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井(傳奇故事)

白龍井就在白家鎮街道的西北邊。這口古井深約二十餘米,井的直徑約一米。井面是用清砂石圍成的圓形,離地面約一米高。

這一口古井留下了很多奇怪而動聽的傳說。

據說“湖廣填四川”有一嚴姓人家千里迢迢從湖北來到此處。嚴家人相中了這塊福地,於是在此建新宅,屋坐北朝南,屋後靠高嶺,屋左藏青龍(小山),屋右臥白虎(石樑),屋前河水環繞在大壩中,大壩上良田肥沃,陽光充足,是天然的“米糧倉”。許多地理先生都說此院之人不上百年,子孫就會大發大富。嚴家居於此,諸事順心,就只有一件事不順心,那就是缺水。人畜飲用水是必用的,每天都缺不了它,所飲用之水要到堂前較遠的河裡去挑,這飲水的事一直苦惱著嚴家。嚴家也曾掘了幾口井,可是所掘井全靠天上下雨而積水,當天上雨水停後,井裡的水也隨著乾涸了。

這一年的一天,嚴家大院來到一個六十多歲的乞討老人,老人說他是湖北人,只因家鄉近三年大水成災,農民顆粒無收,生活十分困難,無家可歸。許多饑民都出家逃荒。嚴家見老人談吐非凡,又是祖籍地的老鄉,就留他在院中食宿,像貴賓一樣招待他。老人住了數日,向主人說道:“謝謝你家熱情款待,老朽辭謝了!”

嚴家主人聽了,向老人說道:“老人家就在我家住下吧,年紀大了,遠行諸多不便。”

老人堅持要走。嚴家主人見留不住老人,就拿出銀兩贈送老人。老人非常感激地說道:“謝謝你們的仁義之舉。老朽不才,老了來過飄泊生活。我家世代相地為生。我也從小受此教育,學得了一些地理知識。近日在你家受到了你家熱情款待,心中十分感激,你家仁義,有憐窮之心,必有好報。閒看院宅,雖是福地,但缺水。無水不潤,發富皆空。老朽相堂前院壩外,用心深挖,自有泉水湧出,你家發富有望也。”

嚴家深信老人的話,遵照老人指點掘井,可是掘了數月,也不見一點來水。嚴家人十分恢心,決定放棄掘井。就在準備撤離掘井勞作的數人,忽然在井下的人聽到井裡有雄雞啼鳴,鑼鼓齊響,井下人感到非常奇怪,聽了一會,心中生懼,忙向上示號,繫繩攀上井口。井下人上了地面,把在下面聽到的聲音向大家談起,大家也覺得非常奇怪,有人說這是胡說八道,哪裡會有這樣的怪事?爭論了許久,搖頭不信的人總要下井去證實事情的真假,於是繫上繩子,降到井底下去了。一會兒,他也上了地面對大家說道:“下面聽到雄雞啼鳴,鑼鼓齊響情況屬實。”

這口井掘到這個程度,不見水,卻聽到了這樣的聲音,大家認為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大家談說了許久,最後大家都認為是通了龍府,驚動了龍王,這口井不要再掘了,否則就會大禍臨頭。掘井之事報告院主,院主也覺得十分奇怪,也同意掘井停下。這掘井的事就這樣收場了。

這天晚上,院主剛入睡,就聽見僕人報說有位穿白衣的年輕小夥子求見。他迎接了這位年輕小夥子進入他家客廳,院主就叫他坐,並叫僕人上茶,年輕小夥子說:“不必客氣,我受家父委託,向你家賀喜,你們家心地善良,遠掘井之舉感動了家父,即日將泉湧滿井。希望你們抓緊時間,把井口砌好,用石砌成圓形,離地約三尺,此泉水將滿井口,天干不枯,大雨不瀉。但你家仍要行善積德,否則泉枯家敗。”年輕小夥子說完,禮畢,眨眼間化作一條小白龍,騰空飛去。院主驚歎不已,醒來才是一場夢。

次日,院主叫在地面用石砌井口,沒幾天,井口砌好,當大家收拾好工具,正要離開,口見井裡泉水清清,裝滿井口。院主叫大家跪下,放起鞭炮,燃香燒紙,磕頭拜謝。並用石立碑,取名“白龍井”。這“白龍井”水長年累月供大家食用,井水齊井口,這水接連挑不降一點水位,天上下大暴雨,井水不漲瀉,不暈濁。

這一天挑水的僕人跑來對主人說:“井裡有了奇怪的影子,現出院中堂屋裡神位。”主人不信,忙隨僕人來到井前向井中一看,果然見宅中堂屋神位映於井中。主人繼續觀看,一會兒又現一畫面,堂前遠處岸山映於井裡,屋後竹翠松青,鮮花盛開。看了一會,一眨眼,只見一條小白龍在井裡飄遊。主人叫僕人退下,並再三吩咐此事不得聲張,以免被人用汙濁之物於井中,敗了好風水。嚴家飲用此水,一家人百病不生,育出子女聰明能幹,有考中狀員的,官至京城朝中。

嚴家在此成了富貴之家,家中金銀滿倉,簡陋院子改建成了玉宇瓊樓,紅簷翹角。院主壽至一百二十歲才逝人間。老人臨終前對子女們說:“你們要心地善良,濟難扶貧。更不得仗勢欺人。”老人說完緊閉雙眼。老人逝世,這井裡水面現一朵白蓮花,開了七七四十九天才謝。

嚴家數代人飲此水。代代高壽,壩中良田,風調雨順,常年豐收。這樣過了幾代人,嚴家人口衍繁,家族人丁數百,於是壩上又修新居,大家共飲“白龍井”水。族中年歲大的長輩,推為族長。這位叫嚴棟的八十餘歲,他白髮蒼蒼,可身體健康,飯食不減。在族中是年歲大的長輩,他就是大家公認的族長。這年,年老的嚴棟想把貌如白素貞的僕人之女納妾。這天向僕人道出心意,僕人在他面前喊著老爺說:“吾醜女年僅十四歲,且已許配他人。”

嚴棟聽了,閉口不言,但心中十分不滿。暗地裡叫人將僕人女兒未婚夫殺害,又捏造事實,說其家反朝廷,至其家被皇上旨意滿門抄斬。嚴棟自以為僕人之女這下必從於他,又叫人談說婚娶一事。這僕人知道自己擺脫不了嚴家的權勢,勸小女兒從了,可是小女子一口否決,並於當晚跳於“白龍井”中,可憐這位年紀輕輕的姑娘生命就這樣終止了。

安葬了僕人之女,這“白龍井”就這樣乾涸了,沒有了泉水,嚴家人又只好到河裡去挑水飲用。嚴家不幸之事從此接連不斷,在外做官的貪髒枉法,有罷官回鄉的,有被斬首的。又有人告發嚴棟修新居像修皇城,早有謀反之意。官府捉拿嚴櫟,囚禁至死,族人也隨同遭殃,耳朵靈的,早知消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才得生存。這嚴家壩沒有一家姓嚴的了。

嚴家壩成了白家壩,白姓人家遷居於此。白姓人家世代唸佛,行善積德。涸了多年的“白龍井”又泉水滿井。但後人們總是到井邊看井裡現出奇觀,可是千千萬萬的人都沒有看到奇景。

現在的白家壩已經建成了大鎮,取名白家鎮。美麗整潔的街道兩旁高樓聳立。鎮上居民數萬人,那“白龍井”水供不上大家飲用了,山上的泉水用水管接到鎮的高點,建起了水塔,大家飲用上了清潔的自來水。“白龍井”並沒有被填沒,作為古井保護,井旁那一棵參天的古老黃桷樹,引來很多人夏天在此歇涼,此處涼亭數座,壇中鮮花盛開,打牌下棋,談古論今,十分熱鬧。一些老人們在“白花井”邊講這“白龍井”的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