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繳納養老保險,每年往銀行存一萬,30年後能養活自己嗎?

Norahs


這個想法很聰明啊!

可惜養老保險最好還是交的好,起碼將來老了以後還有一份保障吧。

雖然養老保險應該交,但是也可以算一下帳,也能看看自己能夠存多少。

讓我們來算一下。每年都往銀行存一萬,如果每年都保證4.5%的收益率的話。

看看30年後能有多少存款?

1萬元,每年4.5%的利息,這個是算複利的,30年後,1萬元本利合計為:35840元。

每年都存一萬元,那麼每年都按照4.5的利率,那麼30年後,這筆錢總共為63.7萬元。按照4.5%的利息,那麼你每年能拿到28688的利息,平均每個月2390元。

也就是說,每年往銀行存一萬,每年利息按照4.5%理財利息來算,那麼30年後,你將擁有63.7萬元的存款,按照4.5%理財利率來算,你每年將會拿到28688元利息,每個月平均為2390元。看起來能夠簡單的養活自己吃喝花費了,但是不能使勁花,使勁花可能就有點不夠了。

但是,別忘了一點,每年利息拿到手可以花了,還有63.7萬元的銀行存款做老底呢。

看起來整體收益還不錯。但是是否能堅持30年每年都存一萬,還有就是是否能夠保證每年都能獲得4.5%以上的理財利率也很重要。這個算賬好算,決策的事情還是看大家自己了。這個事情還是謹慎點好。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還是交的好,畢竟是一份保障!如果想每年存一萬,連續存30年,通過算賬看起來30年後效果也還是不錯的。這個還是建議謹慎點好。


睿思天下


雖然目前國內居民的養老金替代率不高,但起碼屬於一份比較穩妥的退休收入。實際上,只要享受十年以上退休收入的群體,購買養老保險也是值得的,而隨著年齡越大,歲數越長壽,購買養老保險的回報能力越強,且隨著退休金的每年穩步上漲,實際上還是追趕同期真實通脹率的有效保障。至於不繳納養老保險,每年往銀行存一萬元,實際上30年後雖然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但如果這筆資金年化收益率不能夠趕超同期真實通脹率水平,實際上還是很難滿足退休後的開支需求。此外,若一場大病耗費了大部分儲蓄資金,那麼病癒後的生活也將會頗顯被動,因為總金額越少,後期獲得利息收入的主動性越低。因此,對於大多數的居民,還是建議購買養老保險,這也是一種比較穩妥的保值方式。


郭施亮


能。不過活得有點緊巴巴。

每年存一萬在銀行,按照目前的銀行例利率,30年之後大致是80多萬。這麼一筆資金,用於養活自己,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活的不會滋潤。

80多萬現金,在現在來說,還是一個不錯的數字,在80%上班族月工資在3000元或者以下的時代,算是一個小富翁。但在30年以後,80萬元真不是什麼大筆的款項。

往前30年,萬元戶屬於“富豪”一族,那時候人均工資才一二百元,有一萬元資產的人,就是屬於頂尖的人群。

因為貨幣是持續貶值的,通貨膨脹很厲害。簡單說,如果通貨膨脹達到年均2%,這三十年的存款是白給銀行供應資金了。

養老保險其實是半福利性質的保險。個人交一部分、企業交一部分、國家補貼一部分。注意,有一部分是國家補貼的。

因為依靠居民繳納的社保,是不夠支付的。一方面,由於歷史原因,以前有很多職工沒有社保;另一方面,伴隨生活質量的提高、醫療條件的進步,絕大多數公民壽命都很長,從退休開始到去世為止領取的養老金金額都大大超過當初個人和單位繳交的養老保險基金的金額,而這其中的差額都是國家財政補貼的。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社保,你是繳納一份的錢,拿的是三份的利。

更重要的是,社保對於大病,有較高的報銷比例。到了退休之後,身體器官老化,不是這個零件出問題,就是哪個部位不妥當,去醫院的頻率很高。有社保的話,個人負擔就相對很輕。沒有社保,靠,那麼一點存款,不知道怎麼花。

而且,繳納社保本身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所以不建議現在就不繳納養老保險,單純的靠每年一萬的銀行存款來養老。這個不但無助於提高退休生活質量,反而是降低了養老質量。還是保證社保的基礎上,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再利用長期定存,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老年生活質量。

人的一生,有風光,也有寂寞,未雨綢繆的方式越多,等到了不再會怎麼掙錢的老年時光,就會多了點自我倚靠的可能。


波士財經


首先算下,一年存一萬,30年後有多少錢?我們就以存銀行來說吧,存定期,年息2.1%,大概存個13年左右就可以攢足20萬本息,這個時候就可以買大額存單,年息可達4%左右,那麼,估算一下,30年後,存了30萬,但本息和有望達80萬元。

與此同時,我們要算算你不繳納養老保險能省下來多少錢?個人部分一個月按400元計算,一年是4800元。這個時候,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錢千萬別花了,趕緊給自己買一份重疾險,靠自己的本事養老最怕的就是有個頭疼腦熱的,所以一份重疾險、一份商業醫療保障就尤為重要。

30年後,當你有了80萬的時候,可以購買按月付息的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假設年息還是4%的話,年入利息為3.2萬,月入可達2667元,這與目前一個退休工人的基本退休金相當。不過,考慮到30年後的物價上漲、生活質量的提高、子女依賴等因素,2667元或不能滿足個人消費。然而,作為一個有80萬存款,買了30年商業保險的退休老人來說,其幸福感會較強。

事實上,不支持題主不購買養老保險,首先,個人要履行社會責任,買養老保險也是一種責任,第二,購買養老保險為未開退休生活提供一份保障,生存壓力降低,身體健康程度會提高。此外,通過購買養老保險獲得退休金將降低因存款養老帶來的不確定風險。比如老年人容易遭遇詐騙、誤購買高風險理財產品等問題,造成資金損失。

最後總結下,題主的題目其實是一個強制儲蓄並通過合理理財提高晚年生存質量的問題,建議,購買養老保險+1萬元持續儲蓄30年+購買30年商業醫療保險。也許30年後,當一個老人需要跳廣場舞的時候,人們會問他,你有保險嗎?當你回到沒有的時候,是沒有人願意和你一起跳的,因為,他們怕你出現意外而承擔責任。


財經無忌


小白覺得,所有的關於養老、教育、投資的問題,與其說是選擇問題,倒不如說是理財思維問題。所謂理財思維,就是你不能脫離生活實際,用數字的方式去建構未來。

題主這種縱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非常令人佩服(真心的)。大家都交養老保險,把自己的命運託付到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手中,倒不如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憑著這種氣勢,以及一點理財的頭腦,我相信在30年後題主絕對能養活自己!

但佩服歸佩服,結合實際來看,確實相比於繳納養老保險來說,每年往銀行存一萬是不好的選擇。主要還是不要侷限與思維狹區。這裡就需要考慮到,養老保險和每年往銀行裡存1萬,在30年後對自己的作用。

養老保險在未來是提供一個最低的生活保障。記住,是最低的保障,也就是日常衣食行的花費。像住房這種問題,需要靠著你自己在過去的努力中,通過首付+房貸的形式分期拿下的。

而每年存1萬,就是這種“努力的過程”。家庭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歸宿,也許30年後隨著兒女的長大,我們只需要養活自己和配偶,但在這期間我們需要養活一整個家庭。如果真的能夠在家庭開支中,每年節省下一筆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進一步提升生活、教育、居住質量。

如果真的極端一點地考慮,好吧,不生小孩、不結婚,孤獨地過完這一生。能夠如此剋制自己人生的人,不管是通過領取退休金,還是攢足30萬的方式,絕對能夠養活自己。就算因為沒房,不能在一線城市養老,去三四線城市也是沒問題的。

(這邊也要補充下,就算不要養老金,醫保能交儘量交,不行也要買好商業醫療保險。看病是最意外的花費。)

但結合實際來看,醫社保是法律規定需要繳納的,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公司單位上班,就不是你想不想繳納的問題。但你要想明白,養老保險裡包括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單位繳納的比例更高,這是一種福利。

其次,題主確定年存款1萬就真的能夠作為專門的“養老賬戶”,一分錢都不動?在大環境下,如果不置換成為其他有升值潛力的有形資產,或是進行某種固定投資,根本別想跑過通脹。30年後的30萬,購買力也會不斷縮水。

在這裡,我之所以佩服題主的原因,是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年存款1萬是比較難做到的。當然,如果從25歲就決定了注孤生,55歲以後可能還再要活30年。如果從此不工作,30萬確實不夠。當然有了家庭,有了責任心和生活規劃會好點,還能養兒防老。

但正如以上所說的,只要是在公司或單位工作,不可能不交養老保險,否則單位違法,這個是國家強制的。其次,如果你能做到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年存1萬,5年、10年之後手上就有一筆可以運作的財產,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跑贏通脹的投資事項。

這樣才能不只是養活自己,還要養好自己。最重要的是,家庭真的是實現養老的最好規劃,千萬不要隨隨便便不結婚啊……


小白讀財經


無憂精英菌認為單靠每年存錢到銀行來養老,是不能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的,主要原因如下:

1、 銀行存錢不能養活自己

假設你每年往銀行存1萬塊,現在的利息太低了,活期存款利率為:0.3%,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為:1.35%,存款半年利率為:1.55%,存款一年利率為:1.75%,1萬元村上一年的利息也就是175元左右,30年算起來利息才8萬多左右,再加上本金只有40萬左右。假如退休後人還能活個20年,不計算通貨膨脹,每個月預估花費2000元,坐吃山空,這40萬花起來真的非常勉強。而且你需要考慮的還有身體機能的問題,萬一有個大病,錢就很容易打了水漂,對晚年沒有任何保障。

2、 養老社保,對社會是一份責任,對自己是一份保障

個人履行社會責任,主要體現之一就是買社保,社保對社會是一種責任,一般來說交的多,日後發的也多,對未來就是一種保障。退休後未必能讓我們過上很富裕的生活,不過有了社保,養老起碼有了保障,而且養老保險基本每年都在漲,雖然幅度不大,此外,養老金還包括了醫保部分,生病住院都有一份保障,但生存壓力可以降低不少, 也大大降低風險。

3、 雞蛋不能放在一籃子裡

在我看來,社保要交、銀行錢要存、商業保險要買。當然,如果自己的理財能力比較強的話,可以不考慮直接存銀行,而選擇優質的理財產品,讓自己的錢生錢。至於商業保險,則可以考慮重疾和壽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讓自己的晚年有個好的保障。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可以幫助到別人的養老。

銀行利率非常低。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高的也就4%多。按這個利率,肯定是被通脹吞噬,基本等於是賠錢。

清華大學有個女教授,在1980年代初的時候,拿出一張5元的鈔票,對自己說,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這5元錢一定不能動,這樣萬一哪天山窮水盡,這5元錢至少還能讓我活一個月。

是的。1980年初的5元錢,確實可以活一個月。然而,到了30年後的今天,5元錢連一份盒飯都買不到,也就買兩瓶礦泉水。

今天的1萬元,如果只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話, 可以活一年沒問題。但是30年後呢?在比較好的情況下,可能也就夠活一個月。30萬,加上利息,大概也能活幾年,算不錯了。

那麼交社保是不是就更保險呢?其實也差不多。今天看,領社保的老人們過得還不錯,但這是今天的情況。今天有龐大的適齡勞動人口在交社保金,給這些老人發。但是30年後,隨著人口的急劇老齡化,交的人少,領的人多,社保能否維持還是一個問題。

現在很多老年人被各種高回報的金融騙局騙,很多人責怪這些老人貪婪,但這些老人其實也有自己的苦衷。因為養老金總是在被通脹貶值,不追求高回報,也是心有不甘。

不管怎樣,持有現金就是風險。比起存銀行,可能還是配置一些資產更合算吧。但是這需要多學習財務知識,時刻關注經濟形勢的變化。因為資產價格也會有很大的變動。但是,付出學習的時間,總比拿著現金貶值要好。


鄧新華全面回憶


多年以前,被賣保險的騷擾得很煩的時候,有書君也有過這種想法,那時候認為保險都是騙人的。而且拿計算器噼裡啪啦的按複利算了一筆賬:



每年存一萬元,按照4%的複利計算,第一年存的一萬乘以1.04的30次方是約3.243萬,第二年是一萬乘以1.04的29次方約3.119萬,以此類推,三十年存下來,總額約為58.3萬元。


而各種保險產品返還的,有的接近這個總數,有的才50萬左右。那還不如自己做理財,要是有6%的複利,不就是賺了嗎?


估計和以前的有書君有一樣的想法的人不少,所以才會有人問:“現在不繳納養老保險,每年往銀行存一萬,30年後能養活自己嗎?”


現在的有書君負責任的告訴你:每年僅僅往銀行存一萬,30年後不可能養活自己!


1、算算每年一萬,30年後有多少錢


每年一萬,平均每月833元,現在的你,每月833元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在農村,自己有糧食種青菜夠溫飽度日,在城市,過什麼日子,自己腦補想像。也可能有人會說,30年後加上利息,每月就多很多了,有書君就繼續給大家算算這筆帳。


假設你今年30歲,30年後60歲退休,按平均壽命算,大概還可以活15年。30萬的本利總數按60萬計算,之後的餘額在15年中還可以產生約20萬利息,平均每年5萬多,每月4500左右,看上去很多,應該可以養活自己。


但是,上面的計算只算利息,完全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率!其實,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都要大於利率,也就是說,30年後的4500元還不如現在833元的購買力,你還覺得夠養活自己嗎?


回過頭來我們看30年前,88年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工資是八九十元。現在哪怕是在餐館洗盤子,除了免費吃至少也有兩三千,工資漲了30-60倍,物價平均漲了40多倍。生活費漲的少些,也差不多是20倍。


如果30年後,你只花生活費,就按800元計算,20倍也得每月16000元!


2、養老保險與銀行存款的區別

銀行存款就是在銀行裡的賬戶餘額,除了利息,銀行不會多給你一分錢。


錢存銀行想讓雞生蛋,可卻有可能連雞都被人抱走。自己生病了,銀行有錢要不要取?兒女買房要不要取?親朋好友有困難借錢借不借?在銀行裡被人惦記著,可能名曰救急,什麼時候還你就不一定了,更不用提利息了。


就算如你意,錢好好的存在銀行30年沒動,可退休後你敢多花麼?誰也不知道會活到哪天,要是身體健康,比你預計的多活了幾年,可你的錢已經取光了,你還活不活?


交社保就不一樣了,活到哪天養老金就領到哪天,你自己活著也有底氣。賬戶裡定期來錢,這個心態是不一樣的。生病了也不怕,有醫保能報銷一部分,總比自己全部承擔要好多了。



3、養老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


商業保險是保險公司按保單規定給你對應的錢,給多少在你買的時候都已經算好了。保險公司是要賺錢的,不會因為幾年後通貨膨脹率突然變高就多給你一些。


不過,保險也會有一些其他福利,比如,重疾賠付,意外賠付或意外免保險費等。


養老保險是國家幫助你應對通貨膨脹的一種手段,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統籌地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是與退休時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掛鉤的!在崗職工漲工資了,你的養老金也漲了!從2005年開始,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已經“十一連漲”,而且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調!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餘額/計發月數。


而且個人賬戶沒有領完可以做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同時醫保看病可以報銷,養老保險的福利還包括喪葬補助和死亡撫卹金。


養老保險不僅沒賺你的錢,國家財政每年還給社保鉅額補貼:2014年補貼6572.98億元,2015年財政補貼9741億元,換句話說,你買了養老保險才可以享受國家的這個福利補貼!


所以說,繳納養老保險還是合算的。


看了這些對比,你還覺得社會養老保險坑你,不交把錢存銀行麼?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的答案是:不能。

這個問題既涉及存款的問題,又涉及養老保險問題,還涉及不可預知的未來消費問題,確實很難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一、先說存錢的事。

每年存一萬,按照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水平2.25%,連續存30年之後是多少錢呢?

假設各種條件都不變,30年後題主能夠得到42萬元。

我們可以再大膽一點,按照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水平4.5%計算,30年後題主能夠得到61萬元。

二、再說花錢的事。

42萬元夠花多少年呢?61萬元又能夠花多少年呢?人的壽命是多少年呢?30年之後的消費水平怎麼樣呢?這些都不好一一給定準確的數據。

我們手頭可以查到的數據是居民消費支出,下圖是2013-2017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

2013~2017年五年間,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幅是7.23%,農村居民是9.99%。

按照這個增長速度下去,30年後的消費水平會達到多高呢?年均消費支出是19萬元左右!

即使增長速度縮減一半,年均消費支出也將達到5~7萬元。

三、能不能養活自己?

根據以上數據的計算和測算結果,就算退休以後活個十年二十年的,很明顯攢下的錢不夠養老所需。

四、養老保險問題。

我們再從養老保險角度測算一下。

每年一萬元,大概可以按照社平工資60~80%的基數繳納社保。如果按照60%的基數繳納社保30年,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是0.24倍的社平工資(退休上一年度),個人賬戶養老金還能拿一點。

假設現在的社平工資是5000元,以後年均增長5%,30年之後的社平工資就是21600元。那麼題主退休後每年最少可以領到養老金6~7萬元。

根據我們前邊測算的消費支出情況,每年6~7萬基本上可以滿足養老生活所需。

因為養老金的計算與社平工資掛鉤,而社平工資的增長似乎是不可阻擋的,因此投交社保可以跟著享受到這種國家福利。

在這裡再補充一組數據,統計2016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佔在崗職工繳費基數(相當於平均工資)的比例為2373÷3605=65.83%,是相當高的水平。具體見下面截圖。



最終結論,不管投入資金多少,在同等情況下優先考慮投交社保,其次才考慮投資理財、商業保險,我想對長遠的養老問題是有利的。


巴九言


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全國各地的社保改由稅收統徵了,因此以後想逃避社保,不交社保的難度比較大,對此很多人就開始擔心起來,如果按正常方式繳納社保,那到了自己退休的時候,每個月領的社保能否養活自己還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目前有很多人在盤算著,每個月把錢存入銀行代替社保,等到自己退休的時候再依靠本金跟利息養老。

其實把錢存銀行養老,這也是其中一個選擇,但是到底要存入多少錢,等到自己退休的時候才夠養老呢?

如果每年存一萬,30年後能不能養活自己?

我的答案是不能!

我們先來計算一下,每年存1萬,30年後能拿到多少錢。

假如每年存1萬塊錢,按目前最長的存款期限五年存入,這樣獲得的利率會高一些,同時我們考慮未來30年央行可能會加息,所以就按5年期平均存款利率5%來計算,而且存款到期之後連本帶息自動存入。

那第一年存入的1萬塊錢,30年後的本息是38146元;

第二年存入的1萬塊錢,29年後的本息是36621元;

第三年存入的1萬塊錢,28年後的本息是。35907元;

依次類推,那30年後,總共的本息是大概是60萬左右。

我們接著來看一下,30年之後60萬的存款夠不夠養老

目前我國每個月養老金大概是2000塊錢到6000塊錢之間,我們就取箇中間值4000塊錢每個月。

但是未來30年,每年物價都在上漲,因此養老金也會相應的上漲,我們就按每年漲幅3%計算,那30年之後,每個月養老金大概是9700元。

我們再來看一下,30年後你60萬的存款,每個月能分到多少。

這60萬等到你退休的時候不可能一下用完,所以你可以繼續存在銀行,60萬存五年期每年的利息大概是30000元,每個月是2500元,所以每個月你還要花7200元本金支付養老金。

那一年本金就減少86400元,相當於7年左右,你就可會把本金耗光,所以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萬塊錢根本不夠養老。

那到底每年要存多少錢才夠呢?之前支付寶就做過一個調研,據說有182萬存款才夠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