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仰望星空




音乐中的每个音,特别是在乐器的定音上,需要精确的音高和相互关系,我们称其为音律。现在最常见的音律是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和纯律。简要说一下五度相生律和12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是由纯五度关系生成的音律,也就是从某一个音开始,向上纯五度产生一律,再由此向上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如此继续就会得到七个基本音级。比如从f向上纯五度是c,在向上纯五度是g,这样继续下去就得到:f-c-g-d-a-e-b。把它们转音(音不变改变八度),放在一个八度中就形成一个音阶。这是按音乐规律生成的,声音和谐自然,多用于弦乐器,如小提琴、二胡、竖琴、杨琴等。

十二平均律是将纯八度音的频率平均分成12个半音组成音律,也就是说,所有相邻的两个半音的频率之比是相等的。其比值是2开12次方:12√2=1.0594631。这是按物理规律生成的,声音不太和谐自然,但转调方便,多用于键盘乐器,如钢琴。



问题来了。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同样的纯八度,区别在哪里呢?我们发现,因为音律生成的方式不同,按五度相生律产生的七个音的频率,和12平均律产生的音阶频率是有差别的。每个音之间相差大约两音分。

例如音阶c d e f g a b中,五度相生律相对十二平均律,每个音高分别相差 0 、4 、8 、-2、 2 、6 、10 音分(-2表示低2音分)。因为相差不大,在共同演奏中,人的耳朵是分辨不出来的。

为了让不同的音乐、乐器,有统一的音高,国际上规定了小字一区的a频率为440赫兹,称为国际音高。



例如小提琴先确定gdae弦中a弦的音高为440赫兹,然后按纯五度确定gde的音高就可以了。

钢琴常用4、5度调律,就是在小字一组内,用音叉确定a的音高为440赫兹后,分别向上或向下的纯4、5度音附近,依次找到按12平均律确定的12个半音的频率。然后按纯八度,找到各小字、大字组所有黑白键的音高。

(注:12平均律中的每个半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1音分,半音共100音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