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三四五线城市工资很低,但消费跟一线城市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他们都能消费得起呢?

嗷麦咖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笔者曾经在北京、广州、重庆、石家庄、邢台等一到四线城市工作生活过,其实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差别非常大,相比起来反而感觉三四线城市的生活压力更小。

题主觉着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跟一线城市没有区别,恐怕是说的物价水平吧。确实粮食、蔬菜、超市中的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差别非常小。这是因为商品多是集中生产,然后运输到全国各地的。

就拿蔬菜举例,山东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从山东运输到河北和运输到北京的物流成本差别并不大,因此河北和北京的蔬菜的价格差别就不会太大。牛奶、猪羊肉、大米、小麦等也是如此。

所以从物价看,好像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并不高。

但实际上,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远远大于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即使是保障最基本的生存,一线城市的成本高出了二线城市不止一倍,高出三四线城市最少二倍。

一线城市的高消费主要体现在两点上,居住成本高和人工成本高。

先说居住,笔者在邢台工作时,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房东只收800元,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听错了,和房东确认了好几次,而到了石家庄,两室房子租金也不会超过2000元。但到了北京之后,800元只够在租一个床位,2000元只够在5环外租一个单间,远远高出二三四线城市。

人工成本高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理发、餐饮、医疗、教育行业的收费,北京比石家庄高出不止一倍。我在石家庄请朋友吃饭,三四个人经常消费不到200元,而在北京很少有低于400的情况。

我的体会和你刚刚相反,一线城市工资没有比二三线城市高多少,生活成本却高了一倍不止,是什么支撑年轻人活在一线城市的呢?

几线城市更好,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


首席投资官


在北京生活了几年,在消费方面最大的感受就是,像那种比较大的消费,比如买房买车,交通保险之类的,确实是比较贵,而且一般都是好几倍的贵法。但是,如果看买菜卖肉,商场买衣服的话,北京跟小城市的差别其实很小,有的时候甚至北京会比小城市要更便宜。

不过题主的问题似乎重点不是在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低,而是在四五线城市的工作高上。也就是说,题主觉得在一线城市赚着高工资都勉勉强强的消费水平,四五线城市的低工资竟然也同样可以享受,似乎有点奇怪。笔者想了想,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吧。

1. 小城市的房价低,如果买了房子的话,每个月的房租可以省一大笔。就算没有买房子的话,租房子也比一线城市要便宜。房子的租金是跟着房价一起波动的嘛。

2. 其实四五线城市的消费水平,跟一线城市还是差一截的,无论是商场中商品的种类,还是商品的价格,其实四五线城市跟一线城市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价格可能差不多,但是120元和140元还是有差别的。在一线城市,今天吃了烤肉,明天想去吃个火锅,后天要去吃个麻辣小龙虾,但是在四五线城市的话,今天吃了火锅,明天就不想吃火锅了,但是城里并没有麻辣小龙虾或者是烤肉的店,有时候选择多了,人的消费也会跟着增加,这是通过影响消费的次数,而不是价格来提高消费水平。


一切正在发生


作为财经工作者,我觉得回答你这个问题应首先明确消费的内容是什么,其实一线城市除了高房价之外,其他生活消费品与三四五线城市的价格差距不大,甚至一线城市的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工业品比如衣服等等比三四五线城市还要便宜。尤其是交通方面比小城市不仅便捷,且价格也比小城市低很多。

我是生活在一个三四线小城的公务员,2014年被借调到北京工作一段时间,依据我的经历,在北京吃饭请客到一般的餐馆比我所在的城市便宜很多,有一次来了一位朋友到北京,他带来母亲、妻子和女儿四个人一起来的,我和我一位同事中午在一家还算不错的品牌加盟店请他们吃饭,点了刷羊肉、牛肉、烤鸭、卤水拼盘等共七个菜,我们六人人都用力吃了,还是吃不完,吃完饭我准备买单的时候,我那位朋友中途偷偷买了单,他告诉我说:“莫哥,餐费268元,这比我们家乡都便宜,在我们家乡这一桌菜至少也得四、五百元”。而且当时北京的地铁2块钱票价无论你坐到什么地方可以,公共车还有几角钱的票,在我们小城市公共汽车最低1元钱,空调公共车都是2元钱。尤其北京实体店一些品牌服装比小城市便宜百分二十至三十左右,我在北京买了不少服装回家,此后每次去北京我都要去买服装、鞋子回家。

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说,一线城市除了高房价之外,很多东西比小城市便宜,其实比小地方开支还要低。这也说明了大城市不少居民收入的大部分都花到了房子上去了,有按揭房贷的每月还贷款占去了收入的大头,而小城市居民之所以工资不高,收入低,关键是房价比大城市低,房贷压力小,所以有更多的钱用来支付其他生活开销。这也让不少人产生三四五线城市工资很低,消费跟一线城市没有什么区别,而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居民也能消费得起的根本原因了。


财经深思


你好:

1、基本上在三四五线城市工作的人,都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的家业都在这里,这也就比你离开家庭到一线城市比拼的人少了一个最大的支出:房子。

不管你是买了房要还月供还是每个月租房,他们的花销都比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少了一大截。

没有买房的后顾之忧,他们不需要刻意去存钱,因此也就更敢花钱。

2、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的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相对稳定,他们的工作竞争压力小,生活圈子稳固,生活环境熟悉,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掌控感。

他们不像总是处在激烈竞争的一线城市的人一样,随时活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因为永远有比你年轻比你优秀比你更加需要这份工作的人在觊觎你的工作,你必须要为失业的动荡积累钱财,好让自己有继续生活的成本。

三四五线城市的人有一线城市的人所没有的财务稳定感,因此哪怕同样都是赚三千块钱,三四五线城市的人敢全部都花出去,并且花的大手大脚无所顾忌,而在一线城市的人则根本不敢这样做。

其实相比一二线城市的人来说,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多的是敢于花钱的底气,他们大多在父母身边,大多有亲人围绕,即使他们没了工作断了收入,他们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为止。

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身边几乎都是自己的熟人,因此,即使他们陷入短暂的经济危机,也可以很快从身边的人中得到帮助。

而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人则根本不会如此。

一二线城市的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淡漠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当人们陷入了财政危机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进行周转,比如信用卡,这往往就意味着手续费和利息。

因此,三四线城市的人不是消费得起,而是他们敢于消费,安定的生活,稳定的圈子,给了他们消费的底气。

我是白小白,专注职场女性幸福,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白小白女性生涯规划




从任何角度来看,三四五线城市的日常消费水平和一线大城市几乎没太大的区别,有些物价甚至高于一线城市。

但为何会给人一种错觉,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低于一线城市,或者说同等水平工资在二者城市生活,前者无忧无虑,花钱大手大脚;后者却畏手畏脚,花钱前思后想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大头是房价、教育,而非日常开销。



比方说,某同学在老家五线县城工资不过五千,房贷和车贷也就3000左右,小孩开销1000块,还能有1000元的自由支出,加上妻子的4000元工资,整个家庭每月会有5000的自由资金可供开销。当然可以活的潇潇洒洒了。

同样某一线城市同学,其税后工资为10000块,每个月房贷6500,车贷2200,小孩开销一个月2000元,这里就需要支出10700。其妻子每个月到手5000大洋,

一个月家庭可供开销的资金为4300。加上每天开车去十几公里外的公司,油钱、停车费、日常开销等,说实话过得非常拮据。

消费的起,就说明他们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这和他们能赚多少钱不会形成一定的比例。

也就说明了为何有些人在外面打拼多年,即使工作还算不错、待遇还算上层,但最终还是选择会到老家发展的原因了。


职场一休


刚好本人在二线城市工作,家是三线城市的,对于这个问题深有同感。

我所在的二线城市的普通人群收入,大概是3k-6k,拿3k-4k的大有人在,4k-5k的算全国中等了,人群最集中,5k-6k的算是略高的了。三线城市,普通人群的收入,应该集中在2.5k-3.5k,4k-5k算是略高了。

房价我们就抛开不谈,二线城市中心城区的,普通人已经买不起了,近郊开外,1.5万一平以下的地方,普通人只能集全家人之力,耗尽多年积蓄,省吃俭用,勉强负担。三线城市大部分楼盘,普通人群的夫妻两口,加上父母帮衬一下,还是负担得起,压力也小一些。

重点讨论的是生活消费水平。我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比分析。衣服,不管是二线和三线,一般穿的都是大众品牌,春秋夏三季按每件150元算,每套300元,冬季外套每件300元算,其他衣服100元一件,每个季节新增2套,鞋子按250一双,一年4双,这样算起来,一年大概花费3600,算上其他内衣袜子什么的,节约点,一年4k吧。当然,买衣服也没有什么准则。

吃的,节约点,一个月1000。一个人可能差不多。这样1年差不多1.2万。二线和三线消费

基本上已经持平。

住的,二线和三线就有差距了。同样是租房,在二线城市,合租,平均也要一个月800元。一年也要1万吧。三线,合租,平均400元吧,一年5k吧。

交通,都按公交和自行车或电动车代步。每天4元吧,大致一个月120,加上偶尔打车等,一年大约2k吧。

综合算下来,二线城市一年基本生活费2.6万,三线城市一年基本生活费2.1万。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还有房贷,那真的很难凭一己之力负担。


不是原因的原因


就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爸的例子吧!

我爸是一个厨师,好多年前他是喜欢往一线城市跑的,现在就不愿意跑了。

在以前家里赚不到钱,家里的欠款还不了,就跑到大城市去,到那边赚的是比家里多,不过消费也高,但是他不会乱花钱要还债还要供养我们读书。

在这四年前我奶奶身体不好,他就回来了在家里搞了一份差事,能赚个三千多块纯赚的,虽然是比外面少一点他觉得很幸福,工作压力也少了,还能陪着家人,可能年纪大了都不想在外面漂泊。

我爸的例子就是,在外面他不敢消费不是不想消费,负担压力大,要养家、要还债、要养父母,外面还要租房子住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一笔消费了。

人在一线城市真的是身不由己,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消费,是怕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文武阁看来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很多东西的价格卖的差不多。

特别是一些连锁店,在一点城市是哪个价,到了三四线城市还是那个价格,当然这与人们的购买了也是有关系的。

你是不敢消费,还是什么都消费得起呢?

END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文武阁说职场,说更多的职场问题,解决你心中的迷茫。


文武阁说职场


偶然看到这个问题,感觉还是挺沉重的。个人来自西部小县城,算是十八线城市吧,现在在一个二线城市,曾经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这个问题体会很深。过年回老家,还和很多人讨论过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劣。

我个人认为,从普遍情况来看,小城市收入要低于大城市,而日常花销也是要低于大城市的。简单算一下帐就可以看出来。

一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现在这些的价格全国都差不了太多了,特别是基本的肉类和蔬菜,如果说有差距,基本就是物流的成本。这点和十几年前是不大一样的,十几年前农民挑菜到城里卖,小县城比大城市成本低,现在蔬菜都是从大城市批发市场出来的,所以大城市更便宜。但现在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很低,也就是说食品花费占比很低,所以这块基本没有差别。

二是生活品质的花销。这一点我认为差的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请客吃饭,去一个稍微像样的饭店,不喝酒,在北京120一个人的标准是没有档次可言的,在我所在的城市,100一个人的标准已经有鲍鱼海参等个吃了,在我出生的县城,80一人的标准基本上就吃不完了,我们过年年夜饭就是800一桌,一半以上都浪费。如果说这个差距不明显,那日常工作餐才是体现差距的。小城市离家近,大部分时间可以回家吃,即便在外面吃,吃碗面6到8元,我们二线城市12到15元,而北京,路边小店还好,CBD附近的20元想凑合一顿都难。这个花销差距经年累月是不小的。除此之外,开车族的油费,差距也是很大的,我们同事住五环外在二环上班,大家可以估计一下花销。而我现在在二线城市,离单位3公里,开车5分钟,每月油费300元。还有女生的化妆品、名牌服装等等,在小城市,大部分女生都用不上这些。

三就是最大的差距了,即房价,以及房价带来的人工成本。有个共识是如果房价和一个人月收入相当,那供房就没什么压力。买100平的房子,拿收入的一半来供房,只需要不到20年就搞定。我们再来看看房价,仅看一般地段,在北京算8万一平,在二线2~3万,在县城4~6千,很明显,在县城正常工资收入4、5000的话,生活是很舒服的,这还不说家里本身就有房的。而在北京,每个月交完月供就剩不了多少了。在我们二线城市,像我这样下手稍早,压力就不大,如果下手晚了,日子还是挺拮据的。

总的来说,小城市舒服,但我认为谈不上品质,资产增值能力也差很多。不管大城市小城市,要想获得幸福感,还得成为自己所在圈子的佼佼者。在县城工资最高的人可能收入不如北京一普通白领,但幸福感绝对是北京白领所不能企及的,这就叫宁为鸡头勿为牛尾。


高校人才真经


我就不一一去对比房价物价什么的了,就说说我的直观感受吧。我在一线大上海,老家在四川小峨眉,四五线小地方,十一刚回老家,我发现自己的工资还不如老家的朋友了。虽然一线,工作机会是多,一般的工作不愁找不到,但是真正高薪的好工作也很少。像我这种普通人,毕业三四年的工资一般在一万上下,过得并不好,一个月基本生活费就去了三四千。出去旅行认识一个在广州混的,工作五六年了,日企上班,工资也还不到一万,说是出去找工作也就六七千。我以前公司是家高大上的外企,前几天得知公司裁员,以前的同事还担心找不到工作(好歹他们拿到半年赔偿,我走早了几个月,不开心)。我更惨,因为换职业,重新开始,现在工资才6000,要吐血了,真的不够用,过得苦巴巴的,还是存不了钱,又欠信用卡了,回一趟家不到半个月花了六千多。这几年一直过得很苦逼,也没钱给父母买点什么,惭愧。

而老家朋友,有一个大专都不是,在乡镇小学当老师,算下来一个月接近7000,有个朋友生孩子后在老家做会计四千多,每天只工作到两点,还可以找兼职。公务员的朋友年薪可以过10万了。就算低点的,正常上班的工资也有三四千吧。

而重要的是他们基本成家了,房子车子都买好了,不用交房租,吃也跟家里吃。所以其实消费能力还不错,挣多少都可以花多少。每天过得比我潇洒多了,在老家经常聚餐,玩乐(四川吃喝玩乐都很多)。这趟回去聚餐,我说付钱来着,朋友说,你都欠信用卡的,还是算了哈。我真的感觉很丢脸,工作后就很少请他们吃过东西,每次都是最穷的一个,自己又穷又孤单一人。所以没事就刷头条,刷熊猫傻乐

另外,心态很不一样,在上海就算挣了点钱也觉得钱好少,别人挣那么多,自己还在很低的水平,非常没有安全感。一点点工资,还要交房租,或者还房贷什么的。老家的人更容易满足,该花就花,该用就用,该买就买,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挣钱不就是为了消费吗?有些人就算没钱,消费也不差,还好面子。

我在上海只求温饱,早晚自己做饭,反正上海的东西我也不觉得好吃,能吃就行,不挑食。衣服也比以前买得便宜了,比高中都便宜,偶尔克制不住才买点贵的。说实话吧,以前在大学的时候还能借钱给别人,每天必吃苹果加一两种其他水果,必喝牛奶或酸奶,经常逛街买衣服,爱打扮,潇潇洒洒的。工作后,好长一段时间,水果牛奶都没吃,就是现在也买便宜的水果吃,贵的就不吃。护肤品化妆品一年就用了几百块。棉絮还用的是学校时候的破被子,甚至感觉穷得内裤都不舍得买。过得真的是什么鬼生活,太造孽了。回去一趟过来,室友说,人都变漂亮点了(估计心情好了很多,容光焕发,在上海死气沉沉的,心情都挂脸上,郁闷失眠,气色越来越差)。

我都不好意思讨论现在的工资,他们说上海工资应该很高吧,有几万吧,我很尴尬。

回省会也好找到比现在工资高的工作(在上海也就只为工作而已,但是上海更适合精英,我们普通人留在上海必要性真不高)。其他基建各方面条件不比上海差了。成都腹地广阔,周围不出两小时就能到很美的地方玩了,风景美,吃得好,还有我爱的大熊猫。其实老家峨眉环境比上海好很多,出行阿,绿化阿,吃的这些,只不过没什么大高楼而已,(大高楼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回到上海,觉得菜又难吃,挤得很烦,地铁挤太久,有点烦躁了 。所有人都说回去好。但是无奈,目前成都没有现在的职业,我暂时又想坚持现在的职业,所以目前还回不去,难受。我就是这么犟,永远说服不了自己,破罐子破摔,不断增加沉没成本,错过了很多,之前还想再成都首付一套房子,现在成都房子也炒高了,买不起了。喜欢的人这周也要跟别人结婚了。我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我不想这么灰溜溜的逃回去,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一定要证明点什么,一定要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代价。但是尽量在三十岁之前能回去吧。

也许当初选择到上海是错的,自己各方面条件相对老家的人来说还算中上吧,家境,学历,见识,外形,吃苦,身体素质。。。这些。但是朋友们都阖家欢乐了,我还是孤军奋战,心理也有很多不平衡。就是心情不好,还得湿疹深受折磨,才选择回去一趟调节情绪的。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又不愿意妥协,作出来的结果吧。

但是我就是不甘心铩羽而归,所以怎么也得再熬两年,至少让自己回去的时候可以自信满满,不愁找不到工作吧。只好激励自己,再赌两年,未来的话现在的职业应该还有潜力。

另一方面,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才是当务之急,过去把工作看得过重。然而操之过急适得其反,一辈子工作还有那么多年,只要自己不颓废,慢慢也还不错的。但是岁月如梭,自己年纪不小了,重点是找对象了。两个人互相扶持比一个人强多了。


一朵小发发


刚好我面临这些问题,顺便来回答下。本人来自5线小县城,现在在成都生活。大家都说小县城的生活水平和大城市差不多,实际上差很多的。水果蔬菜肉之类的,的确差不多,甚至小县城比大城市贵。但是一个家庭花在买菜做饭的成本一个月600左右,所以这儿是体现不出小县城和大城市的差距。那么差距在哪儿呢?本人以自己作为例子给大家算一算,假如我生活在小县城我就不用买房,不用买也不用租停车位(家里一栋大房子),没有那么多商场来消费,不用经常去城市周边玩耍。主要消费,车贷4000,每个月生活开支2500洗车啥的加起来一个月开支算7000嘛。再算下我生活在大城市的消费,买房还没交房,租房住,房租1500,房贷2700,车贷4000,车子每月消耗1500(小区停车300,公司停车200,2.0t车子一个月加油800,洗车外面临时停车等)嘛,基本生活开支3000(信用卡每个月要还2000左右,我上班吃饭600,早餐,晚上家里买菜便宜)。大城市喝口自来水都是要钱的,车随便停哪儿都要钱。很多没细算这一个月开支都快13000了。通过在小县城和大城市的生活你会发现,地点不同,选择不同,在大城市生活质量要要高点,消费要也高许多(至于心情不一定比在小县城生活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