用工信息。

然後在求職者去面試的時候以各種名目收取費用,列如某些模特公司之類

陷阱2 騙取免費勞動力

一般是一些無良公司使用較多,該陷阱一般是發佈一些高薪高福利職位,然後招聘到了入職者以後,在試用期滿以後就炒求職者的魷魚,用很少或者沒有薪資來騙取免費的勞動力

兩女孩求職時被拐賣,互聯網招聘上的求職者們請警惕這些求職陷阱

陷阱3 穿著合法的外衣 幹著非法的勾當

這類招聘看上去並沒有什麼漏洞,求職者被介紹到一些很正規的公司工作,他們卻沒想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非法的,等到警察上門時還被矇在鼓裡,稀裡糊塗地做了不法分子的幫兇。這類陷阱讓應聘者防不勝防,甚至可能身陷囹圄。求職者在入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瞭解清楚自己的公司是從事的什麼行業

陷阱4 高薪誘惑求職者,對犯罪者實施侵害

這類招聘一般是直接針對求職者的,一般是傳銷使用較多,如應聘之後,告知應聘者工作地點在外地,如果求職者跟著過去了,被限制人身自由,或者直接如下面的這個列子一般 直接被拐賣

兩女孩求職時被拐賣,互聯網招聘上的求職者們請警惕這些求職陷阱

常州年輕女孩小菲(化名)和許多初入社會的青年一樣,通過國內一家知名招聘網站尋找工作機會。2017年6月17日,她看到常州一家酒吧在招聘服務員,便通過網站向該職位遞交簡歷。次日,自稱招聘方的男子胡某加了她的微信,並約定面試時間和地點。

在酒吧,小菲見到自稱面試官的胡某及另一名男子葉某。面試結束後,胡某稱上海KTV服務員的工資更高,勸小菲先去上海工作一個月,一個月後再把她接回來繼續在酒吧上班。小菲答應了,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踩進一個陷阱。

6月19日,胡某僱車將小菲送至上海一家賓館,將其賣給開按摩店的谷某。人生地不熟的小菲被谷某強行帶至其家中居住,並扣押了手機和身份證,還強迫其在按摩店賣淫,遭到小菲強烈反抗。不久之後,小菲趁店裡人少時偷偷逃走,一家飯店裡的好心人收留了她,讓她躲進包廂,並給她買了衣服和鞋子,將她送至公交車站。公交司機瞭解情況後,直接將她送到了就近的派出所。隨後,警方又從谷某處解救了另一名女孩,該女孩也是通過該招聘網站尋找服務員工作時被騙的。

各位讀者們在求職有遇到過哪些陷阱呢 歡迎回帖哦

兩女孩求職時被拐賣,互聯網招聘上的求職者們請警惕這些求職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