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如何表達憤怒?

時光大超人


當我們感到挫敗的時候,最容易憤怒。可能是開車在路上擁堵不堪寸步難行,你一路憤怒地從司機到政府罵了個遍。也許是一支從桌上落下而四分五裂的筆或者是一扇久推不開鎖頭壞掉的門都可能會讓你心生憤懣。我們常常能在憤怒之前找到一個挫折的情景,我們因為挫折受到了傷害,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很容易認為這種傷害是故意造成的。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鉛筆掉落在地,我感到有些煩惱”而不是“鉛筆落在地上是為了使我煩惱”時,憤怒的情緒可能就不會那麼濃烈,甚至輕微到都稱不上是憤怒。


“某人今天碰面沒有和我打招呼,可能是他沒有看到我”和“某人今天碰見和我打招呼,他根本就沒有把我放在眼裡,他實在太傲慢了。”後者會讓人產生憤怒而前者不會。當我們懷疑自己是傷害的恰當目標時,那很容易相信確實有人或東西在設法傷害我們,其實所有這些原因可能都是無心的。生活中的大部分憤怒可以在這一步就被化解。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有修養”。有修養的人其實很少甚至可以做到幾乎不需要表達憤怒。


“世界不是善意的,也不是惡意的。它是無意的。”

人們並不是因為要愛你或者恨你,才不辭勞苦地投胎做人。他們只是在無意識地說著自己認為正確的話,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而你,剛好在現場。

當你確實認為別人的行為讓你感到不適,你可以試著向對方表達你的感受,不要用指責的口吻,而是溫和地告知對方(1)他的什麼行為讓你感到不適。(2)這讓你感覺如何。(3)對你造成什麼具體的影響。比如,你可以告訴對方“(1)你在房間裡抽菸(2)這讓我感覺不舒服(3)在密閉空間裡的煙霧讓我咳嗽更加厲害。”但務必記得絕大多數時候並非別人故意要惹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並沒有那麼關注你。


心理蔡中元


這裡有一個來自娛樂圈的正面教材:2015年的時候,中國第一狗仔卓偉曝光了胡歌與江疏影的戀情,才華橫溢的胡歌立刻機智回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麼回應算是幾個意思呢?這裡有個小小典故,胡歌回應的這一句出自宰相馮延巳的詩詞《謁金門》,南唐皇帝好讀書,取笑宰相新作說:“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胡歌在此引用,也就是對卓偉說:“關你什麼事?”花式表達憤怒,又顯才華,又顯優雅。


我們再看幾個生活當中常見的反面教材:嬰幼兒很生氣的時候,他們表達憤怒的常見方式就是歇斯底里地哇哇大哭,撒潑打滾。再大一點的兒童很生氣的時候,常見的表達憤怒的方式就是破口大罵、說髒話、暴力毆打等。甚至青少年時期,很多人表達憤怒的方式依然是離家出走、拍桌子踢門、惡意攻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有在相對成熟的人的世界裡,他們很生氣的時候,常見的表達憤怒方式當中才會比較多地出現理論、辯駁、聲討,從“槍桿子裡出政權”變成“君子動口不動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成熟而有修養的表達憤怒,就是把憤怒符號化、言語化、抽象化、象徵化:嬰幼兒不懂得運用語言來表達情緒,只能藉助肢體行動,這種方式又低效又具有殺傷力。兒童青少年不懂得有計劃、有的放矢地管理與指揮情緒,只是瞬間陷入情緒被情緒剝奪理智,這種方式高效,但殺傷力也更大,很容易會危害到他人和自己。而有修養的君子,是如胡歌一般,可以結構化、藝術化、形象化地表達情緒的,既發洩了自己的憤怒,又不會對他人有實質的攻擊。
所以,要有修養的表達憤怒,就要把原始的、不羈放縱的憤怒,變成成熟的、可控的憤怒。簡單說,就是:多符號(如言語、圖畫、音樂),少行動(如打架鬥毆、摔東西、意氣用事)。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趙咪咪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件事。


“ 你永遠都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 ”

作家李尚龍講過這樣一件小事:

有一次,他在地鐵裡捧著一本莫言的《豐乳肥臀》,一個路人看了一眼書名,然後很鄙視地搖了搖頭。

路人也許在想:這傢伙竟然敢在公開場合看黃書。

還有一次,李尚龍在教師休息室裡捧著一本《希望永遠都在》。一個老師走了進來,看到了他,再看了一眼書名,用很嘲弄的口氣說:“你也看雞湯啊。”

那個老師不知道的是,《希望永遠都在》是一本講柬埔寨歷史的書,只是名字像雞湯而已。書裡面的故事,血淋淋的,讓人思考著世界的變革和柬埔寨的過去。

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評判他人。

在不瞭解事實的情況下,以己度人,妄加評論。

但是憑什麼呢?

看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的過程來解釋,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就像之前,上海倆姑娘蹲在地上等地鐵,被人拍照曝光到微博,評價其“不雅觀”、“沒教養”。

可你怎麼知道人家不是走很久很累了,或是身體有不適呢?

還有電影《搜索》中的高圓圓,因拒絕給老大爺讓座,被眾人集體指責其道德淪喪。

可他們並不知道,上公交車之前的她,剛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心灰意冷、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之中。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莊子》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不瞭解他人,就不要輕易下結論。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就是從不隨意評價他人。


噴火的貓


少一些苛求,多一些追求。有修養之人表達憤怒往往沒有那麼多的應該不應該,更多的則是可以不可以。因為,他們懂得想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都是很難的,即便是將個人的想法承載著憤怒的表情,強硬的語調,得到的結果也基本是事與願違,“你瞅啥?”帶有強烈挑釁性的要求,遠不如“請幫個忙,好嗎”來得順達。或許,人生當中應該、應當或者必須越少,快樂、滿足反而就會越多。

少一些重視,多一些忽視。有修養之人表達憤怒往往沒有那麼多的“攤事兒了”、“怎麼辦”,更多的則“無所謂”,“不要緊”。因為,他們懂得有些事情抓得越緊,掙脫得越狠,對自身的反作用力也會越強。“我正在發火你沒看到嗎?”“有些事兒,你根本沒經歷過,你就別瞎指責”,事情未出真相之前,請保持克制,有些事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可,有些事兒,仍需得饒人處且饒人,人無完人,事有時也只需做完但萬萬不能做絕。

少一些失控,多一些自控。有修養之人表達憤怒往往沒有那麼多的“崩潰”、“暴發”,更多的則是“打住”、“暫停”。因為,他們懂得汽車沒有了制動,很容易墜入懸崖,人若是沒有了束縛,很容易陷入囹圉。衝動是魔鬼,惹“鬼”上身必然會帶來懲罰,人生遺憾之處就在於贏在了智商卻敗給了情商,過分憤怒,只會顯示出別人對你的控制。

少一些手頭,多一些口頭。有修養之人表達憤怒往往沒有那麼多的“拳腳相加”,更多的則是直言表達。因為,他們懂得出手往往是既傷人又傷心,而出口則可以做到既講情又講理,“xx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此句話一度成為很長時間的一段流行語,雖說看似一句玩笑話,但裡面既有個人內心感受的表達,又具有一定的威懾性,在適當的時機,說出也許會得到恰當的效果,總比一言不合,便“武力”解決要高明得多,畢竟,君子動口不動手嘛。

少一些他責,多一些自責。有修養之人表達憤怒往往沒有那麼多的冷嘲熱諷,更的則是自我批評。因為,他們懂得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很多事情,這邊如果“偃旗”,那邊就“息鼓”,這邊“息事”,那邊就“寧人”。因而,有修養之人發怒之前都會既考慮到對方的感受,更會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自身的立場,從別人的感受出發,表達憤怒,叫平事兒,反之則叫惹事兒。


心生福田


一個有修養的人永遠不會通過大喊大叫來表達她的憤怒!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金星老師在她的《金星秀》中提到的一件事:有一次寒假的時候,金星帶三個孩子去到法國旅遊,大家都在有序地排隊登機,金星的三個孩子在她前面排隊,突然,有一位女同志堂而皇之地插隊到金星孩子前邊。這時候,金星的一個孩子轉頭問媽媽:“這個阿姨為什麼插隊呀?”金星氣定神閒地對孩子說:“這位阿姨沒有坐過飛機,不知道飛機上每個人都有座位,是不用搶座的。”三個孩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可是呢,這位插隊的女士不幹了,轉過頭惡狠狠地對金星說:“你說誰沒做過飛機呢?”金星微笑著回答:“你還問我呢,當著孩子的面插隊,你是怎麼做人的呢,不僅不做好表率,反而還理直氣壯?”

這位女士也自感沒趣,但是這個時候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尷尬地站在那裡。金星的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以後我們遇到插隊的應該怎麼辦呢?”金星平靜地回答到:“以後要是遇到這種人呀,永遠讓他們先走,咱們的日子可是長著呢?”那位女士也只好知趣地退了回去。

金星可謂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了“一個有修養的人是如何表達憤怒的”。


新學老生


也許為某件事該憤怒時候,多想想也許每個人都有難處,就可能化解了怒火。


手機用戶227853812楓


陳洪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

諮詢範圍: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個人成長。

諮詢取向:認知行為、接納承諾療法結合投射測驗中的房樹人繪畫心理分析。


首先,我想對修養做個名詞解釋。修養是一個名詞,它有二種解釋。其一,指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其二,指養成的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

那麼我們先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上面所提到的,即是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

其次,根據我跟周圍朋友們的討論,大致有如下二種觀點:


一、 一個有修養的人需要表達憤怒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人吃五穀雜糧,都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當被冤枉、受到別人無端指責時,難免心裡會產生憤怒的情緒,憋著又很難受。


一般大家可能會採取做做深呼吸、大吃一頓、購物、進行戶外運動、找好朋友傾訴等等方法來緩解自己的憤怒,但總感覺不究竟。


那麼作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我們該如何恰當地表達憤怒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嘗試著從一數到三十,也許在數的過程中怒氣不知不覺地已經消了,那就不需要表達了。如果怒氣沒有被釋放掉,那麼也要考慮理智地去表達。


我們可以就事論事談,不去把陳芝麻爛穀子全翻出來,只說當下的事儘量不去表達情緒。也可以換位思考,從側面瞭解一下讓你憤怒的這個人是否家裡或個人遭遇了什麼事情。總之,在表達憤怒時也要儘量注意措詞委婉,給雙方都留有餘地,這樣日後相處也不會尷尬。


二、 一個有修養的人不需要表達憤怒

既然是個有修養的人,那格局和境界自然是高人一等,那就不需要跟別人計較,試著同情別人的困難,原諒別人,一笑而過就好。如果別人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我們要常懷慈悲心,對他做善意的提醒,把仁愛、慈悲、寬恕放射出去。


從身心健康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憤怒時腎上腺素很高,怒傷肝,長此以往對自己的健康是不利的。變成了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自我攻擊了,所以是得不償失的。


佛陀說:“沒有敵人比自己的貪心、嫉妒、憤怒更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自己。”所以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是自己,我們要努力降服自己。我們要控制自己的感覺,放下憤怒,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像人間天堂一樣和諧、美好。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或心理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群體當中的個體動物。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也有自己的情緒表達情緒有好的也有壞的。壞情緒是一定會產生的。宣洩壞情緒也是我們的必備技能之一

合理宣洩壞情緒對我們的身體和思想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樣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生氣、會憤怒。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憤怒呢?

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每個人都有,如果感到憤怒,首先是覺察到、意識到,不壓抑不否認,千萬不能在自己有憤怒情緒的時候,否認自己的情緒,認為憤怒是不應該的,發脾氣是不應該的


憤怒是一種二級感受,它往往是由悲傷,恐懼,焦慮,無力等其他一級感受所引起的。如何表達憤怒也許並不重要,只要是真實,只要是能夠處理好憤怒後的後果,我們可以允許自己適度的去表達自己的憤怒。當我們能正視自己的憤怒,不企圖去控制的時候,也許憤怒會逐漸的較弱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就是要修身,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學會包容,做一個有胸襟,豁達的人

其實說到底,你是否有修養和你生氣的對象無關,不能因為他沒素質沒文化,你就也變得沒修養。而且修養是一種日積月累的良好習慣,時間久了從談吐間自然而然的就可以體現。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說到“憤怒”我想每個人都會有,是“老少皆宜”的一種情緒!


今天,有書君和大家聊聊-“一個有修養的人,如何表達憤怒!”


我們先來看看一般人們是如何會出現憤怒的:當一個人被冤枉,或受到別人無端指責時,難免心裡會產生憤怒情緒,因為憋著會很難受,所以一般人們通常會採取深呼吸、大吃一頓、購物、戶外活動、找朋友傾訴等方法來緩解自己的憤怒。



生活中,孩子表達憤怒的方式是哭鬧,也有人會破口大罵,離家出走,又或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不是有很多打人表達憤怒時也會用相同的方式?這顯然是不夠成熟的表現。


成熟的人會怎麼做呢?


一個成熟而有修養的人,則會把自己的憤怒“符號化”“言語話”。也就是說恰當表達憤怒,對一個有修養的人是尤為重要的。


比如,咱們一起來看看英國傳記作家、歷史學家、政治家溫斯頓·丘吉爾的表達方式,在一次晚宴中溫斯頓·丘吉爾與自己的政治對手,當時英國議會下院的第一個女議員阿斯特夫人相遇,阿斯特夫人對他說“溫斯頓,你要是我的丈夫,我一定會在你的咖啡裡下毒。”你們想知道溫斯頓·丘吉爾是如何回應的嗎?他微笑著回答“夫人,我要是你的丈夫,我一定會把它喝下去的。”



這兩個人只是政治對手,無關感情,但在展現風度方面,很顯然是溫斯頓·丘吉爾贏了,他表現出的是就算你想殺死我,我也會遵照你的吩咐。同時也表達了“我寧願死,也不願當你的丈夫”的一種內心活動。


其實憤怒是一種二級感受,由悲傷、恐懼、焦慮、無能為力等其他一級感受所引起。我們對於某些事物產生的真實感受,就可以稱之為一級感受。而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反應、或是感受本身而產生的感受,就把它稱之為二級感受。人們通常是為了逃避自己的一級感受才會產生憤怒。


比如孩子不聽話,父母氣的打孩子,這屬於最典型的父母對自己一級感受的逃避,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可能意味著有一天孩子會離開自己,父母從而產生對失去子女的“恐懼”和“焦慮”,進而要通過把你打怕、讓你不敢離開我,這樣的行為來掩飾父母內心的一級感受,同時也就不用為孩子可能離開自己而擔心焦慮了。用一句話來總結憤怒產生的原因就是:客觀世界沒有按照我的主觀設想去發展。



當現實和設想不一致時,根據具體環境的不同,我們會產生沮喪、悲傷、失望、焦慮等這些不可避免的情緒。而當我們不想體驗這些情緒,並且不能夠接受客觀的現實時,我們就會去試圖改變“客觀世界”讓它符合我們的主觀設想。但是當我們改造客觀世界失敗,又或者是不可能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可是我們仍然不能接受現實和自身的情緒,那麼在這個時候憤怒就會隨即而產生了。也就是說,憤怒是我們對自己的自身情緒和感受處理不當的一個結果。



經過有書君分析,合理處理自己的憤怒感受有兩種方法:


一是識別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給大家舉個平時生活中基本每天都會遇到的例子:

熊孩子們放學回家寫作業,做為家長一定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先寫完作業,然後再去玩。而孩子如果沒有照做,那麼家長一定就會很生氣,同時也就伴隨著自己的憤怒產生。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朋友們停下來,問問自己,在我憤怒之前是什麼?家長們會發現導致我們憤怒的原因是:網上說好家長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先寫完作業再去玩,孩子沒有這樣做,就意味著我們家長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家長;沒有先完成作業,家長們擔心孩子沒有養成“推遲滿足感”的好習慣,這樣會對孩子將來不利。


如果我們做家長的只意識到了自己的憤怒,那麼腦海中就全部充滿了對孩子的“恨”,而對孩子的“愛”是完全意識不到的。打孩子時,給自己和孩子的理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否定和忽視了自己想成為一個好家長的願望和對孩子未來的擔憂。


二是認知重建的過程。

我們接著上一個例子繼續來分析,當家長們意識到“擔心孩子未來”和“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家長”是兩種一級感受後,那就要不同問題不同對待,分別對兩種不同的一級感受進行不同的分析,也就是認知重建的過程。


我想遵照以上兩點,大家慢慢練就,也就一定可以很好處理好各自自己的憤怒了。


有書快看


在這個現代社會中,我們越來越講人設。我們不僅給他人貼標籤,也會以某種人設來要求自己。暖男、渣男、白富美、綠茶婊……我們以這樣的稱呼來理解他人,期待他們的表現,同時也管理著自己的形象。

只要去看看悟空問答、知乎裡那一長串僅僅用詞稍有不同的問題:情商高是怎樣的表現?內向不合群要怎麼改變?我們就能知道人們對於自己良好形象的在意程度有多麼高。

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只照著人設進行演出,那麼哪怕再好的特質,也有可能被演成一張假面,成為束縛自己的假性自我。

比如,很多人認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就會表現得心平氣和、虛懷若谷、雲淡風輕,他不會輕易表現出憤怒,或者有憤怒時也能技巧高超地表達或化解。

因此,很多人嘗試演出這一人設時,就更容易過分地壓抑、偽裝自己,要求自己無論在誰面前都得處變不驚,淡然接受,但久而久之,他的心裡卻越來越難受。

為什麼?

因為憤怒是人類很正常的情緒反應。我們需要通過憤怒的宣洩與表達來釋放內心的負面壓力,並調節我們與他人的人際界限。如果缺少了“憤怒”這一巨大的力量,我們很有可能在生活與人際相處中漸漸變得冷漠、僵硬或虛軟無力。

所以,憤怒絕不是什麼壞事,只要有技巧地處理,它會有很積極的作用。

一個有修養的人如果有技巧地處理他的憤怒,他會先將引發憤怒的事進行歸類,弄清楚到底是“我的事”、“你的事”還是“他的事”

如果這憤怒是因自己的性格和過往情結而起,眼前人只是個導火索,甚至倒影,那麼他就不會將怒氣撒在他人身上。

運動、唱歌、找朋友或諮詢師傾訴、寫信……他會知道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宣洩怒氣、修通心結。

如果是“你的事”,那麼他會以一種嚴肅的、有壓迫性的方式就事論事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甚至如果遇到極不公平、極慘烈的事時,他可能也會大為動容、怒形於色。“我佛如來也難免作獅子吼”,更何況我們一介凡人。這時,憤怒的力量就能起到塑造界限、震懾他人的作用。

而如果是“他的事”,這裡的“他”指的是命運、人性這樣的客觀不可抗力因素,他會以自己當前的力量盡力理解它,嘗試與它相處。

在這一過程中,他可能會對身邊的親人有負面情緒的宣洩,或者自身陷入消沉抑鬱的狀態之中,但這是化解命運之力時的正常表現,不需要對自己太過吹毛求疵。

要知道,我們所追求的是最終真正成為有修養的人,而不是僅僅戴著“修養”這副面具艱難度日,對不對?

所以,關鍵不在於一時一地的表現,而在於我們時時與外界、與自己內心的交流、磨合。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