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之齐物论》2.13

<2.13>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瞿鹊子问长梧子说:“我听孔子谈过:‘圣人不做勉强的事,不贪图利益,不躲避祸害,不喜欢妄求,不排斥常道。无言如同有言,有言如同无言。进而遨游于尘俗世界之外。’孔子认为这些都是空泛的无稽之谈,而我却认为这是领悟了道的精妙才有的表现。您认为如何?”

瞿鹊子、长梧子都是虚构的人。孔子在战国时代已是儒家的代表,庄子在此借孔子之口说明领悟了道精妙的境界。这是他的“重言”手法,就是借重知名的古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庄子《内篇之齐物论》2.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