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在成交客戶時,老闆朋友是否有這樣的苦惱:你投了不少錢找店面,進產品,打廣告,招業務員,培訓,市場開發,還好不容易找到一些客戶來到你的店裡,但是你的說服力不夠,成交率太低,最後只能成交幾個,沒多少人買。於是之前的投入都變成了巨大的負擔,資金週轉也不夠流暢,企業運轉就很困難了。問題出在在哪?問題就出在你的成交率太低,你花了很大的成本把客戶拉進來,球好不容易傳到門前,但臨門一腳太差球沒射進去,前面的工作都白做了。


1、成交在前,產品在後

肯尼花100美元買了一頭驢,卻死了。朋友很同情他,但肯尼說:“我不但沒有虧100塊錢,反而還賺了898!”朋友不解,肯尼說:“我辦了一次幸運抽獎,那頭驢作為獎品,賣了500張票,每張2塊,總共收了1000塊錢。”朋友又問:“難道沒有人不滿?”肯尼回答:“只有中獎的人不滿,所以我把2元錢還給了他!

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什麼是獲取財富的第一扣?這個很重要,如果第一顆釦子扣錯了,下邊再努力也是全錯。一直以來,我們都習以為常地把產品作為第一扣,先把產品這顆紐扣扣好,再扣其他的扣子。絕大部分企業都是先投重金在產品上,研發﹑設備﹑質量等等,然而這種模式存在一個很大的隱患,那就是資金容易斷鏈,而且一旦後期營銷做不好,前邊的投入都可能打水漂。肯尼就很聰明,他的產品可以說是爛透了,一頭死驢而已,但是他先解決成交率,成交做好了,資金就充足,然後再完善產品,企業就做活了。而且即便他再買頭活驢給中獎那位兌現產品,他依然能賺798塊錢!所以,對於財富的獲取來說,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2、好的成交都在無形之中

聯邦快遞做過一個非常好的移動廣告,這個廣告是印在衣服上的,看起來就像一個人夾著一封快遞件。這個移動廣告的高明之處在於,印廣告的位置選擇得天衣無縫,讓人很難察覺到是在做廣告。

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做廣告宣傳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自然而然地接收到了信息,但別人還不知道那是廣告。好的營銷,成交都在無形之中,讓客戶不知不覺地將潛意識和產品連接起來,只要客戶想拿到那個好處,就會想到那個產品。在客戶潛意識的大門敞開之時,廣告就都進去了,而他還沒有覺察!有些男孩就很厲害,他並沒有對女孩說“做我女朋友吧”“嫁給我吧”,但是他能讓女孩一到關鍵時刻就能想起他,結果弄得女孩產生了錯覺,以為是自己愛上他了。這就是營銷的高明之處。好的成交都在無形之中!

3、不管什麼,只要有選擇就不值錢

什麼樣的產品能賣高價?價值高就一定能賣高價嗎?空氣價值高,但是能賣出高價嗎?能賣出天價的產品一定是具備一個特性:唯一性。如果你沒法塑造出自己產品的唯一性,那你就只能和對手拼價格了。客戶願意為唯一性的東西買單,即便價格高出價值N多倍,他也願意掏腰包!

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所以,老闆每天要琢磨的就是自己的產品和競爭對手比有什麼唯一性,能給客戶提供什麼別人提供不了的好處。這樣才能避開紅海的廝殺,獨享一塊蛋糕!不管什麼產品,只要有選擇就不值錢!

4、老闆,請不要離銷售一線太遠

有一個女鞋店,生意一直不文不火。一天,老闆來到店裡,無意中她聽見兩個顧客在抱怨,說試鞋的時候頻繁脫鞋、穿鞋太麻煩。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闆突然覺得可以做點什麼。第二天,她在店內鋪上乾淨的地毯,門口設置了漂亮的鞋架,並在門口貼上告示 : “店內鋪有地毯,您可以脫鞋購物,且本店代為擦鞋哦!”沒多久,來店裡買鞋的客戶越來越多,小店的業績翻了幾倍!

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老闆如何能洞察客戶需求,把握市場脈搏?一個企業要想緊跟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老闆親自做銷售,即便是不親自執行,至少也不要遠離銷售一線。尤其是中小企業,要想站穩腳跟,並尋求發展,就一定要靈活,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要快,這就要求老闆要掌握市場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別說小企業,大企業老闆都在做銷售,比爾·蓋茨都做銷售,喬布斯臨死之前還在臺上賣產品呢!在一線做銷售,最容易把握市場的脈搏,誰先發現客戶新的需求,誰就有可能找到財富的鑰匙。就像上文故事中那個鞋店的老闆一樣,因為她在一線洞察到了客戶的潛在需求,及時調整,把生意做火了。所以,對於中小企業老闆來說,請不要離銷售一線太遠!

5、好處≠價格,證據=價格

在一條街上有三家裁縫店。為了招攬生意,第一家裁縫店在門前掛出一塊牌子“全市最好的裁縫”。第二個家裁縫店看到以後,不甘示弱,在門口也掛了一個牌子“全省最好的裁縫”。第三家裁縫店的員工都建議老闆馬上掛牌“全國最好的裁縫”,但老闆卻在門口掛了一個牌子“本街最好的裁縫”,從此生意遠超前兩家之和。

產品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

上述的故事中,前兩家裁縫店說自己有全市﹑全省最好的裁縫,廣告做的是很好,但是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沒解決,那就是客戶不相信,如果沒能取得客戶的信任,你的產品再好也沒用。而第三家店如果說“全國最好的裁縫”就完蛋了,但是這個老闆就很聰明,要想勝過前兩家,不用把框架放到全國,只要是這條街上最好的,就可以把客流拉過來,而且框架越小越容易取得客戶的相信。而當客戶流聚過來以後,又可以反過來證明這家店是這條街最好的,所以生意就越來越好。客戶肯付多少錢,不是你的產品值多少錢,而是他相信你的產品值多少錢。所以,你就要拿出足夠的證據讓客戶相信,你能證明出一倍的感覺,他就肯多出一倍的價錢;證明出十倍的感覺,他就肯出十倍的錢;如果你只能證明出一半的感覺,那客戶就把價砍到一半。所以,好處≠價格,證據=價格!


其實產品並不是第一扣,成交才是第一扣。也就是先把產品賣出去,把錢收會來,然後拿著這些資金在完善產品,客戶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他生產什麼,也就是先解決相信然後再拿客戶的錢完善載體,把客戶想要的好處裝進這個載體還給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